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荔枝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編輯部啓

    来源期刊:《闽聲》 第12期  出版时间:1967-06-01
    关键字: 荔枝 漫谈 龙眼

    锦还先生费半个月时间,为本刋特撰「荔枝漫谈「,据来信,下期收再撰有辟「龙眼」特稿,特先志谢。

  • 文章荔枝核 可治鸡眼

    来源期刊:《同安》 第68期  出版时间:1999-08-01
    关键字: 荔枝 鸡眼 米醋 荔枝核 大蒜

    现在是荔枝盛产期,价格便宜,冰凉后食用滋味更甜美。您可知?荔枝核可治鸡眼。将食过的荔枝核晒干或用火烘乾,再碾压成粉,用不加色素的米醋(工研醋亦可,但效力稍逊),混和成泥状,涂抹患处。在涂抹前,先用热水烫洗五至十分钟,再用洁净的布将水分擦乾,然后薄敷荔枝粉泥于鸡眼上,将周围僵硬的皮覆满,上贴脱脂棉,用纱布包扎,每晚换洗一次,轻者三、五天,重者不逾旬即可治愈。除了荔枝核外,大蒜亦有治鸡眼的功效,将大蒜挤碎敷患部,再用布包好以防脱落,起先患部会发热,渐渐刺痛

  • 文章关于「荔枝八首」的通讯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5卷 第3期  作者:都雨民·秀俠 出版时间:1975-12-01
    关键字:荔枝八首》 勘误 读者来信 误植

    都雨民·秀侠)秀侠先生赐鉴阅文献季刋第一卷二期「先贤诗词钞」选有荔枝诗八首,胡汉民先生作,弟手头有「不匮室诗钞」三版本,其一且为廿五年十月国葬典礼委员会出版,有林直勉书耑者,遍查诗钞中,并无荔枝八首之作,有之,则只有卷四「荔枝三十七叠枝韵寄大厂」一首,与季刋所刋八首不同,展堂先生诗作,均已辑入「不匮室诗钞」中未知荔枝八首见于何书何刋?展堂先生诗风诚如大厂居士叙「不匮室诗钞所云:「大约元本少陵,直造义山,偶赴南剑。」观荔枝八首之作秾丽洒脱,不类不匮室诗风

  • 文章闲话浙江「锦荔枝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0卷 第12期  作者:陳文超  出版时间:1978-12-06
    关键字: 故乡特产 荔枝 乡土情怀

    里幌荡如铃,在阳光下掩映似锦,煞是好看得很。也许就是由于它那娇巧玲珑的两头尖的体型,疙里疙瘩却带些红黄靑白几样色彩的外表,根本不像是个「瓜」,看样儿倒很像是一颗颗的大荔枝,所以我们杭州人都管它叫做「锦荔枝」的。锦荔枝成熟了以后,就因为它外型别致,而且颜色好看,于是摘下来可以装在细花的磁盘子里,放在厅堂神案或茶几儿上作清供。孩子们则往往拿来剖食其中包著瓜仁儿上那层红红的甜果浆,而把可以做菜吃的那层外皮随手都抛弃了。正因为都不曾咬尝过,根本不知它有苦味儿,所以

  • 文章龍眼瑣談

    来源期刊:《闽聲》 第13期  作者:錦還 出版时间:1967-07-01
    关键字: 荔枝 龙眼 李时珍 《本草纲目》

    笔者不敏,承编者不弃,于上期采用拙作「荔枝漫谭」当吾人啖过夏日的珍果——荔枝之后,不禁会想到故鄕另一佳果——龙眼。龙眼和荔枝一样均属常绿乔木科,干高三四丈,叶为羽状复叶,夏初开细白花,至六七月始成熟。果实圆加弹丸,外壳有细纹,肉白如荔枝。因此荔枝树和龙眼树在形状上说有些相似,椎荔叶色泽较深绿,枝干亦光滑;龙眼树之表皮则较粗,枝叶稍小。但荔果未熟前色靑,熟透了色鲜红,而龙眼则否,熟和未熟,颜色皆淡黑;未熟味淡不酸,熟了才淸甜可口。据本草说:「食味则以荔枝

  • 文章进贡荔枝 不始自杨贵妃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3卷 第3、4期  作者:徐潔波  出版时间:2011-12-01
    关键字: 进贡荔枝 杨贵妃 东汉和帝 纳谏停贡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前面这一首七绝,是晚唐诗人,被后人称之为「小杜」的杜牧(老杜为杜甫),过华清宫三首之一的诗句。主要的内容,是点出唐玄宗宠爱杨贵妃,因她爱吃荔枝,而荔枝的主要产地,是在当时所谓的南海地区,相距皇宫所在地的长安,何祇千里之遥!就当时(一千多年前)的主客观环境而言,要将刚采摘的荔枝,保持新鲜风味,运送至贵妃之前,惟有责由地方官府,指派专人,骑乘快马,经由驿道,换马不换人,以八百里加急的规格,在最短

  • 文章荔枝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4卷 第2期  作者:杜少牧 出版时间:1974-06-01
    关键字: 荔枝 历史集萃 相关诗词

    贵妃生日,长生殿新曲成,未有名,会南海进荔枝至,因名曲曰荔枝香。」(见唐书礼乐至及太眞外传)这是唐代有关于荔枝的故事,而宋代的词牌也有「荔枝香」及「荔枝香近」。广州俗谚:「沙蝉叫,荔支熟,小孩哭,米筒焗」。古人说,以蝉鸣夏,现在正是春末夏初,一声知了,千树荔红,夏至快要到了,遥想故鄕的景物,灿似绮霞,珠圆颗颗的荔子又熟了,过屠门而大嚼且谈谈荔枝香。岭南燠热,草木容易滋长,荔枝是炎洲的特产,长得更快。依照记载,荔子是「以腊而蕚,以春而华,夏至而翕然子赤

  • 文章蜀故二則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23期  作者:毛一波 出版时间:1972-11-01
    关键字: 四川 荔枝 史料记载 团练 清代

    一、天寳贡荔自泸戎余素主乐天诗:「一骑红麈妃子笑」所采者为四川荔枝,且已有文字发表(文载中央副刊及大陆杂志)。兹读南宋时庐陵罗大经景纶之「鹤林玉露」卷四更得一证,有云:「如荔支,明皇时所谓『一骑红麈妃子笑』者,谓泸戎产也。故杜子美有忆向泸戎摘荔枝之句。是时闽品绝未闻。至今则闽品奇妙香味,皆可仆视泸戎。蔡君谟作谱,为品已多,而自后奇名异品,又出于君谟所谱之外者。」按所谓泸戎,即指今泸县及宜宾县,足证余旧说之可信。二、清办团练自川始淸代办理团练鄕勇的政策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