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行谊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經世治平一代宗師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9卷 第3期  作者:王萬福 出版时间:1979-09-30
    关键字: 丘濬 时代背景 行谊 思想著作 影响贡献

    民国六十七年十二月十六日在丘文庄五五七年诞辰纪念会报告全文)一、前言今天为先贤 丘文庄诞辰五五七年纪念日,谨略述丘文庄公生平行谊及其对儒家经世治平学术贡献,以与与会同仁相互硏究。要了解丘文庄(一四二一—一四九五)的生平思想,必先认识他所处的时代。二、丘文庄的时代丘文庄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极为黑暗暴戾的皇朝。他能在这个专制皇权之下,思想上发煌圣贤经世之学,著书垂训,化暴戾为祥和,与他前后时代的政治学风与人物相比较,当可见其贡献的伟大。明代,在丘文庄弘治初

  • 文章梁啓超與夏曾佑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4卷 第1期  作者:康保延 出版时间:1994-02-05
    关键字: 梁启超 夏曾佑 往来书信 先贤行谊

    近因假日有暇整理先祖妣梁太君遺篋,見有梁啟超任公與夏曾佑碎佛二位各一函,細讀之彼此互有關連,且信距今將有百年(一八九四)歷史矣,再讀丁文江先生撰《梁任公先生年譜長編初稿》及吳天任先生之《民國梁任公先生啟超年譜》二書中均無此函記載,可補其闕遺,唯函中字跡潦草,又乏發信之時日,今以釋文注解,並按信中內容推測書函年月,一併刊出,以供同好共覽之:梁氏名聞天下,其字卓如,號任公,筆名衆多。廣東新會人。其人其事,世人皆知,恕不再贅。甲、梁任公啟超函(附原函影本)夫子...

  • 文章萬古完人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5卷 第3期  作者:誓還 出版时间:1973-03-25
    关键字: 玄奘 完人 中国文化 人物行谊

    前几天与道安法师谈起玄装大师来了。我俩都认为他的生平行谊:论智,辨倒羣伦,流传译典。论仁,成己成物,普济众生。论勇,历经万险,百折不囘。所谓大智、大仁、大勇,眞可当之而无愧。像这种人格,求之我国,固未多见;求之世界,亦无伦匹。道安法师说,他现正蒐集资料,想给玄装大师写一部翔实传记,名之为「万古超人」,问我有何意见?我说,像这样一位伟大人物,在我国正史上,仅在刘撰旧唐书方伎传中,录有三百六十八个字的短传;欧阳修的新唐书,且一字未提;实属莫大遗憾!如能给他写

  • 文章曾湘鄉門下西蜀四李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55期  作者:李寰 出版时间:1967-03-01
    关键字: 曾国藩 西蜀四李 人物行谊

    增光。而禹亭之劻劝曾公筹饷裕军,因足食而使士饱马腾,获得削平大难。申夫之参预密勿,决胜千里,尤称四李中之铮铮佼佼。眉生晚年逃禅,芋仙潦到申江,则在四李中较不得志。然其诗文仍光芒万丈,名垂不刊,事功文章,各有千秋,一时瑜亮,不易轩轾。兹特泚笔略述四李之行谊如左,资谈助焉。一、李宗羲李宗羲,字禹亭,四川开县人,道光进士。初授安徽太平县知县,洪秀全杨秀淸据江宁,受文正特达之知,随湘军协督粮械。进规安徽,督营务处。时大军云集,军饷不支,有人建议,因江都仙女鎭各会馆

  • 文章丁公佛言治學之精神與成就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0卷 第2期  作者:魏懋傑  出版时间:1984-09-20
    关键字: 丁佛言 治学精神 学术成就 《还仓室遗珍》 先贤行谊

