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罗贯中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蕃薯攷拾遺

    来源期刊:《闽聲》 第42期  作者:胖三 出版时间:1970-12-30
    关键字: 蕃薯 坂芋 《三国演义》 罗贯中

    王应山鄕前辈,字懋宣,六籍,百家,靡所不探,著有「闽都纪」三十卷,淸:乾嘉时:里人何求撷十之其二三,以故鄕土语,纂成「闽都别记」;犹陈寿撰:「三国志」,罗贯中而广为「三国演义」,前者均官书,后者均裨史。相传里人何求,疑乃林光天先生之化名,「闽都别记」尾卷,附有林氏「榕语声律启蒙」,不然何以附此骥尾,光天穷经不仕,舌耕为活,生平淸苦,尝以番薯充饥,鄕人因称之为番薯粿先生而不名,此亦为文人末路,而与番薯结缘一段韵事。笔者髫龄时,少喜甜食,番薯略有偏嗜,然以病则

  • 文章罗贯中晚年——为何更姓化名隐居鹤壁许家沟?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3期  作者:陳建增 出版时间:1999-01-01
    关键字: 罗贯中 归隐原因 作者观点

    据山西省社科院孟繁仁等学者考证,白话长篇章回小说《三国演义》,《水浒全传》的作者罗贯中(山西清源人),晩年曾化名“许贯忠”隐居在鹤壁市郊许家沟。像罗贯中这样见多识广的大文学家为何会更姓化名隐居在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揣见认为,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一、许家沟远离封建统治者设置的外县治所,在里隐居便于躱避封建势力的政治迫害。青壮年时期的罗贯中曾一度投身于元末农民起义等,出晋入豫转战大江南北,并在朱元璋的敌手张士诚军中做了幕僚。由于在招安问题上与张氏发生

  • 文章罗贯中新探」的贡献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4期  作者:張素貞 出版时间:1994-07-01
    关键字: 罗贯中著作 罗贯中新探》 书籍简介 相关贡献

    张素贞(台湾师大国文系敎授)中国人硏究学问,向来讲究「知人论世」,历代的史书中,除了列传,也立有「文苑传」、「儒林传」,方便我们检索一些文人学者的生平事蹟。但是由于自古对小说的轻视,或者加上一些小说中可能引致的各种顾忌,像罗贯中这样重要的小说家,他的硏究资料,竟然起始就是令人困惑的谜。罗贯中是中国演义小说的开山鼻祖,谈到章回小说,也得从他的《三国演义》开始说起。比较保守的说法,他还著有《隋唐五代史演义》、《隋唐两朝志传》、《三遂平妖传》等小说,以及

  • 文章罗贯中晩年隐居河南省鹤壁市许家沟村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4期  作者:孟繁仁 出版时间:1994-07-01
    关键字: 罗贯中 晚年居处 史料记载

    从北京沿京广铁路南下,在民族英雄「岳飞故里」河南省汤阴县南面,有一个浚县东站从这裏下车,沿公路西行约十五公里,就到了罗贯中在《水浒全传》第九十回「五台山宋江参禅,双林鎭燕青遇故」一章所住的燕青好友「许贯忠」所描写的小山村—现属河南省鹤壁市庞村乡的「许家沟村」。这裏,就是伟大的古典小说家罗贯中晩年的隐居著述之地。许家沟村是一个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的小山村。它坐落在蜿蜓东来的太行山余脉—黑山之麓、淇水之滨的一个小山凹裏,同样是从山西太行山发源而来的淇河水,像

  • 文章罗贯中是山西清徐县人考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2期  作者:徐崇壽 出版时间:1993-07-01
    关键字: 罗贯中 人物著述 史料记载

    著述《三国志通俗演义》、《隋唐志传》、《三遂平妖传《、《残唐五代史演义》和元杂剧《风云会》、以及『编次』《水浒传》的罗贯中,长期以来,对他的籍贯说法不一,现在可以考定:他是太原淸徐人(即原淸源县与徐沟县合并)。《录鬼薄续编》有关于罗贯中是太原人的记载,不过,元代太原究竟有没有一个罗氏家族?罗贯中的家世情况究竟如何?仍是历史之谜。我们考察太原淸徐《罗氏家谱》,认定罗贯中是《谱》中第一支第七代被除名的罗锦的次子。理由是:《谱》中所记罗锦之兄罗钊之子,任重庆府

