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背景共返回15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廣西的民團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9期  作者:李魄 出版时间:1980-07-30
    关键字: 民团组织 设立背景 发展历程

    推动各项建设,达成建设广西,复兴中国的目的。壹 建立民团的时代背景当民国十九年夏,桂军由湘败归,滇军围攻省垣南宁,粤军占据梧、浔、郁富庶区域且进至宾阳,切断邕柳交通,并以飞机轰炸南宁,协助滇军攻城。桂军困处桂柳一带,虽经数月的整补,而一切贫乏,外无支援,内无制造,实力依然甚微,无法同时对付滇粤两军,而南宁守军,粮食将尽,且已以有限之黑豆为主食,急待设法解围,否则,将「饿」以待「俘」。此时,敎导师第一师师长梁瀚嵩,原籍宾阳,他向上级建议,愿辞去军职,回县组织

  • 文章廣西各地名勝古蹟(二)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0期  作者:牟甲銖 出版时间:1980-10-10
    关键字: 名胜古迹 背景故事 民间传说

    五、上金县1上金县歴史沿革上金地居广西省之西南部,地形狭长,东南部跨左江南、北两岸,西北部与安南接界,北接雷平,东隣崇善,南界龙州与两明。县治旧名窰头墟,居明江下游之东北岸,西距龙州约四十五华里,明江自东南曲折而来,至此作一S形,始与龙江汇合。考县境原为上龙土司与金龙峒地合并而成,于民国十七年设立上金县。2上金县的名胜古迹①紫霞洞 洞在明江西岸之厢山上,地属龙津,但距上金县治仅四里,近在咫尺,极负盛名,洞在半山,沿石嶝登山,夹道草木丛生,枝叶掩昳,幽雅

  • 文章談時間與人生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卷 第4期  作者:張海天 出版时间:1986-11-15
    关键字: 时间 人生 社会背景 财富

    是捉摸不定,无法掌握;但如善于应用,也能日积月累,得到一些结果来,学术上的一点一滴,国家建设的一点一滴,都是时间累积的结晶,人们常说:「罗马非一日可成。」这就是说明罗马的文明,是时间累积的产物。物理学上有个(T+E=W)的公式,T是代表时间,E是代表精力,W是代表工作成绩;这又说明,只要人们能用他的精力,再经过若干的时间,自会得到相当的成果。所以时间是创造一切和物质的基本条件,人类的进化、物质的进步,知识的进展,都是时间一点一滴的累积。二、时间观念产生的社会背景

  • 文章民初「宋案」背景的探讨

    来源期刊:《湖南文献》 第3期  作者:施溪潭  出版时间:1971-01-15
    关键字: 宋教仁 遇刺案 背景 袁世凯

    前言民国二年三月二十日宋敎仁在上海济宁车站遇刺,至是月二十二日即因伤重不治。此案发生,中外轰动,旋经江苏都督程德全、民政长应德闳悉力侦査,乃于是年四月二十六日通电全国,宣布「宋案」侦査之结果[1],证据确凿,眞相毕呈。至是袁世凯(时任总统)、赵秉钧(时任内阁总理)授意杀宋乃成铁案。然则袁氏何以必欲置宋于死地呢?此实有极端复杂的政治背景存在,现在笔者将其大致归纳三点,依次讨论之:一、北洋革命两派势力的倾轧满淸倾覆,民国建立,是时国内政局动荡不定,国内的政党

  • 文章廣西各地名勝古蹟(十二)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20期  作者:牟甲銖 出版时间:1983-04-10
    关键字: 名胜古迹 建筑简介 历史背景

    二九、北流县1北流县的历史沿革考县境古为越地,秦属象郡,汉为合浦郡合浦县地,三国及两晋皆因之,齐永明六年置北流郡,隶越洲,县之名自此姓,梁、陈因之,隋庆郡为县,属合浦郡,唐为容州之北流,陵城二县及禺州之温水郡峨石、罗辩、扶来诸县地,五代为北流、陵城、峨石、罗辩、扶来诸县地,初属楚,后属南汉,宋废禺州,入北流县,属容州,明属郁林州,隶梧州府,淸初因之,雍正三年,改郁林为直隶州,县仍属之,民国初,属苍梧道,十七年废道制,乃直隶于广西省政府。2北流县的名胜古迹

  • 文章也談岑溪鄧公祠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22期  作者:吳洽民 出版时间:1983-10-10
    关键字: 邓公祠 历史古迹 历史背景

