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药文化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樟树的由来及都的形成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32期  作者:樟樹巿台辦 出版时间:2013-08-15
    关键字: 樟树市 由来 药都 文化

    以乡辖都,都下设里,县城及樟树镇设坊。明崇祯15年(1642),全县共分5乡、38都、231里。县城临江分9坊6厢,樟树镇分为7坊。清康熙22年更改明制,县城临江并为5坊,樟树镇并为1坊。民国17年以前,沿袭清制。民国18年实行地方自治,全县划为8个区,自民国32年至民国60年前夕,全县为2个区,辖25乡,2镇,261保,1828村,17个圩镇。贰、樟树都的形成樟树的药文化,据有文字记载,始于东汉,奠基于唐宋,鼎盛于明清,衰落于民国,新中国成立后,步入

  • 文章一代医圣伟业 两岸共谋发展——海峡两岸李时珍医药文化与产业发展论坛纪实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70期  作者:祝和忠 張蕾 出版时间:2009-01-10
    关键字: 李时珍 医药文化与产业发展研讨会 大会纪实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两岸学者,欢聚一堂。由湖北省台湾事务办公室、省卫生厅、省食品品监督管理局、黄冈市人民政府、湖北中医学院等单位联合主办的海峡两岸李时珍医药文化与产业发展论坛于二〇〇八年十月九日至十四日在湖北举行。参加此次论坛活动的有海峡两岸及海外李时珍医药文化研究机构、团体、高校、知名医生产企业人员三〇〇余人,作为撰写论文并被采用,笔者有幸参加此次论坛,亲身感受论坛盛况,深感欣慰。两岸学者汇江城 三百弟子论医圣十月九日,海峡两岸李时珍医药文化

  • 文章草医圣手托举中华文化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6期  作者:鄭千山  出版时间:2006-12-25
    关键字: 海正有 中医文化 医疗卫生 草药 访谈

    摧残人的身体,也摧残人的心灵。我们的中草,是我们民族的文化文化是整体的,是交融的,怎么能够任意割裂?有了所谓西医,就要抛弃我们祖先用生命换来的伟大医药文化,岂非可笑?」海医生居然激动起来了,看来,教育的问题是让他深深忧虑的大问题。海医生有着许许多多理想,他还年轻,五十四岁,他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我要让农村人都医得起癌症」,海医生说,于是他在看病之余,又走进万水千山,采、硏究,他想要攻克一个又一个的顽疾难关,「要我们的传统医学不被歧视,靠的还是我们

  • 文章我国传统的保健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01期  作者:張念鎭 出版时间:2005-08-01
    关键字: 传统文化 食同源 中医养生 保健药膳 滋补药方

    退休敎授 张念鎭我国自古就有「医食同源、膳同功」的理论与经验。所以,膳乃是中国传统文化之一大特色。中医认为中老年人的生理变化就是脏腑气血日趋损耗,表现为肝肾、脾胃或心肺等功能的衰退,抵抗力不足。因此,传统的保健膳重在滋补肝肾、健全脾胃、强化心肺,延缓老化。故其常用的物有:人参、首乌、当归、地黄、枸杞、黄精、党参、肉桂、杜仲、附子、茯苓、冬虫草、龙眼肉、胡桃仁、肉苁蓉等,再调配羊肉、兔肉、鸡、鸭、鹌鹑、海参、银耳、芝麻、薏仁、蜂蜜等为佐料,以期袪病

  • 文章唐代的醫學(上)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79期  作者:鄧寶輝  出版时间:1990-05-01
    关键字: 中国文化史 唐代 医药事业 医疗教育

    唐代的医事业方面的成就,是我国文化史上的重要的环节,虽然隋代创设了「太医署」,并且藉著此组织实现了我国教育史上关于医疗教育计划的第一步骤,因为当时的太医署内设有园师、医博士、助教、按摩博士等官职(注一),统理关于医学的教学事宜;不过,唐代在这些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使具体和完善的医学教育计划在我国获得了开花结果的机会。造成唐代医疗教育蓬勃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当时的政府发挥了太医署管理全国医事务的潜能。考唐代太医署的组织相当庞大和严密——新唐书百官志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