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绘画共返回2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明代五朝受寵的畫家——謝庭循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9卷 第3期  作者:胡文連 出版时间:1993-06-01
    关键字: 谢庭循 绘画 书法 艺术造诣

    謝庭循(1377—1452年),名德環,號樂靜。永嘉縣鶴盛鄕鶴陽村人。其父謝時中,字必達,號清趣,工於畫,誥贈武德將軍、錦衣衛千戶。庭循學問博洽,多才多藝,時人稱他詩、書、畫「三絕」,明洪武時已有盛名。明成祖永樂年間,被召至京師供事內廷,宣德年間進入官廷畫院。在那裏,他得以與明宣宗朱瞻基接近,經常詩、畫往來。庭循才思敏捷,援筆立就,大受朱瞻基的賞識和寵信,親賜給「筆精入神」圖章一方,授以錦衣衛百戶;以後又屢賜給詩、畫、衣冠、寶帶等奇玩之物,不久,升爲錦衣衛千戶。...

  • 文章硏習書畫樂趣多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3卷 第1期  作者:遜之 出版时间:1991-01-01
    关键字: 书法 绘画 创作 研习

    早餐后,房舍清理、庭院扫除、阅报。上午九至十二时绘画,下午二至六时每周一、二习字,写作。三、四读书、剪贴。五、六、日资料整理,且决不藉任何理由变更或延搁。为了兴趣的培养,不致失之于懒散,生活享受空间,越来越有限,对电视除新闻报导与国剧欣赏而外,其他节目一律放弃。如遇朋友红、白、喜庆,尤其绘画,那怕深夜,也要把它补实起来。「学然后知不足。」转眼已三年余,成绩依然平平。但我并不灰心,也许多年服务社教,担任文宣,兼负海报设计所摸索出来一点小门路,致使对国画的硏习

  • 文章濟愚葡萄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3卷 第2期  作者:談雁字  出版时间:2001-06-01
    关键字: 济愚 葡萄绘画 区域文化

    淸代海州高僧濟愚,以他的水墨畫「葡萄」名聞大江南北,他的詩、書、畫可稱爲三絕。目睹他的葡萄,令人口內生津,成熟的果珠與未成熟的果珠,使觀者一見便能知曉。他的畫造型意境別裁,枝、葉、果實陰陽向背,帶露迎風,精神奪眞。看了他的畫,再看他的畫中題詞,令不少文人學者稱奇,讚不絕口。明代書畫家徐渭擅長畫葡萄,他的水墨葡萄與濟愚的水墨葡萄相比,在神韻上稍遜風騷。濟愚老家山東,姓甚名誰?因何出家?均不可考,濟愚是他出家爲僧後的「法號」,他的畫作只送不賣,而且限贈摯友,...

  • 文章居廉花鳥嶺南宗風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6卷 第1期  作者:歐豪年 出版时间:1976-05-01
    关键字: 居廉 花卉草虫 绘画 画评

    嶺南居廉古泉老人,是近代畫壇上不可多得的富有創建精神的一位先驅,他在花卉草蟲畫繪方面的成就,與比他稍長的黎簡二樵山人的山水,前後輝映,同爲淸代廣東畫壇上最重要的兩位畫家。黎簡畫名早見著於中原,作品且爲當時淸室朝貢精品,惟獨古泉老人以生平潛隱治藝,一生未曾離過廣東,平時又罕與中原名士相聯繫,所以由淸末至今,有些人對他仍然稍覺陌生,然閩、桂鄰省,以至東洋日本,則早已熟知古泉老人之名。且自民國以來,較爲注意探索嶺南畫派發展淵源的人士,當可以明確指出,古泉老人所...

  • 文章名畫與名人居巢花鳥「但開風氣不爲師」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6卷 第2期  作者:歐豪年 出版时间:1976-06-15
    关键字: 居巢 岭南 写生风气 绘画 花鸟

    我國花卉畫繪的發展,自五代、北宋,徐熙、黃筌的管領畫壇以來,卽有「徐家野逸,黃家富貴」的說法,而徐、黃兩派,無論在思想上,技法上,都予後世以頗大的影響。最明顯的例子當以他們的後人,如徐熙之孫徐崇嗣和黃筌之子黃居宜,各自所承繼的家學爲然。黃居宜是在技法上承繼了黃筌的工麗,而徐崇嗣所倡之沒骨畫法,則更進一步從思想上發展了徐熙的野逸,因爲沒骨法固可疊色漬染去狀物之形,亦可以意筆揮寫成畫,較易效法徐熙作園圃寫生,表達自然天趣,爲花卉寫生啓示了新的道路。明淸之間,...