    拜讀廣西文獻第十九、二〇期,有關鄧公祠一事,依據乾隆卅五年修,梧州府志「鄧公廟在岑溪縣西二十里善村,明正德間羽士得道,萬曆間知縣曾莘(江南省六合縣貢生)建廟在城外通濟橋。國朝乾隆四年重修,一在常寧墟後……」。又乾隆卅一年知縣周春,浙江省海寧縣進士,有鄧公廟碑記——鄧公諱淸,字子眞,明正統間羽士也,習符錄有驗,一日神雷下擊,觸穢而墮,公咒水洗之,雷神飛去,自是法益進,晩年卜居善村,相羊山水獲老壽,歿後鄕人廟祀焉!水旱疾疫,有禱輒應,遠近奔走而祈福者無虛日,...

  • 文章宜山拆城鋪路憶往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25期  作者:聶佐林 出版时间:1984-07-10
    关键字: 城市建设 建设规划 历史背景

    近讀本刋第二十三期鍾虹兄大作:「宜山與第二期青年軍」,記述他於抗戰勝利後,在宜考取青年軍來臺集訓的經過情形,文筆流暢活潑,寫的十分詳盡,深具可讀性。但文中說:「宜山縣城原是用紅磚砌成的城牆,有東南西北四條大街,抗戰勝利後,第一任縣長蕭抱愚爲利將來發展,將城牆和城門全部拆除,用卸下的磚塊,砌成東南西北四條大街,取代歷經數十百年的石板路」,則與事實稍有出入。拆城舖路確有其事,是縣警察局辦理的,已是四十年前的事了,鍾兄不知其詳,致誤記是蕭縣長(命警察局)作的。...

  • 文章廣西各地名勝古蹟(十七)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25期  作者:牟甲銖 出版时间:1984-07-10
    关键字: 名胜古迹 历史背景 名胜简介

    流,大部据桂江之东岸,南接昭平,东邻钟山,北连恭城,西北界阳朔,西之南界荔浦,西南小部接蒙山。县属介五岭之间,气候多热少寒,草木秋杪而不凋,花卉冬初尙艳,惟峰峦廻合,山雾迷漫,尤以深山叠嶂之区为盛,城郭则较轻,因地势居于桂林与苍梧之间,扼桂江中流,为古必争之地。2平乐的名胜古蹟①朱将军墓 在平乐城北近郊昭山,出北门至得月西冈,有朱将军墓,相传明末鎭西将军朱昱如守平乐时,城陷,单骑而还,尽杀其妻妾而自刎,部曲萧伯雄冒死收骸,为葬于此。再北行,至感应泉,地有泉形

  • 文章廣西各地名勝古蹟(八)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6期  作者:牟甲銖 出版时间:1982-04-30
    关键字: 名胜古迹 历史背景 古迹简介

    二四、桂平县1桂林县的歴史沿革桂平居黔郁二江之下游,浔江之上游,东界平南,西南贵县,北接猺山,西北界武宣,南连北流、郁林,东南界容县,桂平在三代属荆、扬徼外,周末属桂林郡,汉为布山,阿林二县地,属郁林郡,晋、宋、齐俱因之之,梁置桂平郡,桂平二字始见于此,隋为桂平属郁林郡,唐属浔州,隶岭南道,宋改为桂平县,且为浔州治,隶广西路,县境始定,明改为浔州府,淸因之,民国成立,废府设县。2桂平的名胜古迹①西山 西山在桂平县城之西,距离仅数里,山峦隐伏,蟠亘十数里

  • 文章吳祿貞與辛亥革命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0期  作者:沈雲龍 出版时间:1992-07-01
    关键字: 吴禄贞 辛亥革命 政治背景 滦州会议

    此次秋操,陆军部派余(田自谓)赴滦,下榻张处,党人在滦运动,张把握不定,今日主张如此,明日主张又如彼。最后电奏,其连署者,如卢永祥与北洋关系最深,潘矩楹与军咨府往来甚密,惟蓝天蔚激烈,又在奉天,伍祥桢则素来平和,完全不一致,都是一时凑合。张既无领导革命之决心。又无统率各军之资望,安能进捣京畿,会师中原,擧朝无人,一有擧动,遂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耳。中央以统制啗潘矩楹,一见明谕,张即屛服不敢再有主张,盖其所挟持者,不过尔尔也。」(见同前)其分析滦州各将领之背景

共157条记录 1/16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