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罗卓英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抗戰勝利後的廣東政壇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9卷 第4期  作者:鍾正君 出版时间:1989-12-31
    关键字: 抗战胜利 广东政坛 人员名单 罗卓英

    民国三十四年八月十日,日本投降,抗战胜利,禹甸重光,百粤山河,又见升平气象。中枢遴派罗卓英回粤主政。罗将军系 蒋老总统心腹爱将陈诚之保定同期同学,且两人义结金兰,在战阵中久同甘苦,罗继陈任第十八军军长多年,抗战时重大战役,几乎无役不与,做到远征军司令长官,亲手训练十万靑年十万军,真是功勋赫赫。他接任省主席后,由省府秘书长罗为雄代表他到平远大柘,将省政府接收,带同省府员工,浩浩荡荡复员广州,恢复抗战前的省府规模。兹将当时十三位省府委员及他们的兼任职务列后

  • 文章罗卓英先生年谱问世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3期  作者:劉淼水 出版时间:1997-02-01
    关键字: 罗卓英 年谱 出版问世 生平资料

    由罗镝楼先生编撰、罗卓英先生的二公子罗伟郎出版的「罗卓英先生年谱」于民国八十四年四月罗卓英先生百年诞辰日问世。全书约二十多万字,录有照片三十三幅,各种影印资料、手稿、日记以及名人题词等近三十件。客藉名将薛岳先生为年谱题写书名并写了「慈威兄百年诞辰追思」一文作为谱的「代序」。罗卓英先生是大埔县湖寮岭下村人,原名卓英,字尤青,一字慈威,谱名高哲,学名典荪,生于光绪二十二年(公元一八九六年)农历三月十九日午时。卒于民国五十年十一月六日上午七时二十分,享年六十六

  • 文章罗卓英将军远征诗评介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8期  作者:楊樸羽 出版时间:2001-12-01
    关键字: 罗卓英 远征诗 作品评介 人物事略

    罗卓英将军(左1)陪 蒋委员长视察缅甸前线罗卓英将军在高级将领中,向以善诗文著称,抗日战争期间,国、共两党合作,以统一战线为旗帜,发动全民族进行抗日战争。从抗战开始,罗卓英即肩负重任,在国民政府直接指挥的战场,多次参加重要战役。此时,他斗志激昂,作战英勇,军旅行次,还写了许多诗作,这些诗作,是他自己经历的写照,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他所参与的战役的各个方面,是很有价値的战争纪录。《远征诗》是其中的重要部份(见《呼江吸海楼诗》等)。一九四一年六月二十二

  • 文章呼江吸海的彩虹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5期  作者:張達騰 出版时间:1998-12-01
    关键字: 罗卓英 缅甸盟军 抗日战争 《呼江吸海楼诗集》 诗词

    罗将军陪同蒋委员长视察缅甸前线盟军戊寅春,拜读大埔会刊34期谢如剑鄕亲「英风浩气满边关」大作,补遗并阐释罗卓英将军「雁门关」诗:「朔雪飘飘开雁门,平沙历乱转蓬根;功名数记擒倭事,赢得山河万里情。」一首,此诗原是一九四四年秋,就读中学时由班主任写在黑板上作书法比赛范本用的,还说明是罗将军最新之作,惜后未列入呼江吸海楼诗集中,时过半世纪有余,今庆合浦珠还,得以重聆将军正义之声,目睹将军如椽之笔,令人感怀不已!诚然,将军大作,足以媲美唐代王昌龄、高适、岑参,其

  • 文章罗卓英将军抗日赋诗篇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0期  作者:何浩翰 出版时间:2004-02-01
    关键字: 罗卓英 抗日诗赋 爱国情怀 人物事略 《呼江吸海楼诗集》

    罗卓英将军陪同蒋委员长视察青年军罗卓英将军(一八九六至一九六一)字尤青,别号慈威。大埔县湖寮岭下村人。一九一八年,他就读于保定军官学校八期炮科,毕业后返乡在大埔中学任教,一九二五年春,国民革命军第一次东征,他离校入伍,参与了东征和北伐,尔后一直过戎马生涯,他在国民革命军中任过营长、团长、师长、军长、第十九集团军总司令,远征军司令长官,青年军编练总监等职,抗敌胜利后任广东省主席,他除了具有军人的素质之外,亦富文才,他在从军期间,不管军务多么倥偬,从不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