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评论共返回8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論胡定鵬的山水畫藝術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43卷 第4期  作者:楊成寅 出版时间:2015-10-31
    关键字: 胡定鹏 山水画 评论

    思想、感情、意境,即指诗情画意,包括生命活力,相当于石涛《画语录》所说的内在「蒙养」。近代画家中,吴昌硕对「气」在书画作品中的作用极为重视。他曾有以下三点说法:(1)「苦铁(吴昌顾自号)画气不画形。」(2)「读书最上乘,养气亦有以,……。荆、关、董、巨流,其气乃不死。」(3)「作画的要诀,在于奔放处不离法变,精微处要照顾到气派。」从文中可知,气与书画作品的气势、韵味以及书画创作的主体的气的生命活力皆有关联。简言之,「精」指绘画的审美形象基础,「气」既是基础

  • 文章「歧路燈」的再發現與再評價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5卷 第4期  作者:王孝廉 出版时间:1983-04-30
    关键字: 《歧路灯》 小说 评论

    一、兩百年來的歧路燈沉埋大約是西元一七四九年(淸乾隆十四年)的時候,一個已經四十多歲的河南舉人,開始寫一部叫「歧路燈」的小說,他所以突發奇想開始寫小說,原因可能有三個。第一是由於他對當時社會上流行的小說很不滿意;對元明以來四部著名的小說都有微辭。他說「三國演義」是以兒戲之筆而寫的歪曲歷史之書;「水滸傳」是肆暴行虐誨盜之書;「金瓶梅」是「道其事之所曾經與意志之所欲試者」的誨淫之書;「西遊記」則是取之玄奘取經一事而「幻而張之」的書。第二個原因可能是由於他個人...

  • 文章金門「伯玉亭」的啓示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42期  作者:李安  出版时间:1980-07-15
    关键字: 胡琏 伯玉亭 人物评论

    六十六年六月二十二日陸軍一級上將胡璉(伯玉)因心臟病突發逝世於臺北之後,金門地方人士感其生前兩度戍守金門,創立建設金門爲三民主義模範縣的宏規,倡議立廟,永作紀念,經戰地政務當局層報上峰,奉時任行政院長現在的蔣總統經國先生蒞金巡視時面示,在莒光樓通往胡將軍海葬處(按莒光樓係胡璉將軍創建,逝世後骨骸葬於大小金門之間海域中)加築道路,建亭立碑,昭勵來茲,而慰忠魂。且親筆題名「伯玉亭」,另由兪大維先生撰紀念碑文,黃木上將書石,實予世人及治史者莫大啓示。按史學大師...

  • 文章「潤如繫丰詩稿」讀後賦談編輯事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98期  作者:曹之冠  出版时间:1991-01-10
    关键字: 诗词 丁润如 文学评论

    近呈合詠牯牛聲 立奉韶音化俗鳴兩度題詞光拙著 千章積韻顯英名繫年獲悉生平事 傳世能知治亂情人道鄂東詩健者 何嘗不敵滿臺瀛此爲筆者讀罷「潤如繫年詩稿」賦呈作者丁潤如先生寫實之作,潤如字大爲,湖北麻城人氏,爲吾鄂之鄕長。憶於六十四、五年時,他負責主編春人詩社季刊的詩稿,送到我經營的修華打字行打印而相識,常見到刊中有他的詩章,及爾後偶見中央日報副刊有他的詩,均詞淡意深,淸新飄逸,俱爲傑作,令我欽羨,印象良深。我於六十八年出版拙著「我住長江頭」、和七十二年編印姜展鵬...

  • 文章談林太乙的「金盤街」迎向陽光的世界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1期  作者:翁林佩芬  出版时间:1982-07-01
    关键字: 林太乙 《 金盘街 》 文学评论

    林語堂博士女公子,「讀者文摘」中文版主編閩人林太乙女士所著「金盤街」,敍述的是一群人重新建立自信心的故事,在這個故事的背面,包含了許多深刻的意義。小說家最難得的是具有悲天憫人的心腸,在作品中帶給讀者一種新生的力量,來建立自信心和生活的勇氣。「金盤街」充份發揮了這層小說家的使命,同時結合了時代性和社會性,描寫了人在時代、社會的雙重壓力下向上掙扎的過程,從而肯定了人性,提昇了人性。六十年代初期,香港還處在一個「不安定」的狀態中;由於中國大陸的淪陷,人民倉皇奔...

