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舍利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淸严法师全身舍利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40期  作者:何定棟  出版时间:1976-07-10
    关键字: 清严法师 全身舍利

    注:清严和尚肉身成道像)淸严大法师肉身得道的事,在台湾佛敎界来说,是继慈航法师之后又掀起了一番盛况。和尙肉身不坏,在佛学上,为「全身舍利」,又为:「金刚不坏身」。是修习佛法已达至高无上境界的表现。根据医学上看法,肉身不腐是一件不可能的事,古埃及的木乃伊是尸体僵硬,尸体涂有防腐剂,体内五脏尽无。而淸严法师既没有取出五脏,也没有涂防腐剂,而且皮肤如常人,这实在是科学上无法解释的事,也是不可思议的事。在医学上既然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事,然而我国自梁武帝至今二千

  • 文章谈王勃广州宝庄严寺舍利塔碑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5卷 第4期  作者:宋子武  出版时间:1995-12-31
    关键字: 宝庄严寺舍利塔碑 初唐四杰简介

    真一,繇乐推而起七觉,因来苏而坐三昧,发挥五演,以寂灭为身常,提挈四流,用慈悲为化迹,黑风宵遁,波旬忘反噬之心;绿洺晨开,天常识问津之所,括夷涂于九相;蹇步其安,纳慧略于重昏;迷方自晓,大矣哉应物而起,兴运而终;至自于昆冥,复归于无物;虽金沙宴驾,双林无可作之期;而玉牒遗文,六尘有经行之俗;象法不可以无主,微言不可以遂丧;六千罗汉,竞结香缘;五百仙人,纷开讲肆;星龛月殿,俄盈震旦之墟;凤刹蝇旌,坐遍阎浮之域;屈伸阖辟,其道宏矣哉!夫宝庄严舍利塔者,梁大同

  • 文章山西的古塔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1期  作者:高旭 出版时间:1993-01-01
    关键字: 山西古塔 举例说明 基本概述 释迦塔 舍利塔

    近年来在整修塑像时,发现一批辽代写经、刻经和木板套色绢质佛像等珍贵文物。四、塔院寺舍利塔塔院寺位于五台山台怀鎭显通寺南侧,是五台山五大禅处之一,原为显通寺的塔院,明代重修舍利塔时独立为寺,改用现名。寺前有木牌坊三间,玲珑雅致,为明代万历年间(一五七三年—一六二〇年)所建。寺内主要建筑:大雄寳殿在前,藏经阁在后,舍利塔居中,周设廊屋,东列禅院,布局完整。各殿塑像保存完好,藏经阁内木制转轮藏二十层,各层满放藏经,供信士礼拜与僧侣颂诵。寺内以舍利塔为主,塔基座为

  • 文章中国古代金银工艺瑰宝——临猗北宋舍利银棺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2期  作者:喬正安 韓振遠  出版时间:1998-07-01
    关键字: 舍利银棺 北宋文物 錾花工艺 佛教文化

    近年来,山西省临猗县博物馆先后回收和抢救了两具舍利银棺,均属北宋塔基地宫供奉舍利之容器,造型美观,工艺考究,制作精美,雕饰华丽,各具特色,实乃北宋时期金银器之上品。舍利银棺,系佛教供养佛骨舍利之器。舍利,即佛祖骨身。相传,佛祖释迦牟尼(公元前五六五—四八五年)逝世后,遗体火化,有八个国王分取舍利,各自携回建塔供奉。此后,供奉佛骨舍利之风渐次盛行。一九九三年七月,临猗县博物馆回收一具原仁寿寺塔宫被盗的北宋银棺,该棺钣金成形,前高二十二厘米,后高十一厘米,前

  • 文章佛教勝地棲霞山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1卷 第9期  作者:郭嗣汾  出版时间:1978-03-10
    关键字: 明孝陵 中山陵 栖霞山风光 舍利塔 千佛岩

    挹翠楼、客堂、库房等大厦数百楹。落成后,声势重振,十方云来。万里游人,指画殿阁;十方缁素,瞻礼金容,成为首都第一名刹。栖霞寺的舍利塔,建于隋文帝仁寿元年,隋文帝得舍利子数百粒,乃分建塔于全国三十八州郡分藏,此为其中之一。塔高达五丈余,自底至顶凡七级,每级八面,刻有经本及佛像,雕刻极工。冶东方美术建筑于一炉,极富艺术价値。第一层与第二层之间,承以莲花露盘;二层飞簷承壁之下,别有横楣,琢有天女游空之像八面,夭矫飞动,无有同者。每面刻有释迦八相成道诸图,遍刻诸佛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