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艺文选萃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心嚮往 齋謎語(廿八)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28期  出版时间:1967-08-10
    关键字: 字谜 学者观点 艺文选萃

    版權所有 不許轉載 揚州孔慶鎔遺稿 受業杜召棠珍藏常言叠字之謎底,可製為謎者甚多,自孫君篤山,開其先,踵而行之者,亦有其人,茲特錄如下:「翁之所言者理也」,射「公公道道」,「此諫逐客書中語也」,射「斯斯文文」,「庸材也」,射「太太平平」,「此五代」,射「父父子子」,「無言不讎」,射「唯唯否否」。更有曹娥格曰:「洛神、湘妃、守貞、湘蘭」射「婆婆媽媽」。「允許、應諾、夏姬、伏后,」射「哥哥姐姐」,連類及之,蓋指不勝屈也。謎面連用重叠字者,如:「雷轟轟而不雨,...

  • 文章海誓山盟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9卷 第4期  作者:林仙龍 出版时间:1987-04-30
    关键字: 海誓山盟 诗歌 艺文选萃

    我們要潛進海的深度。含蓄的像一顆泡沫獻給海洋,我們要站成山的高度。莊嚴的像一棵巨樹矗立山巓如果,我們在海邊停駐海的召喚來自我們內心的激盪山的崇高來自我們內心的詮釋我們有海洋寬廣的襟懷我們有高山磅礴的氣勢在中國的血脈上一顆一顆傳承的心,滙聚成力量的海洋在歷史的道路上一雙一雙奮發的步履,共同攀登幸福的高峯海誓山盟我們的愛共同依偎共同環繞我們的愛,是大時代錘煉的一顆渾圓的心就這樣依偎就這樣環繞矗就這樣成爲永遠淬礪的,心屬於我們的國,屬於我們的家我們的名字如謙冲...

  • 文章我與古詞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38期  作者:李匡寰 出版时间:1989-10-20
    关键字: 诗词解读 学者观点 艺文选萃

    我喜讀古詞,因詞中婉轉溫柔之情,可使暴躁之性變為溫馴,稍欠涵養雅量之人,也可變化氣質,表現修養風度,尤其在今日社會裏,財殺、姦殺、兇殺等等怪現象,層出不窮,若能讀詞養性,就不會逞一時意氣之滿足,退一步之想,也可化戾氣為祥和。首先提到白居易的一首「長相思」:「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頭,吳山頭頭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歸時方始休,月明人倚樓。」這是遊子在異郷明月之夜,流水之濱,勾起內心之苦及思故園之情,鄒種悠悠之郷思,感到模糊的明月與流水,都能激起愁思...

  • 文章心嚮往齋謎語(三十)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30期  出版时间:1967-12-10
    关键字: 字谜 学者观点 艺文选萃 往事回忆

    版權所有 不許轉載揚州孔慶鎔遺稿 受業杜召棠珍藏殆亦有天籟焉。若其猜謎之時,亦須將謎面字字推敲,則謎底自躍然紙上,心心相印,息息相通,神而明之,存乎其人耳。魏默先生有云:「人有恆言曰「才情」,才生於情,未有無情而有才者也。人有恆言曰「學問」未有學而不資於問者」。凡屬同社,互相觀摩,交換知識,以彼之長,補我之短,商之爲義大矣哉。人各有能有不能,此等造詣,非可語於離羣索居而孤陋寡聞者。余當勝衣就傅時,卽有猜謎之癖,每於吟餘課畢,與同學諸子,互說舊謎,藉以排日...

  • 文章(載轉)小學老師生活之囘憶(上)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30期  作者:包明叔 出版时间:1967-12-10
    关键字: 往事回忆 小学老师 艺文选萃

    我與吳南軒兄,雖籍儀徵,但都生長在揚州城內,中學同學,畢業時正値辛亥革命,我時已二十一歲,南軒比我稍小,親如手足,又同在南京洪承典(醒黃)部下當司書(文書),民國二年我考入武昌陸軍第二預備學校,(前淸稱第三陸軍中學)南軒囘到儀 徵 縣新城鎭任初等小學校長。我在武昌一年,因咯血告退囘揚城、病愈後正徬徨無所之,南軒促我到新城去任他的助教,我以爲自己是中學畢業生,又幹過軍隊,不甚相宜,辭不願就。他說:「我也是中學畢業,當小學教師,只要居心不誤人子弟,不妨一試。...