  • 文章淺談泰國的紅衫軍和黃衫軍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43期  作者:覃怡輝 出版时间:2014-01-10
    关键字: 泰国政情 台湾政治 时政评论

    文·覃怡輝自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台北第十五屆世界廣西同鄉聯誼代表大會(簡稱「世桂會」)授旗給曼谷第十六屆世桂會後,出生及成長於泰國的我,便期待兩年後的十二月趕快到來。不意在二〇一三年十一月二十日到十二月三日期間,當我和內人羅秋昭教授正在南美洲巴西旅行的時候,即驚由新聞獲悉,泰國曼谷發生了激烈的反政府示威抗議活動,要求其美女總理下台,其激烈的程度,居然大到讓我們政府發布了黃色的旅遊警示燈。如此嘩隆隆的大地一聲雷,使得我們同鄉會原已報名組成的赴泰參加第十六屆世...

  • 文章論高劍父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4卷 第3期  作者:任真漢 出版时间:1974-09-01
    关键字: 高剑父 “新国画” 人物评论

    丹青不知老將至富貴于我如浮雲—杜甫—

  • 文章記周櫟園及陳石堂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8期  作者:陳頌唐 出版时间:1978-08-25
    关键字: 陈石堂 周栎园 人物评论

    周櫟園爲河南祥符人,明崇禎間進士,官御史,甲申年(公元一六四四年)流寇李自成犯北京,他先自棄職潛逃。及崇禎帝殉國,馬士英、史可法等迎福王由崧監國於南京,復投奔於福王,烽烟滿地,有所棲身,已屬不易,惟備位閒曹,實不能滿足周之慾望。迨至淸多鐸親王,破揚州之後,移攻南京,他就偸偸地詣多鐸軍營乞降。歷史上雖然看不到其乞降醜態,而以明室大臣的身份,在兩軍交戰之時,竟能做出通敵叛國的勾當,則其人何等可悲可恥?淸人於底定江南之後,爲酬庸投順的明室老人,派他充當福建布政...

  • 文章嶺表殊風 客韻悠長——讀羅標先生的畫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9卷 第3期  作者:淨客 出版时间:2011-07-31
    关键字: 罗标 画作 客家 欣赏评论

    跟羅標先生不熟,雖知道他曾是梅州市美術家協會主席、梅州畫院院長,且剛卸任不久,還曾被譽為梅州美術界的領軍人物。但與其交往,僅止於通過由他主編及創刊的《圍龍畫刊》,有所神交而已。老子所謂「常善救物,故無棄物」,看了他的畫,你會發現確有此理。面對物類紛紜的自然萬象,真正的藝術家有著敏銳的審美觸角,在尋常景物中也見出異乎尋常的美來。當然,尋常與不尋常都是景,然而能從尋常之物中發現不尋常的美來,那需要的是對尋常生活的感悟及熱愛,藝術家從感悟與熱愛中選擇「主題」,...

  • 文章「宪政评论史鉴」序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4卷 第4期  作者:王雨生 出版时间:1992-10-01
    关键字: 《宪政评论史鉴》 书序 《实务短评》

    宪政者,宪法政治也。虽然制度源自宪章、政策源自制度,其主旨,必须坚守而不渝。但政务则须有客观性和适应性运用,发挥高度智慧,以达成法治目的,如斯,方为政治家荩筹功能。不然,失之毫厘,谬之千里。所以,为政者,必有所本,更有所归焉。宪政评论,乃政论家论丛之地,皆以宪法政治,为其鹄的。举凡政治、社会、法律、和人文等,皆归其中,甚至于创新宇宙之奥祕及提升人生高尙境界之论述,咸为其共同体。「例如古今中外,均无例援,惟在国家存亡绝续关头,而建立动员戡乱体制,难能可贵

共87条记录 1/9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