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精神共返回20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论曾国藩治事的精神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第3卷 第1期  作者:胡哲敷  出版时间:1986-12-12
    关键字: 曾国藩 治事 精神

    曾氏生平学问,泰半是从事业上磨练得来的;而事业之所以昭著,则又得力于其学问涵养;二者颇有相互为用之妙。在他的意思,学问不经事业的磨练,终不能切于实际;事业不经学问的陶镕,则不学无术,终不能建诸久远。所以治事的精神,在他整个的学问中,占最大的地位,他生平事业,可分治家,治军,从政数端,以下将分章详述,本章先言其治事精神。他所以能在昏庸多忌的满洲政府之下,以一书生而能削平大乱,位极人臣,使一班亲贵,虽欲中伤而无可语者,就因为他有这种治事的精神。他综揽东南

  • 文章也为牛及卖炭翁说几句话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10期  作者:胡玢 出版时间:2008-01-01
    关键字: 卖炭翁 牛的精神 弱势群体

    午夜拜读牟丕志君《另眼看牛》〔载二〇〇六年三月(上)《杂文选刊》〕一文后,不禁被牟君独特的见解所折服。一直以来,牛都是被讴歌的对象,人们讴歌它勤劳、无私、忍受等的可贵品质。而文中,牟君却深刻地剖析出了牛的奴性、软弱及麻木,认为「牛的精神绝不是我们应效仿的」。在《另眼看牛》中,牟君用白居易麾下的卖炭翁及拉炭车的牛做为典型事例来佐证自己关于牛的精神实不足取的观点。牟君觉得牛是讨厌的,人(卖炭翁)是可悲的。然而,我在折服之余,竟为牛及卖炭翁哽咽,想为他们说

  • 文章黄花冈精神是青年精神、华侨精神与广东精神对革命大业的统合表现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5卷 第1期  作者:張希哲 出版时间:1985-03-31
    关键字: 黄花岗精神 青年精神 华侨精神 广东精神 革命大业

    三民主义青年团全国代表大会拟订青年节日期, 先总统蒋公当时以兼团长身份裁定三月二十九日为青年节,并规定青年节之擧行,应以纪念革命先烈为第一项节目,是鉴于黄花冈诸烈士为国牺牲成仁的革命精神,最足以为青年的楷模。可是近十年来,每逢三月廿九日这一天国定纪念假日,有人以为是因青年节而放假,对于纪念革命先烈的意义,都渐渐忘记了。所以我认为广东同鄕会在今天集会纪念革命先烈,是很有意义的。国父在手著「孙文学说」第八章中,自述于推翻满清创建民国之前,艰苦奋斗了二十多年,就军事起义

  • 文章论晋学的求实精神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3期  作者:李裕民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求实精神 董狐 司马光 《资治通鉴》 创新精神

    下大力气考证。三是资料不确切,如历代正史,除了本纪注意事情发生的年月日外,各志、传等,大多没有具体月日,有时年份也不清楚,这是受体例的限制。史书需要有可读性,人物不能写成履历表。像沈括这样的大科学家,要纪念他诞生多少周年都很困难,他的生卒年《宋史》和有关资料都没有明确的记载,历经好几位大专家,多次反复论证,花了整整一个世纪时间,直到最近才搞清楚,可见求实的困难。「求实」难,三晋的学者却偏偏不怕危险、不畏艰难,发扬著最为可贵的求实精神,试看下述几个典型例子。一

  • 文章发扬八桂精神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81期  作者:鄧肇初 出版时间:1998-07-10
    关键字: 八桂精神 学者观点 精神内涵 优良传统

    一、苦干、硬干、实干八桂精神的内涵,最重要的应包括「苦硬、硬干、实干。」我广西同胞,因地瘠民贫,又无出海港口,对外发展受到限制,故多以务农为生,日常只有早出晩归,下田耕作,其辛苦劳累,自不待言,「谁知盘中餐,粒料皆辛苦。」此乃「苦干」的最好写照。至于「硬干」,是表示凡事不求人的意思。也就是不爱「拍马屁」,我行我素之意;另一方面,则是「猛冲、勇敢」的表现。如在抗战期间,我广西军与日军多次战役,如「台儿庄大捷」,「昆仑辟战役」我军虽有地利之优势,但能发挥