  • 文章游任遂著:涵容齋文選出版 游於藝·任逍遙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6卷 第6期  作者:衡之  出版时间:2010-12-01
    关键字: 游任遂 书法绘画 《涵容斋文选》

    溫州游任遂鄉長所著「涵容齋文選」,計五十餘篇精練短文,內容包羅萬象,約十來萬字由香港出版社印行。任老多才多藝能書善畫,雖九二高齡,尤寫作不輟。左仿徐悲鴻雞鳴圖及行草皆頗可觀。孔夫子曾謂:「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鄉長於可遂心所欲之年,自教育界退休,醉心於丹青、練字,得任意逍遙,嘗如願平生。(衡之)(注:水彩画(仿悲鸿鸡鸣图))

  • 文章试论林风眠绘画的创新意识(下)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40卷 第3期  作者:丘峰 出版时间:2012-07-31
    关键字: 林风眠 绘画 创新意识 自然写实

    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丘峰林风眠并不是说中西绘画没有什么区别,恰恰相反,他认为中西画确实有着由于两种不同文化背景而产生不同的绘画艺术,我们必须认真研究两种绘画不同的艺术效果。中国画的基础是南朝齐代谢赫总结的「绘画六法」,而西洋画的基础则是色彩和光线,以及他们的变化。他认为,中国画中的风景画,发达比西洋画早,对于时间变化的观念亦很早就感觉到了,但是,画家只倾向于时间变化的某一部分,而并没有表现时间变化整体的描写方法;中国的山水画,往往只限于风雨雪雾和春

  • 文章詩書畫的相互關係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42卷 第3期  作者:江正誠 出版时间:2014-07-31
    关键字: 诗歌 书法 绘画 相互关系

    中国艺术范围非常广泛,从铜器、玉器、陶瓷、篆刻到书法绘画等的发展,无一不与悠久的历史文化有关。其中最有代表性又最获古今人喜爱的莫过于书画的创作了。中国书法是线条的美感和学养的象征。在尚无钢笔、原子笔和铅笔发明之前,古人都以毛笔书写。举凡事情的记载、文学作品的撰作、文人书信的往来,甚至上京考试都离不开毛笔,久而久之,毛笔由日常的书写进而变成用来发展书法艺术的主要工具,在文房四宝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由于中国文字是由「形」、「音」、「义」三大要素所构成,其中

  • 文章李文謙——巴黎半世紀追美感藝術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42卷 第3期  作者:藍蔚台 出版时间:2014-07-31
    关键字: 李文谦 巴黎学艺 绘画 风格

    就定基了他对艺文方面的兴趣。卅八年,大陆沦陷,避难香港两年,后因其父遭暗杀,故随祖父,及叔叔来到南台湾屏东。迁居屏东时,文谦已是初中二年级,进入屏东市明正初中就读,其美术老师张光寅,因同时也是导师,互动接触较多的关系,使文谦爱上绘昼。同时老师也发现文谦有绘画因子,故特别悉心指导。进入国立屏东高中,文谦同样遇到了好的美术老师蔡任达,蔡老师早在政府撤退前,是中央美院的教授,他对文谦爱护有加,每天中午休息时间,特别指导文谦在其办公室画静物水彩。初中、高中六年,文谦

  • 文章廣州河南歷史畫淺談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0卷 第3期  作者:劉羣有 出版时间:1990-09-30
    关键字: 《历史绘画 书画浅谈 广州河南地

    本文作者为香港艺术馆助理馆长「历史绘画」。)广州是中国最早的对外贸易港口。自一七五九年乾隆下诏施行海禁至一八四〇年间,广州作为唯一对外开放的商埠。外商来华商谈贸易时,大都居住城外濒珠江的商馆区。商馆为三层欧式建筑,地下是外商办公地方,上层则是住宅。货物则存放在十三行对岸的河南仓库中。一俟交易完毕,货物会由驳艇运往轮船,输运海外。由于商馆区于一八五六年被焚毁,外商暂时迁往河南地区居住,直至一八六〇年取得沙面的租借权为止。河南地区除了货栈林立外,更有一所

共29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