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补述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关于《滨海方言槪述》的补述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10期  作者:陳鶴立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滨海 方言 补述

    的纰漏)作一些必要的补述和订正了:一、《槪述》所引前淸举人庞友兰氏的那段话,其标点符号均为本人所妄加(原文无标点)。如此断句是否得当,本人并无十分把握。故尙祈列位鄕长不吝赐教。二、本地历史上的外来移民,鎭江地区及「徽邦」也是一支『劲旅』。且该两支方言对吾鄕方言的影响亦颇为明显。直至今日,此两地方言仍与吾鄕方言极为相似。而《槪述》却漏述了这一重要史实。三、外地方言对本地方言影响的痕迹,可以说比比皆是。但《槪述》却未能举例说明。现略举一二:鄕人称『商议』、『堂屋

  • 文章山东文献第二十卷第一期「老歌补述」补正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1卷 第2期  作者:張興峻 出版时间:1995-09-20
    关键字: 老歌补述 补正 吴佩孚

    滿江紅——按此詞即佩孚將軍駐節洛陽時之軍歌,以日本爲假想敵,誓雪甲午之恥。「北望滿洲,渤海中風浪大作!想當年吉江遼瀋,人民安樂。長白山前設藩籬,黑龍江畔列城郭,到而今倭寇任縱橫,風雲惡。甲午役,土地削;甲辰役,主權弱,江山如故,夷族錯落。何日奉命提銳旅,一戰恢復舊山河!卻歸來,永作蓬山遊,念彌陀。」吳將軍係山東蓬萊人,原詞名爲「登蓬萊閣歌」國民政府主席蔣中正於吳佩孚逝世後在重慶公祭輓聯「三呼渡河,宗澤壯心原未已;一歌見志,文山正氣自常存」。「一歌」見志,...

  • 文章事件敍述——棲霞猴子溝遇刼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1卷 第4期  作者:張拙夫 出版时间:1996-03-20
    关键字: 《黄县抗战戡乱史》 补述 遇劫

    頃閱山東文獻第一卷第一期魏懋傑先生之「黃縣抗戰戡亂史」中對余三十三年(一九四四年)六月六日於名門脫險後至山東省黨部述職歸有云:「歸赴萊陽,旋微服搭僞軍車赴蓬萊,途經棲霞猴子溝,又遭匪軍刼車,敵僞死傷殆盡,張佯死,始免於難。」此一事件,爲余由時在昌樂縣境之山東省黨部述職後,自濰縣搭膠濟鐵路火車經靑島市轉乘烟靑公路汽車至萊陽縣城;以山東省黨部第二十四區黨務督導員趙棟先生住縣城東境趙格莊,二十四區轄蓬、黃、招、棲四縣,往訪洽談龍黃地區工作事宜。詎萊陽至煙臺之公...

  • 文章「唐河县的回忆」之补述与勘误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3卷 第12期  作者:王光臨 出版时间:1981-12-30
    关键字: 勘误表 结尾补写 乡绅补述

    本文匆匆草就,忘失颇多,复加以淸稿疏忽,漏列误植,亦复不少,颇觉遗憾。兹分别补述与堪误于后:㈠补述部分:⒈革命元勋与革命世家:査有刘莪靑为党国元老,曾任中央政府监察院监委有年,为人慷慨、热肠、奖掖后进,不遗余力,其亲侄刘先临、刘希成均受其薰陶,参加革命行列,先后入黄埔军校,参加东征北伐,抗战剿匪诸战役。堪称「革命世家」⒉将星闪烁:该县将官除上述二刘均曾任军师长外,尙有曹玉珩、曾任军长、李纪云曾任师长、李定(字靖安)曾任中少将军政工主任、省保部政工处长等

  • 文章安岳王休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7期  作者:陶元珍 出版时间:1963-03-01
    关键字: 王孟兰 王尚毅 史料补述 人物回忆

    民国二十六年,日军犯我卢沟桥,全面抗战开始,余与盐亭蒙文通先生自平津返蜀,舟抵渝城,向仙乔先生来访旅邸,谈及所主修巴县志已成,惜余厥后迄禾获见。今于四川文献得读向志之蜀军革命始末一篇,诚当事人之纪录,就史学观点言,为第一手之史料,至可珍也。始末中之安岳王休,即吾邑王孟兰先生,愿略为补述于次:孟兰先生安岳长河鄕人,(长河鄕俗称长河揙)所居金鱼抝,距县城仅十里。弟仲成曾任川军旅长;子尙毅字振东,曾任中国国民党安岳县党部书记长,后与余弟元甘同任四川省参议会

