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评析共返回1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略談易道(續篇)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0卷 第2期  作者:陳華  出版时间:2002-04-30
    关键字: 《易经》 评析

    我前文曾說易學「以觀象為主」。觀研其象,視其卦爻之動靜,察其辭義之要旨,則於一切吉凶悔吝之徵兆,概可知其大意!一般人總認為易經是很玄奧神奇的書,多帶有神祕的色彩視之。茲為開門見山的論斷,易經完全為一部「象」學的書。故易繫辭說:「易者,象也;象也者,像此者也」。又說:「象事知器,占事知來。又左傳昭二年:「韓宣子來聘,見易象與魯春秋」。此亦稱易為易象之明證。是以易經的內容與稱名,總不離乎「象」。文字學六書中有「象形」、「指事」二項。有形者為物,無形者為事。物...

  • 文章梁潄溟的生命思想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第4卷 第2期  作者:羅光  出版时间:1988-03-31
    关键字: 梁漱溟 生命思想 评析

    東西文化梁漱溟於淸光緖十九年(一八九三年),生於北平,於民國七十七年六月二十三日,逝世於北平,名煥鼎,字漱溟。原爲蒙古元世祖忽必烈第五子的後裔,世居汝南,汝南古爲梁地,遂以梁爲姓。漱溟讀過家塾,中西小學堂,順天中學,一九一一年畢業於順天高中,以後自力求學,閉門讀書,硏究佛學。民國六年,受北京大學聘,主講印度佛學。『我常說我一生思想轉變大致可分三期,其第一期便是近代西洋這一路。從西洋功利派的人生思想後來折反到古印度人的出世思想,是第二期。從印度出世思想又轉...

  • 文章漫談太平天國的興起至奠都南京諸戰役(十二)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24期  作者:劉謙怡 出版时间:1984-04-10
    关键字: 太平天国运动 战争经过 战后评析

    排满之忠爱的号召,终不敌保守中国传统的文化排除洋敎洋化的思想也。」故结论称「天王之定都南京,不特是大错,且是荒谬绝伦之举」云,亦是的当之论也。十、战后评析1太平军自金田起义至桂北进军,为其兴起初期。由湘、鄂以至金陵,可称为鼎盛时期。盖自湖南道州出发到金陵入城,尙不到半年时间,足见新兴革命力量锐气之盛与民族精神号召的伟大。2洪秀全以匹夫蓄异志,集结三、五雄才伟略及骁勇善战的辅佐,凭借奇伟宗敎力量与伟大政治号召,领导民族革命,创立太平天国,后来虽未恢复汉族河山

  • 文章沈三白與陳芸娘在浮生六記中的命運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42卷 第1期  作者:潘兆賢 出版时间:2014-04-30
    关键字: 《浮生六记》 评析 艺术手法

    如果未看過《浮生六記》這本書,我們還不知道有這樣一對夫妻曾經在世上存在,他們飽嚐閨房之樂和坎坷之愁,雖然「事如春夢了無痕」,但沈三白與陳芸娘依然活在千百萬讀者和觀眾的心眼中。不僅中國文學教科書裏有從《浮生六記》節錄下來的文字,而且在電影界也曾一度以這部名著來拍製電影,有任劍輝和白雪仙合演的古裝劇,而另一部則由張活游和白燕合演的時裝片,也大受觀眾歡迎。這部名著為自敘寫實之作,其稱「浮生」殆本唐代詩人李白在《春夜宴桃李園序》有「浮生若夢,為歡幾何?」義,流傳...

  • 文章談包著「抗日時期東南敵後」㈦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80期  作者:凌紹祖 出版时间:1976-04-10
    关键字: 人物事迹 抗战物资 文学评析

    但是在蘇北有官方所辦的戰報;在江南有官方所辦的江南日報;在三戰區,有官方所辦的前線日報。這許多官方報紙,因戰時無廣吿收入,而發行的收入亦極少,以其目的在於宣傳,都爲各所在地主辦的軍政當局增加了很重的負担,確實無力以大量的經費補助民營報紙。即以,包先生向中央請求補助,擬在上海出版。而當時中央在上海陷區有中美日報的發行,其經費亦至鉅也。所以,包先生向各方接洽時多表示贊助,而實際難獲實惠者,其原因在此。包先生是一位報人,是一位堅强不屈,忠貞不二的愛國報人。以他...

