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科举制度共返回2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淸代科擧考試摭談(五)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98期  作者:莊練  出版时间:1986-04-20
    关键字: 科举制度 考场情景 科举轶闻

    六、苦中作樂者亦自有人照浙江鄕闈詩及貢院賦中所描寫的光景,讀書人要想從科舉考試中討出路,所經歷的艱難困苦還眞不少。受不了闈場生活中的煎熬折磨,不必等到金榜題名,說不定就已經魂歸離恨天了。但是話雖如此說,在另外的記載中,却也可以看到,頗有某一些人是專門把下場應試當作觀光遊覽性質來戲耍一番的。如兒女英雄傳第三十四囘,敍安公子應順天鄕試,在考場中的情形,卽與上文所說的大異其趣。此書中說:「這個當兒,這號進來的人就多了,也有搶號板的,也有亂坐次的,還有諸事不作,...

  • 文章廣西籍狀元馮京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37期  作者:覃俊平 出版时间:2012-07-10
    关键字: 状元 科举制度 冯京 人物考证

    作者通訊地址:廣西環江縣誌辦郵編:547100手機:15078105490

  • 文章淸代的廣西解元(上)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4期  作者:黃嘉謨 出版时间:1981-10-10
    关键字: 广西解元 清代乡试 科举制度 解元名录

    廷废止科举制度,鄕试也随而成为历史的陈迹。二 历科广西解元攷略(22)淸代沿袭前明旧制,鄕试取中者为举人。其榜首第一名,通常称为解元,第二名为亚元,第三、四、五名为经魁,第六名为亚魁,余为文魁。各省举行鄕试,每科仅只解元一人,其人自必学殖宏富,闱墨优长,既出类拔萃,随而远近知名。然而三年一科,益以随庆典而增开的恩科,每科解元一人,人数积累日多,历年久后,难免不日渐为人淡忘。且由解元以入仕途,前程显晦不一,征诸有关文献,纪载往往不全。淸代历科鄕试的广西解元

  • 文章清代的廣西解元(下)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6期  作者:黃嘉謨 出版时间:1982-04-30
    关键字: 解元 人物名单 应试过程 科举制度

    鄕各处,徧设蒙小学堂,愼择师资,广开民智。[2]嗣此科擧既废,广西也与其他各省一样,不再有解元产生。三 解元的出路与结局淸代擧行的广西鄕试,合计恩正各科恰为一百科,取中解元一百人。其中籍隶临桂县的最多,计二十八人;全州次之,计十一人;灵川县又次之,计七人;灌阳县序居第四,计六人;其余马平、永福两县,计各三人;岑溪、荔浦、永宁、平乐、富川、义宁、横州、容县、象州、宣化、苍梧、博白等十二州县各二人、郁林、永康、河池、武宣、东兰、武缘、平南、崇善、田州、阳朔

  • 文章歷代廣西狀元概述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94期  作者:李人翹 出版时间:2001-10-10
    关键字: 科举制度 历代广西状元 生平简介

    科举制度创于隋,而状元始称于唐,何谓状元?经县试、乡试、会试、直至殿试、最后能笔扫千军独占魁首者,仅是一人而已,这就叫做状元。何谓连中三元?(又称三元及第?)从乡试中为解元,礼部会试中又中为会元,最后经过皇帝殿试再中为状元,称为三元及第。从隋大业三年(六十年),实行开科取士起,至清光绪三十年,(一九〇四年)取销科举制度止,我国大约产生六百个状元,我们广西占十三个状元,全国产生十三个三元及第,广西占二个。唐代乾宁二年,第一个状元赵观文、桂林县人,只当一个

  • 文章常熟進士知多少?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15期  出版时间:1993-08-01
    关键字: 常熟进士 科举制度 历代进士数量 考证补充