  • 文章国父临终病况及遗嘱补述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9期  作者:本社 出版时间:2012-01-01
    关键字: 孙中山 临终病况 遗嘱补述

    壹、起因民國十三年十一月十日國父在廣州發表北上宣言。十三日離粤啓程北上,離黃埔航行香港。十四日自香港航行上海,十四日航行中途遇大風,同船身搖盪殊甚,晩餐後至次日均未出房。十九日在上海登岸招待記者。二十一日離上海取道日本赴天津。二十三日過日本長崎未登岸,二十五日在日本神戶登岸,留居五日,發表多次演講。三十日離神戶。十二月二日三日遇大風浪。十二月四日抵天津,受盛大歡迎。會晤張作霖後,發覺身體漸有不適。因天氣嚴寒,國父立船頭脫帽太久,繼立張園門外攝影,又屢脫帽...

  • 文章陸榮廷數事補敍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6期  作者:李魄  出版时间:1979-10-10
    关键字: 陆荣廷 生平记述 补述 辛亥革命

    陸榮廷參加革命運動史實,諸多文獻記載各異。拙作「陸榮廷與辛亥革命、討袁、護法及其失敗」一文載「廣西文獻」第四期,因篇幅有限,祇能擇其犖犖大端,略述梗槪。現憑記憶所及與考證所得,草成是篇,或有助於研究陸榮廷史蹟者,獲得進一步瞭解,並藉以補正前文誤漏之處。一、辛亥武昌起義後,沈秉堃宣布廣西獨立並就都督職,副都督由王芝祥、陸榮廷擔任。沈督旋率軍北上,王芝祥兼代都督。十一月廿一日,廣西成立軍民聯席會議於南寧,議決:「㈠推定陸榮廷爲廣西大都督……㈥由民黨通過電王芝...

  • 文章校订刘刚吾先生自述行略及其表弟庄君之补述书感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15期  作者:張維翰 出版时间:1990-02-01
    关键字: 《刘刚吾先生自述行略及其表弟庄君之补述 校订感言

    由县政计画委员、转任民政司长、及户政司长,于新县制及户籍行政之创施,同心协力,相得益彰。而刚吾竟以操劳过度,罹风痺之疾,于三十五年以参事随部还都,转沪疗养。余则奉任为云贵监察使,回驻昆明,此别遂不复相见矣。五十一年,公子达人由驻澳大使馆一等秘书、调部任欧洲司副司长,尝賷刚吾自述行略,及庄君禹灵之所补述,访余于台北巿大坪林郊居,属余为撰行状。余受而藏之,终以尘冗,未克动笔。六十一年六月,达人出任驻赖索托王国全权大使,行有日矣,余既撰联赠之,复自念年力益衰,对

  • 文章「新化县志略」补述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6卷 第3期  作者:楊執信 出版时间:1978-07-15
    关键字: 《新化县志》 《新化县志略》 文章补述 刘基

    六十七年四月出版的湖南文獻第廿二期,有劉基先生的「新化縣志略」一文,敍述故鄕新化槪略,使臺生幼苗,得明瞭桑梓情況,用心良苦,令人敬佩,但因居臺同鄕,大家均無文物可考,難免不無遺誤,我在縣地方服務達十年之久,所知較多,玆就劉文原有類別作補遺之敍述于次,使桑梓文物人事,得流傳于世,狗尾續貂,文字之工拙,在所不計。「輿地」:新化與安化古時稱梅城,新化爲上梅,安化爲下梅,境內主要河流爲資江,是湘省湘資沅澧四大主流之一,資水發源于武岡,經邵陽、新化、安化、益陽,由...

  • 文章我家族谱补述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1期  作者:劉永銓  出版时间:1997-01-01
    关键字: 族谱补述 《丰县志》 《刘氏族谱》 续谱工作 印刷费用收支

    夫、父、兄有相当身分、名望、地位,始可知为刘氏女。恐久而失传,因将县志所载,而为我族谱所无者,补述于后,以补族谱之不足。有遗珠之憾。※ ※ ※ ※ ※梁氏生员刘源直妻,年二十六,夫死,号泣欲殉。其母曰:「汝有身,倘育男,可延刘氏。」三月,生子宗芬,氏训之严,后游太学。(县志券十、十五页,九次谱卷二、六页,在台续谱八十六页)※ ※ ※ ※ ※李氏刘仰雍妻。夫故,事姑至孝,时周邻里贫乏,守贞四十余载。终年七十有三。(县志十下卷,二十二页,九次谱卷三、五十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