  • 文章無錫形勢的新看法(上)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83期  作者:陸貫一  出版时间:1985-01-20
    关键字: 区域发展 历史典故 人物评析

    江蘇全省的菁華,在於古人詩人心目中的「錦繡江南」。江南全區的菁華,六朝時在龍蟠虎踞的南京,就是傳說中的「六朝金粉」。唐以後,下遷蘇州,一口楓橋古鐘,也會顚倒了東瀛三島人士,令他們過海來觀光,五口通商以後,上海的黃浦漁村,繁榮十里洋場境界,晉級爲世界第五大都會。然而盱衡全局,今後又將西移無錫,因爲它雄踞全區裏心,總攝江南,掌握「天時,地利,人和」,最合於近代規模的區域開發。太湖長江間的最短距離,僅四十公里——一片平原沃野,無錫縣城,恰好座落於此。它南接姑蘇...

  • 文章明小說中的僧人形象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0卷 第3、4期  作者:朱炳旭  出版时间:2008-12-01
    关键字: 水浒传 僧人 文学评析

    自明初《水滸傳》這部不朽的古典文學名著產生後,長篇通俗小說這種文學體裁就從原來的口頭文學底本—話本一躍而變爲人們案頭閱讀的作品,湧現出許多膾炙人口的巨著,明小說裡最著名的要數《水滸傳》、《三國演義》、《金瓶梅》、《西遊記》四大奇書。明代長篇通俗小說在社會生活中發揮著巨大作用,經史只有通儒碩學才能閱讀,而長篇通俗小說卻可以使「天下之人」爲讀者,所謂「正史不能攝下流,而稗說可以醒通國」,可見這種文學門類深深地影響著明及至以後中國人的精神生活。明小說把中國古典...

  • 文章吳承恩的《西遊記》與花果山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0卷 第3、4期  作者:耿開新  出版时间:2008-12-01
    关键字: 西游记 花果山 文学评析

    《西遊記》是我國古典小說四大名著(三國演義、紅樓夢、水滸傳、西遊記)之一,人人愛讀,個個欣賞,影響之深,影響之廣,深入人心。譯成英、法、德、日、意、俄等多種文字發行國內外,廣泛受到國際文學界關注。尤其是經過改編成戲劇、電影、電視劇,搬上藝術舞台、推上屛幕之後,加之媒體大幅報導,使得西遊記中的齊天大聖孫悟空和憨厚之豬八戒等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婦孺皆知。講起孫猴子故事,歷史上曾出現對《西遊記》作者的質疑,有人說是吳承恩所作,亦有人說不是吳承恩所作,爲此,筆者...

  • 文章評胡適「脂硯即雪芹説」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7卷 第4期  作者:張欣伯  出版时间:1995-12-01
    关键字: 胡适 石头记 文学评析

    民國十年,胡適氏在其所撰〈紅樓夢考證〉中,認定「裡面的甄賈兩寶玉,即是曹雪芹自己的化身。」換言之,胡氏認定甄寶玉、賈寶玉、曹雪芹等三人,只是「三合一」吧了。此種情形,其與基督徒說的「三位一體」,意義彷彿。迨至民國二十二年,《脂乙本》(即《庚辰本》)出,胡氏寫了一篇〈跋乾隆庚辰脂硯齋重評石頭記鈔本〉(見《胡適論學近著》),在這篇跋文中,胡氏一則以爲「脂硯即雪芹」,二則以爲「原底本有作者自加的評註」,斯二點,只有一個結論:「脂硯即雪芹」。依胡氏之意,前此「三...

  • 文章雜湊成章話藝壇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8卷 第3、4期  作者:宋奎  出版时间:2006-12-01
    关键字: 艺坛评析 艺术作品 书画

    往年赴大陸旅遊,喜愛到坊間瀏覽書畫等一類藝術作品,常想選購幾幅,攜回懸於室內,附庸風雅一番。詎料事與願違,有的一幅古色古香的畫,竟然用簡體字落款者;有的工匠治印,雕法庸俗者;或印泥模糊;用印虛實顚倒者,均爲書畫所不許,頗感失望。有「藝林淸道夫」之稱的臧眞白先生,著有「書畫上印章印泥落款硏究」一書,其中僅就書畫上落款蓋印就有三十一條禁忌,限於篇幅,不及細述。一幅完美的書畫,不但本體的藝術造詣能引人入勝,且落款用印均有一定規章可循,不得草率將事;尤其書寫古人...

共12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