    南湖廉泉先生极推崇公之成就,曾亲书赠联云:「文釆风流今尙尔;金石刻划臣能为。」此又为其名重南北,一代所宗之明证也。惟公生前不计名利,不事生产,更兼北伐初定,抗战继起,兵连祸结,播迁靡定,于是公之行谊及成就,渐为世人所遗忘。而今老成凋谢,知之者更寥若晨星,此非我文化界之莫大损失乎?今幸其遗作「还仓室遗珍」付梓,使公之神品重现于世,不仅使国人得以重识其人而通其意,以见其书法入神入妙,治印雄浑圆劲,更可识古文之眞蹟;此决非斗筲之士姝姝自悦者所能望其项背也。欣喜之余

  • 文章藍文徴先生的學業與道業(七)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3卷 第1期  作者:湯承業 出版时间:1982-08-01
    关键字: 蓝文徵 人物行谊 治史 学术思想 人物回忆

    引起喧然大波,某先生至为窘涩;陈先生自此方晓此事,乃出而对学生宣示:「甲生治中古史,我可以指导;乙生治近代史,故以留学为宜;此乃我的意思」。一场风波,就此平息。世人多知诸大师之学业物高,而其德业尤不下于其学业也;其风度固起乎常人,而其气度亦非常人所及。蓝师于传授诸大师之「道」外,又阐扬诸大师之「德」;列于其门,可算有幸;因为既因之而可随时省身,又因之而可随时思过;盖蓝师獒学生「多见宽恕,罕见斥责」;既常「擧历史故事以促其内省」,又常「喩时贤行谊以助其自觉」也

  • 文章編後語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31期  作者:王大明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编后语 丰县行谊 学术探讨 诗词艺文

    丰人行谊在这个栏目内,有许多追念的人与事;但最令我悸动的是敦民先生「追念抗日烈士赵毓政英勇事蹟」,这位不让须眉的巾帼英豪,在咱家乡那个保守的年代里,能表现出慷慨赴义,视死如归的凛然正气,令人肃然起敬。血泪斑斑惨痛的童年,是谁让我们遭受失学的痛楚?是谁让我们失去了温暖的家园?又是谁让我们的国家受到空前的凌辱?这是你我生命中永远不能磨灭的痛与遗恨。身体的创伤只不过留下疤痕;感情或心灵的创痛,会因时日的过去,渐次恢复平静;惟独战争的伤害,他包括身心、精神、感情

  • 文章編後語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6期  作者:王大明  出版时间:2002-01-01
    关键字: 编后语 丰人行谊 26期丰县文献 乡情报道

    谋取全民福祉,不要相信一些披着道德外衣的政客,挟洋人自重,来戕害善良同胞,眞不知这些人安什么心,使岛上的中国人感到一片茫然!需知「海洋性格」的同胞,则较以现实为取向,所以意识型态,在台湾的市场性不高。丰人行谊丰人行谊,计收录廿四篇,其中聘之先生的大作「书剑飘零八十秋」,虽为个人一生奋斗的历程,却结合大时代的变迁有诸多忧国忧时之论与精辟的见地,聘之乡贤八秩华诞之庆,为旅台乡亲的一件盛事,且将寿礼悉数捐献同乡会,此项懿行,更为大家激赏。聘之先生精神矍铄,休闲生活

  • 文章劉助橋《路燈》名著讀後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4期  作者:周長忽 出版时间:2008-01-01
    关键字: 刘助桥 《路灯》 文集读后感 人物行谊 往事追述

    展讀助橋兄《路燈》文集,像一股清泉,靜靜地、自然地流進我的肺腑;那種情、那種意、那種誠,使人一有空便想重看。文集中的文筆,詩意盎然。鄉音處處,無不散發出濃濃的鄉土氣息,他足跡遍山河,往往雅融古今,薪傳文明,詩情洋溢潤筆鋒。其精神的魅力,文采中藝術性與技巧性結合而產生的美態,從字裡行間所迸發的情操、氣度、道德,可說隨手翻開任何一頁都可使人感受到,情因作者往往以小見大,化平凡為神奇,感人至深。童年時美好的回憶,不管是友情、愛情,總陪伴人一生。我與助橋兒兄同鄉...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