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观后感共返回1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余烈鄉長來函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1卷 第6期  出版时间:1979-06-06
    关键字: 读者来稿 观后感 读者感言

    浙江月刊編輯先生大鑒:拙撰「於潛人,就在這裡」一文,辱蒙 賜刊,至感,謹謝!玆啓者,該文內恭述先總統 蔣公於民國二十五年十一月三十一日遊覽天目山一節,此原為烈四十餘年來所緊記未忘者。惟是日來為再求實,讀陳布雷先生囘憶錄(傳記文學出版社民國五十六年一月一日初版)記 蔣公二十五年為檢閱航校並改進空軍事,亦到杭州小住,韓向方、楊虎城、于學忠諸將領,及宋子文部長等均來杭;中外對此,甚為注目,而日人尤極意宣傳,以為有重大意義云。是年十月為 蔣公五十壽辰,事先各方發...

  • 文章憶濟汴、念戴師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9卷 第3期  作者:劉光華 出版时间:1997-07-01
    关键字: 怀念恩师 求学往事 观后感

    讀罷上面這篇李鐵聲鄉長的報導。我立即年輕了五十多歲,好像又回到民國廿八、九年間,在洛寧濟汴中學讀初中一、二年級時那段愉快的日子。濟汴中學,原在開封,因日寇侵略戰爭影響,遷移到洛寧。我是廿八年秋季入學的,那時的體育老師,正是戴利修先生。他當時年富力壯,是體育的全能教師,籃球健將,打排球能單獨一個人對高中部學生隊比賽而輕鬆取勝。而且教練有方,如在台去世的孟廣益學長,爲籃球高手,就是戴師調教出來的。戴師在體育課時,還會適時講些風趣幽默的笑話,使我們忘記體力過勞...

  • 文章豫劇《梁祝緣》唱功多唱腔高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9卷 第5期  出版时间:1987-05-30
    关键字: 豫剧 《梁祝緣》观后感 唱功多唱腔高

    在「新象」今年擧辦的國際藝術節中外節目中,除明華園的歌仔戲曲外,只有豫劇「梁祝緣」是最具地方特色的地方戲,由「豫劇皇后」王海玲和朱海珊分飾英台、梁山伯。除年長一輩喜歡地方戲的觀衆外,年輕一代對我國的地方戲曲是極爲陌生,甚至有些排斥,但在金鐘奬頒奬晚會上,由王海玲和方芳搭檔的一段地方戲是當晚節目最討俏的一段,王海玲的「上花轎」身段和看的人目瞪口呆的「絞刀」,令全場觀衆和電視機前的觀衆津津有味,使從未接觸過豫劇者深感興趣。以這種精簡而趣味的混合方式推展地方戲...

  • 文章王修功瓷藝作品觀後

    来源期刊:《甘肃文献》 第34、35期  作者:黄祖蔭  出版时间:1990-09-01
    关键字: 王修功 陶瓷艺术 王修功陶瓷展 观后感

    二十九年前,我國故宮國寶應邀赴美國巡廻展覽,英國大維德爵士(Sir percival Daid陶瓷專家,一九三五年中國古藝術品倫敦展覽的主要策劃人)聞訊,再三連絡,不惜衰年扶疾,萬里迢迢飛往紐約,以老得發抖的手撫摸了一下宋汝窯粉青華奉尊,然後稱心如意的宣布:今生可以說毋負泰爲中國瓷器專家之名了。我對陶瓷藝術是絕對的門外漢,在國立歷史博物舘主辦「王修功陶瓷展」結束的那天(六月十二日),我特地去觀賞了一個上午,不禁對陶瓷藝術萌發了歡喜贊嘆,生爲瓷國子民的我,要到花甲之年,才...

  • 文章觀梁全威畫作,談老威的畫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31期  出版时间:2006-01-28
    关键字: 梁全威 油画画作 观后感

    觀梁全威畫作有感侗族對生活在台灣的大多數人而言,是陌生又令人好奇的一個大陸少數民族。透過故舊顏芳姿的引薦下,見到了她託付終身的伴侶——侗族畫家梁全威。在清華大學的人文社會學院,看到了梁全威的作品,從他的畫作中,我感受到超乎他年齡的文化反思所帶來的沉重壓力與對環境變遷所展現的無奈。貴州從江的山水與侗族豐富的文化內涵,孕育了梁全威易感的心靈與厚實的藝術底蘊。四川美院的洗禮和國外藝術家風格的啟發,使他跳脫一般藝術創作者所慣於表現的少數民族歌舞與生活方式寫實紀錄...

