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石碑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风雨竹石碑续后记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6卷 第1期  作者:尹德民  出版时间:1980-06-20
    关键字: 风雨竹石碑 读后记 档案资料

    不谢东君意,丹青独立名;莫嫌孤叶淡,终久不凋零。肥城尹德民风雨竹石碑,嵌于肥城县城内文庙大成殿东壁外侧。与吾邑八景之一「鸾台夜月」,相距不过百公尺,石碑共有两方,每方长约二尺,宽约二尺五寸,为横长方形。右一方石上绘刻风雨竹两枝,以修竹之枝叶组成前面五言诗四句,除此诗中之二十个字之笔画竹叶外,别无闲杂竹叶混托其中,气韵生动,出于自然,眞是天衣无缝。诗的前面两句:「不谢东君意,丹靑独立名」,十个字计八十八笔画,组成风竹一枝。风竹枝叶为自右向左方吹势,极富

  • 文章國立中山大學新校舎記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7卷 第2期  作者:鄒魯 出版时间:1977-06-30
    关键字: 国立中山大学 石碑新校 筹建情况

    中華民國十三年春,吾黨 總理孫中山先生命魯創辦國立廣東大學,是年秋成立。 總理以原有校舍,散處市區,不適藏修,尤難發展、復命魯擇定石牌爲新校址。甫事經營,而 總理薨逝,本校遂易今名,以資紀念。十四年秋,余以淸黨事去職,自是新校建築,雖有計劃,莫之實行。二十年冬,曾興築農學館,未三月而中止。二十一年春,魯復長本校,以新校計劃親受命于 總理,不敢不勉力籌建,終始其事,乃先後請准西南政務委員會,撥舶來肥田料捐及洋米捐之一部爲建築費,復與本校在粤董事發起募捐,遂...

  • 文章读「风雨竹石碑」后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6卷 第2期  作者:劉昭晴  出版时间:1980-09-20
    关键字: 风雨竹石碑 读后感

    本刋六卷一期尹德民先生「风雨竹石碑续后记」一文,读后感慨良多,愿就所知提供尹先生参考。当北伐时(民国十七年),余方十三岁,正在高小读书,见及当时政工人员所作漫画,并画有「竹石」中堂,竹叶是用「革命尙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等字组成(皆作竹叶形),颇具巧思。另有用黄小米染成红、绿、黑色小米,组成各种字形,黏在纸上,以后虽未再见有类似宣传品,但记忆犹新。抗战期间,忘记在何处见及「风雨竹石碑」拓本(原文尹先生已经谈及,不再赘述),惟个人对此不解。关公为东汉末年人

  • 文章何應欽將軍與台北縣樹林市鎮南宮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30期  作者:本社 出版时间:2005-01-20
    关键字: 何应钦 镇南宫 《千岁历史石碑

    鎮南宮。位居台北縣樹林市保安里千歲街二號。奉祀『五年千歲』。信眾昵稱『千歲廟』。奉祀弔民伐罪忠勇建功千秋興慕足為國人楷模輔周伐紂之大將軍。立石勒銘辭曰:「秉鉞宣威,驅除殘賊,崇德報功,是宜廟食,毋忘在莒,國仇待雪,仰止前徽,後來足式。

  • 文章为「风雨竹石碑」覆尹德民先生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7卷 第4期  作者:劉昭晴 出版时间:1982-03-20
    关键字: 尹德民 《风雨竹石碑》拓本 文章补正

    本刊六卷三期中,读及尹德民先生「敬覆」本人一文,涉及肥城古蹟「风雨竹石碑」,笔者对尹先生虽不识荆,但久仰其大名(尙系自他省人士口中听到,因尹先生喜硏究志书,某君亦系同道也),并知其学识渊博,固未得亲聆敎益,想既系读书人自有虚怀若谷、愿与他人硏讨问题之雅量。对「风雨竹石碑」个人既曾见及,并不否认为无有,惟是否关公亲自书写,不无疑问?如从字体、时间、刀刻等项言之,颇値商讨,或系好事者为之,犹如坊间常见及吕仙、济公书写联语,玆以信之为眞?再者,笔者既曾见及此一

  • 文章我為什麽要提案建碑贈美?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82期  作者:陳如一 出版时间:1975-04-01
    关键字: 提案 华盛顿纪念塔 石碑 碑文 理事会 同乡会

    加强国民外交 促进文化交流发展国际贸易提高甯波人在国际上之声誉与地位两年以前的伏笔六十二年八月一日,「宁波同鄕」会刊第七十期,出版本刊创刊十周年纪念特辑。说到这十年来本刊的历史,我个人祗在剏刊初期一年,编了六期;这以后的九年,都是张行周兄的辛劳,才能再接再厉,发扬光大。但我不能不特别写了一篇专文,以资纪念,这就是「华盛顿纪念塔里的一块中文石碑」之所由作。我在该文里敍明,三次攀登华塔的经过,并且多所考证,对于一百二十年前宁波先贤的国民外交,深致敬佩之忱

  • 文章尹德民先生來函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8卷 第1期  作者:尹德民 出版时间:1982-06-20
    关键字: 尹德民 风雨竹石碑 文章讨论 史料考证

    编辑先生:敝县肥城「风雨竹石碑(刻)」一文刋出后,再蒙刘昭晴先生为文质疑,故又不得不借山东文献一角,再予说明此事。一、风雨竹石碑文献于康熙十一年、嘉庆二十年、光緖十七年肥城县志均有纪载,上三志分藏故宫、中央硏究院,且嘉庆、光緖志县图有「风雨竹亭」位置图之纪载,兹附上光緖十七年肥城县图影本,可资参证,如蒙一倂刋出,实为至感。二、风雨竹石刻「不谢东君意,丹靑独立名」两句,为风拂竹叶组成字形,「莫嫌孤叶淡,终久不凋零」两句,为雨落势竹叶组成字形,并无涉及「楷书

  • 文章劉猛進碑述要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7卷 第1期  作者:简又文  出版时间:1977-03-31
    关键字: 碑石考证 出土情况 石碑价值 碑文诠释 刘猛进碑

    篇上 碑石之考證多年前,余曾撰「劉猛進碑考」長篇,布之「大陸雜志」(十六卷十二期)。茲應本刋特約,復將全篇大要略述如下。一、出土之時地此碑出土於遜淸光緖三十二年丙午閏四月(陽曆一九〇六,據王文燾記)。出土地點,據王文燾謂在羊城西北廣麖塘鄕鐵路側。馬濱甫則駁云(見南華一卷跋語):「黃麖塘在番禺縣治東北十五里,去粤漢鐵路三十里而遙,且中隔白雲山脈,何得有此?友人沈演公疑黃麖塘爲王聖堂之訛,以王聖堂去鐵路纔里許,且屬南海,而又與朝亭爲近也。」攷王聖堂在廣州市西...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