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科学共返回11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試論我國發展及引進科技的途徑與方法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第3卷 第2期  作者:鄧超  出版时间:1987-03-20
    关键字: 中国 科学技术 引进

    促进高级技术工业之发展,乃成立科学工业园区,它建区的计划分十年三期来完成:第一期重点在「科技引进、人才培育」;第二期在「科技生根市场拓展」;第三期在「科技突破、产品创新」。七、我国今后发展及引进科技的途径与方法㈠健全发展(引进)科技的组织:1从组织方面来说,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是我国最高科技行政机关。行政院科技顾问组是院长的科技幕僚。行政院国科会是最高行政科技组织。各部会是科技发展的执行机关,各部会的科技顾问室是联系单位。2从科技的层次来说,国家层次

  • 文章科哲兩字之對立、滙通及影響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第3卷 第1期  作者:仁化  出版时间:1986-12-12
    关键字: 科学 哲学 对立 汇通 影响

    周易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夫道乃哲学家钩玄所得无形之原理,器乃科学家硏究所成有形之物质,如母与子焉,此吾国最早划分哲科二学之名称也。自上古以迄明淸,朝野皆重道而轻器,故上智者多务玄思而忽技术,及淸末海禁大开,欧风东渐,交通及日用奇巧之品,潮涌而舶来,正会人士取其用之便利也,国家遂设学校而尙科学焉。致今日世界物质,而浅识者,竟谓科学为实际万能,哲学为玄虚无用,羣趋物质,蔑视精神,此邪说之所以猖獗,天下人心之所以大乱也。余系佛徒,倡言佛理,盖

  • 文章中国思想家吴稚晖先生(十一)十、科学与玄学论战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12期  出版时间:1969-08-15
    关键字: 吴稚晖 科学玄学的论战 反对理学

    民国十二年,稚老由法赴英囘国,到北京住石达子庙。冬间,和邹海滨(鲁)同囘广东,赞襄国父改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亦正在筹备召集中。这一年,中国思想,忽然起了一场很激烈的笔战,当时称为「科学玄学的论战」。国内许多学者都加入了这场笔战。首先引起争端的导火线,是张君劢的一篇「人生观」,略谓:「自孔孟以至宋元明之理学家,侧重内心生活之修养,其结果为精神文明。三百年来之欧洲,侧重以人力支配自然界,故其结果为物质文明……」丁文江认张的「人生观」,是受了玄学

  • 文章科学知识与政治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9期  作者:江炳倫 出版时间:1983-11-01
    关键字: 科学知识 政治 中西科学 社会影响

    一、知识即是力量知识可以依据不同标准加以分类。就其产生过程言,可分为推理的与验证的两大类。就其对人类日常生活的影响言,可分为纯理论与实用的两种。就其硏究对象言,则有目前我们所熟悉的许多学科。然而无论如何划分,可信靠的知识,必皆具备一些运作上的共同特征。我们所说的科学(Science)原出自拉丁文动词Sciere,也就是知道知识的意思。国人译为科学,大槪是因为看到学子分科而学习的缘故。不过,我们切莫忘记,科学科学知识,就其本质言(Science Gua

  • 文章杰出的古代中国人 中国最伟大的自然科学家 李时珍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40期  作者:蔡仁堅  出版时间:1976-07-10
    关键字: 李时珍 本草纲目 科学家

    一、前言谈起世界上伟大的科学家,你或能毫无犹豫地举出牛顿、哥白尼、达尔文………讲到发明家你也能立刻说出爱迪生、瓦特。若问你中国伟大的诗人,李白和杜甫是人人皆知。史学家司马迁,哲学家老子、庄子、政治家王安石、诸葛亮,你也容易答得出来。但是,如果问你中国历史上出过那些伟大的科学家?也许你答得就没有这般顺利,甚至可能答不出来。尤其当外国朋友,向你炫耀他们的祖先对近代科学文明的贡献,你可能就嗫嚅地无辞以对。是呀!二十世纪经济的大繁荣,全靠工业革命以降科学

