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蒲州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臺灣教授赴晉看山西梆子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3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94-01-01
    关键字: 山西梆子 戏曲发展特色 蒲州梆子 相关影响

    墓棺戏俑等都是当时留存下来的戏曲文物;第二高峰是明万历年间,在山西蒲州、陕西同州、河南陕州流行的山陕土戏,受到山、陕商帮经贸活动刺激,与外地传入的声腔如昆山腔、弋阳等展开了一段市场拉钜战,在表现形式、演出戏码、声腔上都有很大的丰富;第三高峰则是淸代同治、光緖年间,山西的地方声腔在中国五大声腔(东柳、西梆、南昆、北弋、中皮黄)山陕梆子的基础下,融汇地方土腔、语言与外来声腔,形成了各路梆子,如晋南蒲州梆子、晋中中路梆子、晋北北路梆子、上党上党梆子等。此外,更有

  • 文章舜都永濟紀行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7期  作者:呂耀忠 出版时间:2001-01-01
    关键字: 蒲津渡遗址 普救寺莺莺故居 游记 蒲州 传说故事

    己卯仲秋(一九九九),我和友人有幸走访了古蒲洲地、蒲津渡遗址,并寻访了普救寺莺莺故居。古蒲州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和《西厢记》爱情故事发生地的探访把我带回了遥远的古代,而令我难以忘怀。舜都蒲坂蒲州城,古称蒲坂,传说是古帝舜建都的地方,位于今山西省永济市蒲州鎭南隅。这里地处黄河中游,是中华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帝王世纪》载:「舜都蒲坂」。《史记》载:「舜耕历山,陶河滨,渔雷泽,都蒲坂。」《临汾府志》载:「汉置蒲坂县」,后改为临汾,清雍正六年(公元一七二八年)始

  • 文章蒲州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8期  作者:員創生 出版时间:1996-07-01
    关键字: 古蒲州城 历史传说 史料记载 城市变迁

    蒲州城,位于今永济市蒲州鎭南隅和普救寺西的黄河边。地处黄河中游的小北支流下段。现仅就古蒲州城的历史变迁做一些简单介绍。历史传说中的古蒲城黄帝、尧、舜、禹这些传说中的古帝王,据有关资料记载,他们都先后在今运城地区靠黄河边一带活动过。传说尧帝时,这里曾有过河水大涨,尧曾带领部族人治水,而就聚集在今蒲州一带。《通典》曰:「尧旧都在蒲。」《水经注》:「雷首,俗亦谓之尧山,山上有古城,又曰尧城」。阚骃《十三州记》曰:「蒲坂,尧都,盖尧帝亦都此,后迁平阳。」①这里

  • 文章牛郎织女故事的发源地——蒲州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2期  作者:任振河 出版时间:2008-07-01
    关键字: 山西蒲州 牛郎织女故事 历史记载 民间传说

    牛郎与织女的爱情故事,妇孺皆知,耳熟能详。却不知其渊源于春秋时代的冀州蒲坂(今山西永济蒲州),更不知织女是舜帝的孙女,王母娘娘的外孙女。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是梁山伯、祝英台死后的化身。梁祝婚姻不成、双双殉情化为蝴蝶飞去,后来又化为两只翠鸟升上天空,成为牛郎、织女两颗星,列于银河两岸。天帝(即死后升天成神的舜帝)知道此事后,十分怜悯,准许他们七天相会一次。不料他们听错了,以为七月七日相会一次,这样一来,一年中只有一次相会的机会。《诗经》是我国春秋时期的作品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