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解文译字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餘生憶往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87期  作者:楊祚杰 出版时间:1977-06-10
    关键字: 区域方言

    巳、一(续)(廿七)养—这是我最后想到的一个,我们下汤圆,或水饺,烧沸以后,必须加点冷水,「养」它一会,待再沸后,浮在汤面,才眞正煑熟,否则中心夹生。等于烧饭,汤干以后,还要放一把柴,再「吞」一下,这和「养」是同样道理。四、名称:我国文字为全国统一,语言则各地不同。关于物类的名称,吾鄕土音还不多,以上曾擧出了一些。至一个的名词,方言更属有限,现在只想了十,(当然还有)姑写在下面:(一)娃—借用字,读「霞」。对孩子的称呼,不分男女。譬如说:「(霞

  • 文章餘生憶往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88期  作者:楊祚杰 出版时间:1977-08-10
    关键字: 区域方言

    然后再锥穿针拉线。有时锥头不快,便在头发上「趟」几下后,便锋利了。(廿一)杠—这又是借用字。一脚踹在坚硬的物件上,「杠」了一下,一时很痛,或会起泡,嘴里啃肉骨头,突然牙齿「杠」了一下,也很酸痛。如是蛀牙,可能便断下一块。(廿二)该—「该」的用处不一,前面已经有过,这里作推平。譬如:粮食行用斗斛量米、麦、杂粮,上口要平,才合标凖,于是便用木尺该一该,使得全面一样地平。其实,该的时候,轻重仍有关系,欲求公平无弊,斗斛不及磅秤。还有作分拨,孩子们饭装多了

  • 文章餘生憶往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84期  作者:楊祚杰 出版时间:1976-12-10
    关键字: 烹饪字词 烹调方法

    为「夯货」。(一〇)瓢—这是形容一个人痛苦的形状,尤其是孩子们,受了委屈,心中不高兴,把嘴唇撅起,好像汤瓢,便称做「瓢嘴」,再简说便叫做「瓢」。(一一)瓮—这里不是名词而是形容词,收藏的食物腐败发生臭味叫做「瓮」。因此形容一个人没出息的行为,或是无意义的讲说,乃至无内容的章,……等,都叫做「瓮」。(一二)硬—读平声。有点执拗的意思,一个人坚持己见,个性很强,便叫做「硬」。孩子不听话,再讲也不顺从,大人便骂他「硬」。(一三)恶—读平声。这是借用谐音,譬如

  • 文章餘生憶往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85期  作者:楊祚杰  出版时间:1977-02-10
    关键字: 烹饪字词 烹调方法

    巳、一(续)(十)炕—读「康」。或用锅,或用炉,烧炭或草,不须用油,即使用油也很少,像:炕饼、炕山芋…等。(十一)炸—同煠,读杂。用多量的素油,将食物炸脆,但不可过久,久则焦枯。最好用蔴油,其次花生油,豆油则较差。像:荤菜炸鱼(小鱼)、炸虾;点心炸油条、油饺、蔴花、馓子、虾饼、蔴团、臭干……等。(十二)蒸—这有两种:一种是用笼蒸,过去多用竹笼,现在也有用铝或其他质料制的。一屉一屉的放在锅上,锅中煑水,水沸以后,热汽将笼内的食物蒸熟。像:蒸馒首、包子

  • 文章四書假借字彙(四)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2卷 第1、2期  出版时间:1990-06-01
    关键字: 四书 假借字

    谱)⒁又「...景公说,大戎于国」之「说」。乃「悦」之本字(见论语⑴)以下「君臣相说之乐」之「说」。亦「悦」之本字。⒂又「...老而无妻曰」之「」。乃「悹」假借(音假)按「悹」一音「」忧无依也(见说通训定声)无妇之夫曰「悹夫」。无夫之妇曰「悹居」。俗则假为之。(又加鱼夜不眠之臆说。久假不归,行而悹废矣!」⒃又「...今日不知其所亡也」之「亡」。乃「无」之假借(见论语⑾)⒄又「...吾何识其不才而舍之」之「舍」。乃「舍」之假借(见论语 )⒅又

  • 文章文字学刍议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8卷 第1、2期  作者:邵詩譚  出版时间:2006-06-01
    关键字: 文字之学 六书

    六书(文字之学,根在六书)(一)指事(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例:(父)右手执棒,管束家人——为人父。(母)(女)抱双婴()代表两个小孩。(刃)刀上加点,表示刀口。(卒)衣上带记号,表示军衣(卒)穿军衣,(用)以物塞川,蓄水待用,(乃塞川之物)又许段二氏说以为卜中(卜)中可用误矣(卜中合起不像用字)。(二)象形(画成其物,随体诘屈)例:(鱼)象鱼之形。(鸟)象鸟之形。(牛)两角上弯,象其特点,(羊)两角向下,象其特点,(马)象马之形。(三)会意(比类

  • 文章四書假借字彙(五)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2卷 第4期  作者:邵詩譚  出版时间:1990-12-01
    关键字: 假借字 四书内容

    七三)又「…舍正路而弗由」之「舍」。乃「舍」之假借(见论语(五九)。(七四)又「…道在尔而求诸远」之「尔」。乃「迩」之假借(音假)「迩」,近也。(见说)(七五)又「…伯夷辟纣」之「辟」。乃「避」之假借(见论语(九三)以下「太公辟纣」之「辟」,亦同。(七六)又「…盍归乎来」之「盍」。乃「何不」疾言的假借(见论语(廿三))。(七七)又「…辟草莱」之「辟」。乃「辟」之假借(见(六))。(七八)又「…恶得为恭俭」之「恶」。乃「乌」之假借(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