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衣食住行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今日上海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3卷 第4期  出版时间:1987-11-15
    关键字: 观光旅游 返乡见闻 上海 衣食住行

    這篇報導是獻給尙未還過鄕和想知那邊情況的上海朋友,以及仰慕盛名而嚮往的遊客,但所談絕對是筆者個人觀感,只談風貌不及政治,如有謬誤,尙祈高明指正。市容殘舊 路燈昏暗在我印象中,上海是一片大平原,連一個小山丘也沒有,其廣大的程度,在我居留不短的時日中,除了最熱閙的幾區和一些名勝,很多地區都沒有到過。原因之一是找車困難,其次除少數新建大厦外,市容還留在三十年代的情況中。外灘是指上海在蘇州河以南黃浦江邊的一段「半邊街」。半邊是一排陳舊的高樓大厦,與南京東路,直角...

  • 文章今日上海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4卷 第4期  出版时间:1988-10-10
    关键字: 返乡见闻 衣食住行 上海

    (轉載自旅行雜誌)這篇報導是獻給尙未還過鄕和想知那邊情況的上海朋友,以及仰慕盛名而嚮往的遊客,但所談絕對是筆者個人觀感,只談風貌不及政治,如有謬誤,尙祈高明指正。市容殘舊 路燈昏暗在我印象中,上海是一片大平原,連一個小山丘也沒有,其廣大的程度,在我居留不短的時日中,除了最熱閙的幾區和一些名勝,很多地區都沒有到過。原因之一是找車困難,其次除少數新建大厦外,市容還留在三十年代的情況中。外灘是指上海在蘇州河以南黃浦江邊的一段「半邊街」。半邊是一排陳舊的高樓大厦...

  • 文章溫州人民目前生活狀況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4卷 第3期  作者:探親人 出版时间:1988-07-27
    关键字: 温州人民 生活现状 衣食住行

    共產黨把人民工作分成農業戶與居民戶兩種,農業戶可獲得田地自己耕種收入吃用,如碧蓮區每人可得三分地,各地方不等,居民戶每人每月男人可以購買稻米30斤,女人24斤食用,爲了生存,都努力求發展,各盡所能如做木工、水泥工、油漆工、彈棉被…等,或是經商到處奔波,如到東北西南…各地,收入也很豐富,所以貧窮同富足距離拉得很大。茲將食衣住行分述於后:一、食㈠在高山曠野的農民比市鎭農民農產品收入較爲豐富,是視分得的土地多寡而定。㈡城市的商民要比鄕村經商來路龐大而富足,溫州市區...

  • 文章談食衣住行育樂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7卷 第5期  作者:許世瑮  出版时间:1985-05-10
    关键字: 生活方式 衣食住行育乐 人生感悟

    注意「食衣住行育樂」,可提升生活品質與健康。談「食」:民國廿七年,作者畢業于國立中央大學畜牧獸醫系,立志增產乳類、肉類、漁類、蛋類、蔬菜、水果等營養食品,使民强、國富、世祥。早餐:㈠加點鹽的米湯一碗,㈡養樂多一瓶,(其中加蜂王漿少許),㈢麥片粥,加牛奶或蛋;有時吃粥或麵。上午十時吃一香蕉或其他水果。午餐、晚餐大致相同,常吃的菜,炒靑梗菜,菠菜豆腐,糖醋白菜或靑椒,韮黃炒蛋,紅蘿蔔洋芋燒瘦肉,蛋蒸肉,蒸魚,蛤蜊蘿蔔湯,蝦米東瓜湯,海帶湯。假日子女或親友來時...

  • 文章戎馬生涯數十春(十)考試、受訓、經歷的囘憶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67期  作者:劉謙怡 出版时间:1995-01-10
    关键字: 部队训练 衣食住行 军营事迹 军训历程

    食的情形法方在陽東、介多兩處,各設一補給站,派兵一加強連,也分駐陽東及介多,專負補給及管理之責。主副食均由西貢運來。到達碼頭時,由法方通知我們營區補給委員會,派人搬運上岸。法方淸點後,轉發我方營區補給委員會,營區補給委員按各單位人數轉發。此方法在蒙陽及來姆法郞時已實行,甚爲方便。到富國島,因經船運,人數淸點確實,而富國島又四面環海,我們又走不去那裏,人數不易變動。雙方人員合作很好,數年來不聞有因補給分配問題發生爭執之事。主副食份量之分配,不分男女老幼,一...

  • 文章憶揚州(續集)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118期  作者:周秋如 出版时间:1982-08-10
    关键字: 台湾地区 工业社会 农业社会 社会进化 衣食住行 帽筒 洋油灯

    殡仪舘,所有衣帽鞋袜,皆可由商场购用,虽然「慈母」健在,但绝无「手中线」与「密密缝」的主妇了。可是往年在我们家鄕,每一妇女皆有一个或二个针线匾,这个针线匾为人生衣食住行之首的「衣履」制作之源,它是籐制的,也有用竹篾编的,多半圆形,高约二、三寸,漆以红色,大者直径尺半,小者有五、六寸的,匾内放有各色棉线、丝线、线板、线团,各种棉线针、丝线针、尺条、剪刀、针箍、锥子、扭扣、搭链、捻线锤等工具,此外尙有各色零碎布及一本旧书或布夹,书夹内放有用纸剪成的阖家大小的鞋帽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