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读后感言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编者读后感言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0卷 第1期  作者:光華 出版时间:2008-01-01
    关键字: 墓碑志 读后感言 怀念亲人

    溯自民國卅八年大陸巨變之際,我政府遷移台北辦公,軍民人等,先後追隨來台者約二百萬人,絕大部份皆與父母親人離散。相隔四十年音信不通。及至開放探親,則父母多已棄養歸天,吾等爲人子女者,未能稍盡奉養送終之責,雖爲時勢所迫,但內心誠有無比之愧憾,常爲此追悔萬分,悲痛不已。鄉親修武趙明普教授,深研中華文化,特重倫理親情。乃積多年心力,克復諸多困難,在故鄉興建「莊敬墓園」,親撰墓志,以彰先德,並垂範後昆,孝思出自肺腑,眞情見於文采,讀之不禁淚下。因經歷略同,故感觸亦...

  • 文章杜著「中庸本義」讀後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26期  作者:鄧啓 出版时间:1985-07-01
    关键字: 中庸本义 读后感言 义理之学

    近人多盛稱「五四」,五四之後,有高呼打倒孔家店者,有倡白話文炫之爲文學革命者,趨時之士,盲目響應,競成風尙,自是而擧全部國學棄之如敝屣矣。於是其領導人聲名大振,享譽之隆,歷數十年不衰,而吾國學術思想遂一蹶不振矣。固有之倫常道德消滅殆盡,馴至人欲橫流,大亂迭興。今日國勢至此,推本溯源,未始不由此以啓之也。有識之士,自是始挺身而出,思重振舊學,力挽狂瀾。吾友杜敎授太爲,卽其一也。太爲早歲追隨閻公伯川,卽以能文著稱,來臺後執敎上庠,學問猛晉,於詩文無所不精,尤...

  • 文章讀蔣禩炆先生巨著後幾則感言

    来源期刊:《东安文献》 第11期  作者:桑克球 出版时间:1997-01-01
    关键字: 蒋禩炆 著作 《环球旅游》 文学造诣 读后感言

    淋漓尽致,尤以资料蒐集,详细而完整。凡读过其巨著者,莫不称许这位作家。构思缜密,文学出众,字字珠玑,谨将个人读后感言,略述梗概,藉供参阅。(二)作者背景禩炆先生,国学造诣殊深,得力于勤学苦读,自幼爱好文学,诗词歌赋,均具心得,对经史典籍,诸多背诵,读过万卷书,也行过数万里路,见多识广,博学多才,且对书法很有兴趣,楷、隶、篆、行,均有成就。为人诚恳,遇事细心,非常有耐力。治学严谨,记忆力强,对资料蒐集,非常审慎,遇见闻之事物,随时记录,以资备忘。先生是位工科专才

  • 文章讀者來函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10期  出版时间:1969-06-15
    关键字: 读者来信 读后感言 道谢乐捐

    永耀社長吾兄惠鑒:辱承惠愛,賜寄武進鄕訊多期,僻居南島,快覩家鄕刋物,每期均從頭到尾隻字不遺的閱讀:其中如稼靑隨筆及讀史乘,數家珍,說武進等名篇,更看過再看。想不到此區區八開尺幅,竟能扣我心弦,期望它今後能源源而來。弟以劣性疏慵,荏苒數月,尙未陳上隻字道謝。附上新台幣壹佰元藉充鄕訊部份印刷之需聊盡鄕人及讀者心意幸祁哂納。弟薛蘊平頓首五月十七日

  • 文章代跋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3期  作者:岳松喬 出版时间:2001-02-01
    关键字: 邹吉玲 《红闺春恨》 读后感言 诗词联语

    (南呂)戀芳春·江西吉安市鄒吉玲女史之《紅閨春恨》讀後有讚名郡吉安,翰墨嬋媛,愁來紅染薛濤箋。悵惘柔腸百轉,因此上消遺吟篇。欲將風韻痴情長綰,更把那詠絮仙才獨佔。欽女史,寫盡紅閨繾綣,情灑人間。(前腔)心繫歸舟,柳絲舒展,倚妝台空望自年年。正値桃開李放,意緒千端,感豆寇年華短暫。枉教俺撫檻低聲一嘆。芸窗下,自秉靈心一片,漫寫《紅閨春恨》綿綿。(前腔)春色撩人,妝罷憑欄,幾聲燕語落窗前。似訴烏衣巷口,路改車喧,把昔日風光暗換。抱瑤琴對流水高山漫撚,更祝吿,...

  • 文章我对「简介常州天宁寺与红梅公园」的读后感言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93期  作者:李欣恬  出版时间:2012-05-25
    关键字: 天宁寺 红梅公园 读后感言 故乡资讯 同乡会

    筆者雖然是在台灣出生,但自幼隨著祖父母長大,從小就常聽祖父李楨祥先生講述舊時家鄕常州的地理環境和民情風俗,特別是對常州天寧寺的千年古蹟最感興趣,時常從網路上去閱讀相關的資訊。尤其自從高中一年級開始,每學期都領到同鄕會所發給的獎學金,如今已是大學二年級的成年人了,並已成爲同鄕會的正式會員,心中特別感到身爲常州人年輕一代的光榮,然因學校遠在高雄,甚少參加同鄕會青年聯誼活動而感到非常抱歉,祇好借鄕訊的一角寫些對家鄕的綺念或勵志類的感言,還請各位鄕賢長輩多加指導...

  • 文章讀「贛風」「江西文獻」抒感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5期  作者:鍾久祥 出版时间:2001-08-01
    关键字: 《赣风》 《江西文献》 两岸交流 家乡建设 读后感言

    瑞金 鍾久祥長期以來由於兩岸的政治對立,近半個世紀的隔絕,人文交流幾乎停頓,人爲的三不政策(不接觸、不妥協、不談判。)像一重厚厚的鐵幕阻斷了兩岸同胞的心靈匯集和感情交流,讓人簡直窒息的喘不過氣來,實在可悲!台灣當局迫於民衆的強烈要求,開放台胞返鄕探親的限制,禁錮的藩蘺被拆除,親人得以團聚,交往逐漸顯繁,總算讓人們呼吸到一絲新鮮空氣。今天,我能讀到江西去台菁英創辦的刊物:「江西文獻」「贛風」從而能聽到熟悉的鄕音,看到去台鄕親的生活畫面,眞叫我百感交集,感憾...

  • 文章「日军暴行南京城」——南京大屠杀读后感言

    来源期刊:《东安文献》 第13期  作者:桑克球 出版时间:1999-01-01
    关键字: 南京大屠杀 《日军暴行南京城》 撰写经历 史料收集 读后感言

    削弱,确属罕见。南京是我政府首都,政治中心,日军绕攻紫金山,封锁长江口,全城军民,无路可走,南京大屠杀,牺牲卅万人,震惊全世界,黄炎子孙,谁能忍受这样的血泪史。㈣读后感言与建议:南京大屠杀,激起全国军民抗战决心,牺牲未到最后关头,不敢轻言牺牲。抗战胜利后,先总统 蒋公,曾昭示国人,日寇现已放下武器投降,我们要不计旧恶,应以德报怨。今天已是时过境迁,再谈这些,又有什么作用?㈠严词遗责,求証历史:日本政府,篡改教科书,愚昧后代,欺骗世人,殊为错误。事实就是事实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