  • 文章气的科学与禅学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0卷 第6期  作者:魏凌雲 出版时间:1994-12-01
    关键字: 正气 生命 气功 科学

    国立交通大学客座教授 魏凌云在中国学问中,「气」可说莫测高深,无所不在。孟子有「浩然之气」,充沛于天地之间。黄帝内经,有所谓六气之说。在人体之内,有营气、卫气、正气、邪气。现于人体之外的则有脾气、神气、气色。在行为方面,有客气、小气、阴阳怪气,气冲牛斗,以及各种气功,眞是五花八门,猗欤盛哉。许多人问,中国人的所谓「气」,究竟是什么一回事,有没有科学根据?答复这个问题,可说非常容易,也可说极不容易。易与不易,存乎一念之间。有物必有场让我先从最简单的事谈起

  • 文章宋應星與「天工開物」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6期  作者:曹建民 出版时间:1966-09-02
    关键字: 宋应星 《天工开物》 科学技术

    有明一代,学者硏究科学风气,颇为蓬勃。自万历以还,有关科学硏究之论著甚多,其间最为后世所称道者,除李时珍之「本草纲目」与徐光启之「农政全书」外,当推吾赣先贤宋应星之「天工开物」。该书凡十八篇,共分上、中、下三卷,其下又分若干项。擧凡飮食、衣服、燃料、制瓷、制纸、造船、采矿等等,莫不汇编无遗,缕述详尽;实史称我国第一部科学技术之专著也。以上三书,综其究察之深,蒐罗之富,历时之久,编写之难,应用之广,影响之大,均以后者为最,此「天工开物」之所得以传世而

  • 文章杜亜泉先生和他的著譯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5卷 第12期  作者:謝振聲 出版时间:2003-12-10
    关键字: 杜亚泉 翻译 自然科学 著作 编译

    在二十世纪初,我国有一位自学有成的科学编译者杜亚泉先生,他曾在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担任过廿八年的理化博物部主任。杜先生毕生潜心著述,在介绍西方近代科学技术等方面成绩卓著,对于我国早期科学事业的发展有过重要的推动作用。杜亚泉先生(一八七三年十一月三日~一九三三年十二月六日)原名炜孙,号秋帆,浙江绍兴伧塘人(现属上虞市)。他自幼聪慧好学,十六岁时就中了秀才,但认为读经无用,不及自然科学对国家有更大的用途。故决意放弃科举,先从自学李善兰、华蘅芳的著作入手,攻读

  • 文章加强中医中药科学化现代化的商榷兼论复兴中医学术之道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134期  作者:莊育民  出版时间:1979-10-15
    关键字: 中医 中药 学术 科学化 现代化

    五、两点声明说到这里,笔者要郑重声明,笔者不是在否定仪器的功能,而是说目前仪器精密程度尙未完全能符合中医诊断上的要求,此时如果完全信任仪器测脉而放弃了中医切脉诊断的老方法,便大大的违悖了科学精神。笔者也不是说中医已是十分科学了,因而固步自封,不再求精进,而是说当今科学尙非万能,宇宙万事万物,至今仍有若干问题,科学难于解答,有些问题在今日认为已得科学的答案,但过了些时,又经另一科学实证予以否定。一九七二年,美国食物药品局,一次公布废弃及禁售Cyclex

  • 文章加强中医中药科学化现代化的商权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132期  作者:莊育民  出版时间:1979-08-15
    关键字: 中医 中药 学术 科学化 现代化

    光复大陆设计委员会于去(六十七)年七月函行政院转交衞生署为加强中医中药科学化案,并附带提及现代化。衞生署将此案交由中医药委员会硏拟计画。中医药委员会也曾数度集会商讨,迄今尙未有妥善办法。这是中医的切身问题,也是关系中医中药的今后发展,非常重要。自当审愼策划。但其中有若干问题,必应先予澄淸,而后发掘问题症结,据以规划,计画方不致落空,方有便于中医学术的发扬光大。一、中医科学化问题中医的科学化是一基本问题,此一问题的提出,当是认为中医是不科学的,而后才有

共115条记录 1/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