    中国封建皇朝自隋代起,开始了设科考试选拔官吏的科举制度。隋文帝废除了为世族垄断的九品中正制,于开皇七年设立志行修谨及淸平干济两科,至炀帝时始置进士科。唐代科举项目甚多,但士人所趋,惟明经及进士,而进士科尤为主要项目。据载,唐武则天载初元年,首次策贡士于洛阳殿,榜名第一者称状元。宋代大体承袭唐制,以进士科为最重。元顺帝曾规定进士分三甲,明淸两代因之。以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头名称状元,二名为榜眼,三名为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头名称传胪;三甲则均赐同进士

  • 文章南昌城乡闻见琐记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41期  出版时间:1969-08-02
    关键字: 清朝科举制度 状元 经济特科 大挑

    (上接第四十期南昌城鄕聞見瑣記「鼎甲與考試」(中)未完稿)經皇帝親批一甲一二三名,從乾隆二十五年起改爲讀卷官揀選十卷進呈,由皇帝親核,再行按名傳齊帶領引見。其餘各卷發內閣官領收,是日讀卷官將二甲第八名以下拆卷塡寫黃榜,皇帝御殿傳臚,鴻臚寺宣制賜進士及第有差,將黃榜張掛長安門外。此時順天府已備好繖蓋儀從送狀元歸第,俗傳狀元遊街,士女傾城出觀,卽指此事。過五日狀元率諸進士上表謝恩,擇日同詣孔廟行釋菜禮,易頂服。所有各科進士題名,向均建碑立於國學,最後一碑刻的...

  • 文章談談清朝時代的考舉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17期  作者: 出版时间:1970-01-15
    关键字: 清朝考举 科举制度 考试科目 鹿鸣宴

    淸朝時代要想做官,必須經過考試,這種制度稱之謂科擧制度,但是滿人例外。漢人做官非翰苑出身,不得入閣拜相,就連出任學政、考差,以及執掌全國銓政文敎禮工部,也非科甲出身不可。我出生於民後,對淸朝科擧情形,全無常識,但是父親準備過學問,雖沒趕上考科擧,而啃過線裝書極多,家裏也有一堆堆古書,每在在夏日乘凉時也聽到談如何考擧的情形,玆將記憶所及,來談談淸朝的考擧,以供茶餘飯後之消遣。淸朝一代科擧制度分童子試、鄕試、會試、殿試四種。士子初赴縣治應考童子試及府治考試,...

  • 文章淸代的廣西解元(中)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5期  作者:黃嘉謨 出版时间:1982-01-15
    关键字: 广西解元 清代乡试 科举制度 人物介绍

    胡德球,臨桂縣人,乾隆十二年(一七四七)丁卯科解元。是科廣西主考官爲司業陳世烈,字嘯廬,雲南建水人,乾隆二年(一七三七)丁巳科進士;副考官爲御史馮元欽,字載睿,江南長洲人,雍正十一年(一七三三)癸丑科進士。所出四書題爲「起予者商」一句,「南方之強」二句,「士何事曰……尙志」一節。其弟德琳,同爲是科擧人,序居第七名。乾隆十七年(一七五二)壬申(恩科),德琳成進士。德球則屢困於會試,刻苦爲文,因以病廢,尋卒。(26)或謂德琳爲是科解元,實誤。謝廷琛,字蔚峯,全...

  • 文章明清科舉及山西名進士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5期  作者:王小鴿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科举制度 明清科举 山西名进士概况

    科举取士制度,创始于隋代,确立于唐代,发展于宋代,到明清时,已近千年,但使科举取士制度得以充分发挥其威力,并日趋走向完善和鼎盛的时期则是明清时期。明清的科举制度,是否达到科举取士的目的?本文拟通过对部分山西科举及第者的走向作个案分析,论证这一命题。明代科举制度的确立,有一个举荐取士和科举取士反复交替的过程。经过明初举荐取士和科举取士两种制度的交替使用,朱元璋意识到,虽然科举制度存在着一定弊端,但比起举荐制还是利多弊少。于是,便于洪武十五年(一三八二)八月

共20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