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行政区划变迁共返回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山西行政區域古今談(續)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2期  作者:喬家才 出版时间:1973-07-15
    关键字: 行政区划 历史变迁 朝代更替

    所改之县,成为一百零一县。又恢复离石之方山、平定之昔阳(乐平)及淸源、平顺四县,成为一百零五县。改变满淸时之名称者,有五县:永宁州改为离石县,宁鄕县改为中阳县,岳阳县改为安泽县,太平县改为汾城县,绛州改为新绛县。民国二年实行分道制度,山西由南而北,全省分为雁门、冀宁、河东三道。按淸朝行政区划,大同府、宁武府、朔平府、忻州、代州、保德州三府三州之地为雁门道;太原府、汾州府、潞安府、泽州府、平定州、辽州、沁州四府三州之地为冀宁道;平阳府、蒲州府、绛州、解州

  • 文章近代廣西的郡縣區畫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7期  作者:黃嘉謨 出版时间:1980-01-20
    关键字: 行政区划 历史变迁 档案记录

    一 清初的區畫廣西郡縣的區畫與建置,歷代制度不常。淸代初期,大體沿襲明制,全省畫爲桂平梧鬱、右江、及左江三道,分別管轄桂林、平樂、梧州、柳州、慶遠、思恩、泗城、潯州、南寧、太平、鎭安等十一府,另鬱林直隸州一州。府及直隸州之下,各領廳、州、縣、及土州、土縣、土州同、土州判、土長官司、土巡檢等單位,爲數多寡不一。分述如次:桂林府:隸桂平梧鬱道,領龍勝廳、永寧州、全州、及臨桂、興安、靈川、陽朔、永福、義寧、灌陽等七縣,凡十單位。平樂府:隸桂平梧鬱道,領永安州、...

共2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