  • 文章论语的时代精神(二)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12卷 第1期  作者:譚煊吾 出版时间:1984-01-15
    关键字: 《论语》 时代精神 齐家 儒家思想 治国精神

    是齐家之外又治国了,不是所谓齐家为治国之本吗?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这儒家思想的主流,到底有何内涵?又发挥了怎么样的光彩?当然,我们不能不推崇!汉文景、唐贞观、开元之治,不能不惊叹砥柱中国五千年历史之奇!它治国之要,是政府属于人民的,人民是在政府的领导下,尽量发挥潜力,争取生活,政府更重视人民福祉,以获得人民的信赖,因此,在循环互赖中,遂构成了论语的治国精神,请看:「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从政矣?子曰、尊五美,摒四恶,斯可以从政矣。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

  • 文章漫谈「客家精神

    来源期刊:《嘉應五屬年刊》 第5期  作者:曾海雲 出版时间:1990-10-10
    关键字: 客家精神 华侨 合作精神

    华侨无落日」这句话说明在世界上任何一角落,有人烟的地方便有华侨。据我所知,凡有华侨的地方,便有客家人,尤其是穷鄕僻壤,见到「自家人」格外亲热。这种拓荒异域的精神,可能与「民族性」有关,这也就是一般人所说的「客家精神」。记得十多年前,在美西旧金山,世界客属第四次恳亲大会会场上,前侨委会副委员长五华的张宗良将军致词时,谈到「……我们客家人,一向是勤俭、勇敢、刻苦、耐劳,有为有守的优良民族。」提到这些客人的特性,也就是「客家精神。」对于「客家精神」在台

  • 文章陕西精神

    来源期刊:《陕西文獻》 第2期  作者:張其昀  出版时间:1970-07-15
    关键字: 隋唐 精神 周公 汉代 张骞

    「地理上最富兴趣之一省」「陜西精神亦可谓之建国精神

  • 文章儒家的淑世精神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3期  作者:劉季洪 出版时间:1979-01-01
    关键字: 儒家 淑世精神 现代社会

    一、儒家淑世精神的渊源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上古黄帝开国,修德牧民,政敎设施,早有创制。以后再经唐虞三代继续发展,及至西周,国家典章文物以及社会习俗规范,愈加周密完美,灿然大备。孔子以天纵智慧,继承了历代古圣先贤的文化遗产,集其大成,取其精华,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删诗书,订礼乐,赞易象,作春秋,使民族文化更为明著而光辉。他并且开私人讲学的先河,弟子三千,问业受敎,薪火相传,蔚成风尙,我国古代学术思想,遂能广布于天下,流传于后世。所以孔子及其传者,对于民族文化

  • 文章不肯屈意秦檜的陳彥才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5卷 第2期  作者:陳俠群  出版时间:1999-04-01
    关键字: 秦桧 陈彦才 刚毅不屈 精神 陈绛殿

    顺溪陈氏乾隆乙末(公元一七七五年)族谱中,载有陈彦才讽刺秦桧诗一首,和朱熹识陈大夫跋一篇,其跋文赞其「廉靖自守,不肯屈意权门,宁俯首于下僚,终身不悔。比其晚岁,仅以年劳得官其世,其志念所存,与庸远矣。」其刚毅不屈的精神,难能可贵。平阳县乡贤祠列宋、元、明四十四人,陈彦才的牌位列第七位,为后世人所敬颂。陈彦才,字用中,世居平阳县坡南凤凰山脚,后移居降里莲池。北宋徽宗宣和三年(公元一一二一年)中进士,南宋高宗建炎间担任青田知县。他一贯痛恨秦桧卖国投降的主张

共209条记录 1/2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