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读书共返回5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读书随感录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1卷 第2期  作者:孟廣厚 出版时间:1980-11-01
    关键字: 随感 读书 孟广厚

    自孟广厚先生文存一书出版后,顿为士林所重视,其读书随感录一篇,内容多系着眼于人生进德修业方面,培养精神情操、增进审美心灵修养,孟先生指出:一念差,千古恨,痴梦醒,悔已迟,对人生旅途,其所作勗勉实有同暮鼓晨钟,本期特为刊登,俾备读者作重要参考。——编者人如果有了对正义,人格,品德,智慧,有了深认识,自会舍弃足以招致腐化死亡的低级物质感官享乐。必须舍弃低级感官物质享乐的人,才会认识人格、品德、正义、智慧的意义。王国维先生,在北伐军抵北平前,投积水潭而死,遣书

  • 文章爱书、读书、买书(上)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80期  作者:黄炳麟  出版时间:1983-07-01
    关键字: 读书 回忆 书籍 诬陷

    一、楔子「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这是科擧时代勉励士人努力读书的最大诱因。人总是有欲望的,金屋藏娇与高官厚禄,是读书人梦寐以求的最大欲望。因此很多人孜孜不倦的十年寒窗,磨穿铁砚,沉浸在书本之中;甚至白首穷经,死而后已!当然亦有不求闻达的隐逸之士,为修身养性怡情,寻求眞理正义而读书,那是一种超脱的境界,非功利中人所能望尘。虽然黄金屋、千钟粟、颜如玉是挖苦士人、鄙视读书人的隐讽,但是读书毕竟是修业进德、增益知识的不二法门。即使是已有

  • 文章曾国藩的读书要旨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第1卷 第1、2期  作者:蔣勵材  出版时间:1985-03-20
    关键字: 曾国藩 读书要旨 学习方法

    乡贤曾文正公,为满清中兴名臣。洪杨军起,奉旨办团练于长沙,以儒生为骨干,训练湘军,为以保卫家乡,保卫孔孟圣道而战斗。一生最重视读书,无论治军治吏,几乎无时无地不自己注意读书。尝言:「吾人只有进德修业靠得住」。作者精硏文正公家书遗著。而后综述其读书的方法,读书的门径,读书的原则,撰成本文。极具参考价值。原载六十八年三月「畅流」六九八期。玆特转载,俾邦人君子在进德修业方面知所取法。亦为有志治学务实者之津梁焉。编者

  • 文章冯侍郞遗著:读书三要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63期  出版时间:1982-02-01
    关键字: 侍郎 读书 作文 遗著 熟读

    读书有三要,一曰日有成课。朱子读书法云:宽著期限,紧记课程,夫今日作,明日辍,虽一览万字,一目十行,终何益?成课有功,所谓日计不足,岁计有余,水锥穿石,铁杵作鍼,不争寡博迟速,但观克成若何耳。一曰读书不如钞书。古人读书皆经手钞,盖有三益:一加简练,一备遗忘,一兼学书法。不为家不蓄书也。凡读经史,其义欲全部贯通,其文欲逐字采掇,有全钞,有摘钞,此巾箱自备本也。一曰通一书毕,始治一书。读书之患,只是爱博不精,欲速不详。苏子瞻敎人看汉书作数次读,各以其类求之

  • 文章福州最通俗的講書場

    来源期刊:《闽聲》 第19期  作者:光聲 出版时间:1968-03-15
    关键字: 通俗 读书 《封神榜》 塔巷

    有時閒溜街頭巷尾,每見小巷內一間小店舖內排了數張長椅櫈子,在正中間靠牆璧處有個小台,台上有一張桌子,桌前坐一人,手中執一本書,在津津有味的唸,雖然眼睛是看在書中,但有時還是搖頭排首,指手劃腳,口水四溢,台之下,長櫈子零零落落的坐着「洗耳傾聽」的人,無聲無息。這到底是什麽玩意呢?爲好奇心所驅使,駐足觀之,原來是聽評書,本省人通常稱之爲「講古」。由於「講古」而聯想找們福州講書場了,福州的講書場與聽評話根本是兩囘事,其中要分析其原因說來話長。這裡僅就最簡單的分...

