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考古共返回18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岐山出土西周銅器銘文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68期  出版时间:1987-08-01
    关键字: 文物 铜器 考古

  • 文章専载 古代邊境的發見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11期  作者:英·斯坦因  出版时间:1982-07-01
    关键字: 考古 木简 敦煌沙漠 旅行

    录自英人斯坦因西域考古记(中华书局版)第116页至125页)一九〇七年二月二十一日,我在磨朗发掘完毕,将所得古物安全装箱以后,开始长途的沙漠旅行,经过可怕的罗布淖尔沼向中国本部同甘肃西境的敦煌前进。马哥孛罗之「通过罗布沙漠」也是取同样的道路。马哥孛罗之前六世纪有一伟大并不相下而为虔诚的香客玄奘法师,在西域漫游了多少年,于是满载佛敎遗物以及经典,也从此道反复故国。这条碛路在罗布淖尔之南延长到三百八十哩,虽然赶不上古楼兰那一道的重要与直截,历代以来一定

  • 文章西安考古再启新页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26期  出版时间:1991-06-30
    关键字: 西安考古 汉代兵马俑 考古新发现 汉景帝墓

    的一次考古学发现。据参与发掘工作的队员王学立说,这次考古学上的发现将开启大陆考古学的新页。(注:中共考古人员最近发现汉朝时期兵马俑,这次发现的兵马俑共十一处,面积广达十个足球场大,考古人员认为此兵马俑是汉景帝(西元前一五七年—西元前一四一年)的陵墓。 (法新社传眞))

  • 文章九連墩戰國楚墓竹簡之謎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2期  作者:姜安憲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九连墩楚墓 考古发掘 竹简 考古研究

    枣阳文献》二十一期刊发拙作〈九连墩战国楚墓文物追踪〉(上)。(下)文部份提到2号墓发掘的竹简一、一〇〇余枝,要经过化学溶液处理,三年后才能解读其文字。现据湖北省文物局近期制作的电视文物考古片《见证》(已在中视播出),补叙如下:九连墩楚墓中的竹简共一、三〇〇枝,经过化学溶液浸泡还原处理后,专家们发现每枝竹简的背面都绘有清晰图案,十分精美,犹如一部精装巨著,但翻看它的正面,千余枝竹简竟没有书写一个字,是一部「无字书」。这使考古工作者疑惑不解,过去所有墓葬

  • 文章考古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2卷 第1期  作者:陳仲玉 出版时间:1980-01-25
    关键字: 安阳殷墟考古 傅斯年 甲骨文 李济 考古学

    这不是一个公定的节日,只是中央硏究院历史语言硏究所考古组同仁们为了纪念民国十七年十月十三日破土开掘河南省安阳县殷虚,在每年的这一天定期聚会,我们私自称它为「考古节」。安阳殷虚的发掘在学术界是一次壮擧。这遗址的开掘也为中国考古学史揭开了新的一幕。这一日子的到来并非偶然,而是有它深远的背景。这话要分以下的几方面来说。就广义的考古学来说,在中国本有一段传统的历史。它的萌芽可推溯到汉代,而眞正成为一学门的开始,至少可以推早到宋代。如南宋吕大临的考古图一书,其所

  • 文章大秦景教碑的發現與考釋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21期  作者:于徵  出版时间:1975-04-15
    关键字: 景教碑 考古 历史研究

    「大秦景景敎流行中國碑」自從晩明天啓三年(一六二一)出土以後,便喧傳於全世界,是我國無數金石中最能引起全世界人士興趣的一種。從出土到現在三百數十年間,曾有不少的學者加以硏究、考證、翻譯、辯論。最早的如明朝李之藻、陽瑪諾起,直到後來的馮承鈞、佐好伯郞止,曾發表了無數的論述文章,名考據家如顧亭林、王昶、錢竹汀、杭世駿、魏源以至近人錢念劬(恂)等都有所論述。歐美諸國學者也很努力,從一六二五年金尼閣的拉丁文譯本出版起,到一九三九年富士德的英譯本出版時止,用西文檢...

  • 文章千年編鐘出土古樂面世十年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93期  作者:韓國鐄  出版时间:1989-10-10
    关键字: 考古 编钟 擂鼓墩 古墓

    一九七八年夏天在湖北省北部随县擂鼓墩发掘了一座战国初期(公元前四三三年)的大型古墓,其规模之宏大和文物之丰盛是近代考古史上所罕见,因而震惊全球。那就是现在已名闻遐迩的曾侯乙墓。在这座二千四百多年前的墓中一共收藏了七千多件文物;乐器方面有八类一百二十四件,打击、吹管、丝弦俱备,其中的排箫、建鼓、十弦琴、五弦琴、箎等还是历史上第一次的实物发现,可以称之谓中国音乐史上的一次空前大丰收。最令人注目的就是那总重达五千斤的一套编钟。这一套编钟由六十四个大小的甬钟

  • 文章萬卷書之出處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9卷 第2期  作者:夢橋 出版时间:1993-09-20
    关键字: 岩石 “万卷书“ 考古

    臨朐縣境東北堯山東麓,有一山溪名解家河,此河之兩岸岩石爲水成岩,其質不堅,層層如夾心酥。在水中者取出,趁其濕,用指甲或刀片,順石之層縫分開,便發現有蟲、魚、樹葉之各種痕跡。但經風吹石乾,則碎裂不成片矣。余童年時曾跟隨老師遠足該處,並檢取多片帶回,陳列案頭把玩,可惜至一、二日後,卽風化矣。(附註:余村桲林,距解家河行程僅六華里)據地質學家云:此種岩石,世界不多見,在中國亦罕有,而臺灣省基隆市和平島一處觀光聖地名爲「千叠浮」者,其巖石高聳,重重叠叠如萬卷書形...

  • 文章淺議「明修職郎張和墓志銘」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10期  作者:張豫光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墓志铭 明代 修职郎 考古

    一九八四年九月十一日下午,縣境天場鄕蔣墩村農民張俊成在承包地上翻土,發現一座明墓,棺屍俱腐,也無殉葬物,祇在離地面約兩米深處挖出明修職郞張和墓碑一方(墓志銘)。按我國古禮「立碑宮廟以石,窆窆用木」,非石而亦稱碑的,是假借稱謂。古碑有三用,「宮中之碑,廟中之碑,墓所之碑,秦朝叫刻石」,漢以後凡刻石都叫碑,不受三用限制了。碑上所刻之文曰碑志,大都爲記功德而作的,其置放於墓者稱墓碑或稱墓表、墓碣;列于墓道前爲之神道碑;置於幽壙的稱墓志,是記死者生前功德的文字,...

  • 文章眞幻之間談——輞川圖中的建築(選載)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68期  作者:漢寶德  出版时间:1987-08-01
    关键字: 建筑 史料考古 档案资料 辋川图

    漢德寳先生爲著名建築學者,曾任中興大學理工學院院長,現任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並在台大土木硏究所擔任敎職,著有「生活的觸擊」、「爲建築看相」等書。本文由一專業學者的態度出發,討論郭忠恕摹本的輞川圖之建築,與王維的輞川詩參看,提出輞川圖中的建築乃是眞實與想像的結合,並肯定我國古代繪畫在建築史上的價値。(原中央日報編者)

共180条记录 1/18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