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苏轼共返回2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以訛傳訛的「季常癖」與「河東獅子吼」——還陳慥夫婦清白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22期  作者:楊世英 出版时间:1996-12-10
    关键字: 苏轼 季常癖 正名

    陕西凤翔县)判官,他的上司太守陈希亮(字公弼),不仅是苏轼的眉山同鄕,且与东坡的祖父有旧,这位陈太守文武兼资,既建立战功又有很好治绩,立身淸劲寡欲见义勇为,唯待人不假辞色,连王公贵人也都畏惮。而苏东坡则才华洋溢,倜傥不羁,两人因个性不合,而时生龃龉,幸这一老一少都是当代达人,非但不固执成见,且能自我反省,而肯定对方的优点,包容对方的瑕疵,由是尽释前嫌,结成忘年之交,精诚合作造福地方。迨陈希亮太守逝世,东坡先生特撰墓志铭:「轼官凤翔,实从公二年,方是时年

  • 文章宋詞淺釋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2卷 第6期  作者:呂作遐  出版时间:2006-12-01
    关键字: 宋词 解读 苏轼

    时,写了一首千古绝唱的「黄鹤楼」七言律诗,内容是:「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长安不见使人愁。」一日,李白经过黄鹤楼,美景当前,诗兴大发,抬头一看,崔颢所题的黄鹤楼诗,与其感怀不谋而合。不禁感叹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律诗限制太严太多,即使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也难以突破。唐朝中叶以后,不少文人已研究填词,到了宋朝,文风仍盛,像唐宋八大家,宋朝就占了六位:苏轼三父

  • 文章苏轼在惠州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0卷 第3期  作者:王保珍  出版时间:2002-07-31
    关键字: 苏轼 惠州 行记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市)人。北宋仁宗景祐三年(一〇三六)十二月十九日生,换算为西历,实际上是西元一〇三七年一月八日。景祐三年是丙子年,所以他是属老鼠的、磨羯星座的人。因责居黄州,躬耕东坡,而自号东坡居士。宗哲宗元祐九年(一〇九四),四月改元为绍圣元年(一〇九四)。闰四月三日,苏轼在定州知州任上,接获朝命,因坐前掌制命日,所作制词,语涉讥讪,而遭免除端明殿学上、兼翰林学士两职。以左朝奉郎,责知州军州事,遂罢定州任。六月二十五日抵当涂,朝命再下

  • 文章東坡與黃州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26期  作者:游國琛  出版时间:1973-01-10
    关键字: 苏轼 乌台诗案 谪贬黄州

    淸风弄水月衔山,幽人夜渡吴王岘。黄州鼓角亦多情,送我南来不辞远。江南又闻出塞曲,半杂江声作悲健。谁言万方声一槩,鼍愤龙愁为余变。我记江边枯柳树,未死相逢眞识面,他年一叶溯江来,还吹此曲相迎饯。——过江夜行武昌山,闻黄州鼓角——苏轼

  • 文章苏轼词《水调歌头》赏析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30期  作者:戴建中 出版时间:2012-01-01
    关键字: 苏轼 《水调歌头》

    公元一〇七六年,是丙辰年,即宋神宗熙寧九年。這一年,三十九歲的蘇東坡在密州(今山東省諸城縣)做太守。中秋佳節之際,他痛痛快快地喝酒,一直喝到天亮,醉得很厲害,寫了一首詞《水調歌頭》,兼表對濟南的弟弟子由(蘇轍)的懷念,詞曰:「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 文章长才自得江山助——略谈苏轼谪黄时期的诗文藻采与史事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16期  作者:王希堯  出版时间:1995-07-10
    关键字: 蘇軾 詩文 史事 謫黃

    苏轼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宋仁宗嘉祐二(西元一〇五七)年进士,累官至端明殿学士,礼部尙书,于诗文词,皆称大家,因反对新法,谪贬黄州五年,屈为团练副使,此一历程,当为其坎坷仕途中,颇为暗淡的一段,但在文学成就上,也是最辉煌的一段,是诗文因穷而后工,亦可谓江山有幸,兹从其词赋文学作品中,择其震古烁今之作。以迹其谪黄期间之泥爪与心境,实有无限思古幽情,与不尽今昔之感,试略述于下:甲、写前律赤壁赋,成千古雄文凡读过几天古文者,无不能背诵几句赤壁赋,纵

  • 文章㈣入粤名家蘇東坡、朱竹垞、阮元遺墨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7卷 第4期  作者:本刊提供 出版时间:1987-12-30
    关键字: 入粤名家 苏轼 朱彝尊 阮元 遗墨

    (注:屈翁山草書扇面眞蹟)(注:朱竹垞先生隸書二)(注:瓊州蘇東坡遺墨)(注:阮雲台自題眉壽圖記遺墨 紙本橫二尺二寸直一尺三寸五分漢陽萬氏所藏)

  • 文章如圭如璧韓魏公——先祖琦公蘄黃事略考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83期  作者:韓進林  出版时间:2012-04-10
    关键字: 韩琦 生平简介 人物考证 苏轼

    本文作者韓進林,為蘄春文化研究會及《蘄春文化研究》創始人,後轉入黃岡擔任鄂東文化研究會工作。作者對先祖韓琦(韓魏公,北宋名相)之研究致力甚深,樹立了「飲水思源」的典範。

  • 文章陶淵明·蘇東坡和海州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卷 第3期  作者:白羽 出版时间:1979-12-01
    关键字: 苏轼 陶渊明 人生经历 怀古思今

    时,当有往来海上事。道光乙未冬入觐(即「陛见」,谒见天子),上偶询海州带刀佩剑之风,谨对以德敎所渐,还淳泳泽。因及云台山后,鸡犬桑麻,太平景象。天颜有喜,谓此境与桃花源何异?海州人士,逖听腾欢,咸以郁洲,近成乐郊……今知为靖节先生游蹟所经,而玉音以方古之桃花源,适与先生之文相合。请建祠法起寺左,以志天恩,而昭胜蹟……由这段简要的敍述,我们知道:1.因婧节先生任「参军」时,曾以军事往来到过云台山;2.因道光帝称赞云台山无异桃花源,联想到要为靖节先生留个纪念

  • 文章海南文化源流考(上)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5卷 第2期  作者:何定之 出版时间:1975-09-01
    关键字: 海南文化 苏轼 谪宦之区 唐朝 五代 宋朝

    灭亡,南宋南迁,而同归于尽。宋室党争与主战派之被贬来海南,有力启发海南文化者,党推苏轼、李纲、胡铨、赵鼎、李光等,玆分别略述之如左:⒊苏轼:轼字子瞻,四川眉州人,父洵,字老泉,弟辙,字子由,世并称为三苏,轼于嘉祐元年擧进士,神宗熙宁四年,王安石实行改革科擧制度,轼上书言其不可,遂出为杭州通判,熙宁八年,知密州,元丰元年,知徐州,翌二年,知湖州,以有诬其湖州之到任谢表,为谤言者,旋下岳,更有言其曾赋诗讽新法,拟陷之于死地者,神宗薄责其过,责授黄州团训练副使,居

共24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