  • 文章遊明十三陵後感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27期  作者:石碧清 出版时间:2010-01-10
    关键字: 明十三陵 观后感 历史资料

    文·石碧清十幾年前,兩岸開放探親與旅遊,筆者和社區內五十餘位鄰居及友好,組團赴中國大陸桂林、西安、北京、南京、上海、杭州作七日遊。回來後,在記憶中,曾寫了一篇遊記,不知為什麼?後來卻忘了蒐編入我撰的【露絀集】中。是否交到文獻社,編入廣西文獻中,也忘了。如今想起來,欲作彌補,卻無能為力了。但為什麼又撰寫【明十三陵遊記】呢!因對其印象較深刻也。為什麼叫明十三陵?因明朝有十三位皇帝之靈寢,共葬於一地,故名。又為什麼明朝有十六位皇帝之多,卻只有十三位共葬於一地呢...

  • 文章觀曾后希女公子畫展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10卷 第4期  作者:劉梧 出版时间:1982-10-15
    关键字: 曾后希 画展观后感 感慨赞词

    劉梧先生,字特之,湘潭人,國立西北聯大外交系,國立武漢大學歷史系畢業,曾任軍事委員會外事局秘書,派駐美軍總部總聯絡官及馬歇爾特使官邸聯絡官,國防部總務局副局長,公路局總務處長,石門水庫建設委員會主任秘書,煤調會副主任員委,土地開發公司副總經理等職,現任臺灣產物保險公司副總經理及私立輔仁大學敎授,中英文均有甚深造詣。

  • 文章觀『獨山第三屆花燈藝術節』有感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32期  作者:姚培義 出版时间:2007-02-17
    关键字: 独山县 花灯艺术节 观后感 活动纪实

    貴陽 姚培義金秋十月,秋高氣爽,氣候宜人。筆者一行五人受台灣返鄉參加書畫聯展的韋富騰學長之邀約,陪他一道赴獨山參加第三屆花燈藝術節,以及台灣貴州同鄉會與獨山的書畫家們共同舉辦的「海峽兩岸書畫展」。筆者本人興奮不已。因獨山花燈早已慕名,獨山抗日聖地早已聞名,但我均未涉足親自目睹,這次親臨幸莫大焉!(注:▲獨山縣文化領導致詞)九月卅日,我們乘坐的大巴士進入獨山,那光輝照人的節日氣氛映入眼簾。大紅燈籠高掛,彩球高懸,彩旗飄揚,紅色充氣大拱門橫跨,歡迎語句列於拱...

  • 文章鷓鴣天——觀兩岸書畫展即興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31期  出版时间:2006-01-28
    关键字: 诗词歌赋 两岸书画展 观后感

    兩岸書畫展心相連,丹桂初開香滿園。每逢佳節海濱望,兩性依依系歸帆。同炎帝,共軒轅,文風民俗脉淵。切盼飛架跨海橋,兩岸團圓共堯天。貴陽青岩丁德華二〇〇二、八、廿三貴陽

  • 文章觀賞「回家」歌劇的感想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39期  作者:鄧晴文 出版时间:2015-05-15
    关键字: 《回家》 歌剧 观后感 中日南昌会战 江西同乡会

    的剧情宣传报导,回想自我当年的离乡背景,似乎景况亦些有雷同感触,更何况是江西家乡的剧团来台,若时机许可,心想应当前往捧场观赏才是。心理这么想,事情就有这么巧,台北市江西同乡会黄耀甫理事长3/16日,嘱杨总干事电询,是否有意愿前往观赏,当即赠与了3月20日在台北市国父纪念馆演出的门票,乡叟适时得偿宿愿;于20日傍晚怀着欣喜的心情提早到达国父纪念馆,见已有甚多观众进入剧场,笔者由服务人员引导至2排8号,恰巧与2排10号的台北市江西同乡会理事冷天明并肩而坐,而

共15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