  • 文章清徐縣「三國演義」紀盛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9期  作者:常耀第 出版时间:1997-01-01
    关键字: 罗贯中籍贯 三国演义城 景点介绍

    揭开罗贯中出生地之谜《三国演义》一书早已蜚声中外,作者罗贯中之籍贯亦为世人所瞩目,多少年来经过专家学者的考证,其籍贯为山西,这一点学术界已成定论。但他是山西那一县人,则众说纷纭,未能证实,多年来经过山西数名文史硏究专家的共同努力,终于在清源县城附近西北村一罗姓农民家中,得到了明代修订的《罗氏家谱》,家谱中记载:罗氏世代居官者甚多,早在元代初期即定居清源县城,罗贯中出生时,其父罗锦正在清源县衙内作一名小官,罗贯中名本,字才本,贯中当为其别号。至今罗姓仍为清

  • 文章罗贯中衣冠冢碑铭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81期  作者:孟繁仁 出版时间:2013-01-01
    关键字: 罗贯中 祖籍考证 衣冠冢碑铭

    罗贯中是中国古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据《录鬼簿续编》:「罗贯中,太原人」,然历来多存岐疑之见。吾以卅年之力,穷搜典籍,于元人虞集《题晋阳罗氏族谱图》知有「晋阳罗氏之仲允中」者:继访得清源「罗氏家谱」七世被「诎籍」之「罗锦次子」谱名应为「才本」,又考清人小说《善恶图全传》中「罗贯中令郎名叫罗定」即清徐《罗氏家谱》七世「才增」之子「罗定」。学界前辈王利器先生说如「罗氏家谱确有罗定,则可以执天下悠悠之口矣!」。更喜者,又得日本「千叶文库」旧藏《水浒忠义志传

  • 文章淇水之濱隱奇蹤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6卷 第3期  作者:孟繁仁 李祥英 出版时间:1994-07-01
    关键字: 罗贯中 《水浒传》 许家沟村 隐居 拷证 许贯中

    罗贯中在明朝开国之后,无法落叶归根,回归自己的故乡,最后选择了「大名府浚县」许家沟作为晚年隐居、著述之地,受到世人「人过留名,雁过留声」思想影响,他更巧妙地塑造了「许贯忠」的艺术形象,成功地在自己精心构思创作的作品中,留下自己身世和面目的踪影……

  • 文章罗贯中与许家沟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7卷 第3期  作者:孟繁仁 出版时间:1995-07-01
    关键字: 罗贯中 许家沟 《三国演义》 河南名居

    再次考察、登临黑山主峰之下的「金山寺」以及包括许家沟村在内的山前、山后地区,我发现在表面看来山势平缓、不甚险峻的各个山峦之间,竟存在着一个外人不能轻易发现、能够容藏千军万马的大壑深沟。自古以来,这里不仅是古代先民栖息生存之地,而且还是天然的屯兵之所,就在这一带地区,历史上曾经上演、发生过一幕幕威武雄壮的史剧,到了「三国」时期,这里更是许多历史英雄人物故事的发源地,罗贯中选择许家沟作为晚年隐居之所,显然跟创作「三国演义」人物故事采摭、访问之方便有相当

  • 文章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談中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3卷 第3、4期  作者:宋奎  出版时间:2011-12-01
    关键字: 陈寿 罗贯中 毛宗岗 《三国演义》 平话本

    的历史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的是罗贯中。罗名本,字贯中,是元末明初人。据贾仲明《录鬼簿续编》云:「罗贯中,太原人,号江海散人,与人寡合。乐府隐语,极为清新。与余忘年交,遭时多故,天各一方,至正甲辰(元顺帝至正二十四年)(一三六四)复合,别来又六十余年,竟不知其所终」。前人于罗氏年籍,时有异说,至此始能确定。在《中国文学发展史》第九三四页中又说:「《三国志通俗演义》最早的本子我们所能见到的,是弘治甲寅年,也就是明孝宗弘治七年(一四九四)的刊本。题为:「晋平阳侯陈寿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