  • 文章心嚮往齋謎語(一卅)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31期  出版时间:1968-02-10
    关键字: 学者观点 艺文选萃 人物回忆

    版權所有 不許轉載揚州孔慶鎔遺稿 受業杜召棠珍藏四書五經,爲髫齡之課本,方其擧業時代,能琅琅誦之如流水者,頗不一其人,眞州經學家劉氏張侯申叔兩昆季,其記憶力頗强,雖爾雅周禮等書,在社中背誦,亦復滔滔不斷,所謂看書,如桶底脫是也,科擧旣廢,兩君復相繼作古,後之學者,經書多束之高閣,等於敲門磚之委棄於地,若稗官野史,則閱者固多,而能背者甚少,同社郭仁欽,能記西廂全部,自驚艷至驚夢,無一字遺忘,每逢社期,同人稱之爲六才專家,余亦以作行秘書,然此君亦善於穿楊枝,...

  • 文章鄉里民俗 鬍子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7卷 第1、2期  作者:崔月明  出版时间:2005-06-01
    关键字: 胡子 风土民俗 乡音乡情 艺文选萃

    鬍子,也稱「鬍鬚」,是男子漢的象徵。它不僅能表現一個人的個性和風格,過去還能標誌一個人在社會上的地位。從前,海州民間對鬍子非常講究,什麼人,在什麼年齡,留什麼樣的鬍子,都有一定的規矩,絕不可以亂來。一般靑年人是不能留鬍子的,中年以後可以隨便留與不留,但是,從有了孫子做了爺爺,則必須留鬍子。該留鬍子的不留,便會遭到非議,被人認爲「老來俏」、「老不正經」;不該留鬍子的留了,則會被人看成「二溜子」,沒有家敎。傳統的鬍子有「一字鬍」、「八字鬍」、「子孫鬍」、「全...

  • 文章兩後感懷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1卷 第1、2期  作者:方兆理  出版时间:2009-06-01
    关键字: 雨后感怀 学者观点 艺文选萃

    黃昏雨過入更深,獨倚欄杆帶醉吟。一院風聲花自舞,半空雲破月來侵。杜鵑聲動離人淚,鴻雁書藏故國音。江陳會談三春錦,台陸直航國運昌。

  • 文章天放先生勲名不朽文采遺徽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37期  作者:龔嘉英  出版时间:1989-07-01
    关键字: 程天放 追思悼文 艺文选萃 往事回忆 学者观点

    新建程天放先生,於民國五十六年十一月在紐約病故,享年六十九歲。逝世時,公職是考試院副院長,靈櫬於五十六年十二月上旬由美國航運回臺,考試院院長孫科為治喪委員會主任委員。設奠奉厝陽明山墓園之日,總統蔣公親臨靈堂弔唁,參加公祭之人士及門生親友千餘人,素車白馬,備極哀榮。回憶起來,已經二十多年了。先生譜名學愉,後改名天放,天放二字,出自莊子馬蹄篇,其意為任天自在,順其自然。民國元年肄業南昌私立心遠中學時,以品學兼優、擧止穩重,為校長熊育錫(純如)先生所賞識。民國...

  • 文章人生的快樂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15期  作者:李興華  出版时间:1984-01-02
    关键字: 人生苦乐 学者观点 心灵鸡汤 艺文选萃

    人生有苦有樂,誰都希望避免痛苦,得到快樂。苦和樂雖然是相對的,相對而又相成,嚐過苦的滋味,才知道樂之爲樂。沒有一個人願意在刺痛的釘子上行走,除非它能帶來更高的快樂。如果有個孩子遇到了危險,你會奮不顧身踏上釘子去救他,而忘記了痛苦,等待孩子脫離險境之後,你內心就充滿了快樂。我們願意坐在牙醫椅子上接受拔牙的痛苦,是爲了以後不再受痛苦,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的受難情形,給我們帶來了啓示,他是爲世人贖罪的理想而犧牲,願意忍受自己肉體上的痛苦,來換取世人的快樂。這種偉...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