  • 文章(開卷有益)資訊泛濫中的真知灼見——「優勢台灣」讀後

    来源期刊:《山東同鄉會會刊》 第5期  作者:林青 出版时间:2003-02-01
    关键字: 读书有感 奖金投资为人 国外模式 重视精神食粮 智慧读书

    后几乎亡国,却因韩战有了转机,继之越战发了横财,尤其在美军核子伞的保护下,日本国防预算只占国民生产毛额的〇·九%,因之,由瓦砾中重建,而成为世界的经济大国。为者常成,行者常至作者对知识的狂热,我深深地敬佩他于十五年前发起一个普遍的读书运动,他特别指出「在人类文明史上,知识远比权力更有力量,知识也远比财富更富有。」希望:「天下人全是读书人。」认为:「花钱买书不是支出,而是一种长期投资。」提倡「书卷气」,贬抑「市侩气」。鼓励「请书人再穷,也要花钱买书;再忙,也要抽空

  • 文章湖北省當代大哲學家熊十力最具卓見的治學方法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61期  作者:李霜青  出版时间:2006-10-10
    关键字: 熊十力 读书方法 为学态度 哲学

    凡是一个大学问家,必然有一番读书经验,或治学方法。说到治学方法,西方人与中国人似乎有点不同。尤其在哲学方面,迄今中国人仍主张研究中国哲学要用中国的方法。熊十力先生似乎不太喜欢别人问他读书的方法。他在答邓子琴等人的信中说:「每见青年人问学,开口就说到方法。要知道,学问的方法,一定要在学成以后方知道是什么原故。求学时代,则全仗自己一副精心及果决的毅力,暗中向方方面面去摸索,不怕繁难,经过了许多层层累累的曲折,例如:疑惑、设计、集证、决断、会通、类推等等。其间

  • 文章聊齋遺稿雜談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7卷 第4期  作者:林柏燕 出版时间:1982-03-20
    关键字: 聊斋遗稿 读书笔记 蒲松龄

    聊齋誌異成稿於康熙年間,乾隆中葉才正式出版,距蒲松齡死後已五十年。最早的版本,爲趙荷村所刊,世稱「靑柯亭本」(在此之前,流傳皆爲抄本),也就是今天坊間及各國譯本所據者。然而,當年趙氏出版聊齋時,以「意味平淡」的理由,删掉四十八則故事,於是這些被删的,反而變成「遺稿」。其實,它不是遺稿,在這四十八則故事之中,有的寫作年代,比「靑本」的還要早,故應稱「逸稿」或「未刊稿」較爲妥切。這些「遺稿」,經劉階平先生加以整理,並搜輯一些「逸編」,共湊成六十七篇,名爲「聊...

  • 文章读书随感录(二)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1卷 第3期  作者:孟廣厚 出版时间:1981-02-01
    关键字: 读书随感 学者论述 哲学 财经政策

    自孟广厚先生文存一书出版后,在本刋曾将该书「读书随感录」一篇披露。此篇内容多系着眼于人生进德修业方面,培养精神情操、增进审美心灵修养,孟先生指出:一念差,千古恨,痴梦醒,悔已迟,对人生旅途,其所作勗勉实有同暮鼓晨钟,本期续为刋登,俾备读者作重要参考。—编者七十、叔本华的天才论:低级生物无知识,完全由生之意志组成。一般人生之意志成份,大于知性成份。天才则知性大于意志。其知性进展,远超过意志要求。此种发展,需要把精力由生殖活动导入智能活动,始能成功。故天才之

  • 文章紅樓夢叢談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卷 第4期  作者:張欣伯 出版时间:1981-03-01
    关键字: 红楼梦丛谈 名著研究 读书笔记

    回目糾誤紅樓夢一書,自乾隆以來,僉認是一部最爲傑出的小說。個人亦不例外。不過,我們毋庸諱言,此書缺失甚多,它也是有欠完美的一部小說。據我分析,作者於動筆之先,似乎沒有一個周延的寫作計劃,以致初稿完成之後,這才發覺到,其在賈府由盛而衰的過程中,以「抄家」作爲轉捩點的寫法,未免干涉朝廷,而有觸及文網之虞。於是,改絃易轍,遂產生了第一囘所說的「增删五次」。所謂「增刪」,只是「重點修改」,而非「從頭再寫」。由於舊時書寫工具不便,且紅樓夢又是一部百囘大文,此種「增...

共57条记录 1/6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