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石海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欣慰的回憶·真誠的贊頌·美好的祝願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 特刊  作者:張義壯  出版时间:1998-10-01
    关键字: 地方文献 周年纪念 辛子方 花果山 民间故事

    桥未修成,帝业已虚,神人回天,在山上的东磊山坡上,留下一片乱,这就是今天游人常去游玩的「石海」。我还听说过,古时我们云台有一心强好胜的少女,欲与其嫂比本势。姑嫂二人在三元大帝前打擂,小姑保证修一座跨大桥,大嫂保证修一座通天宝塔。说罢在晚上一齐动手,要看谁先修成,修不成者,甘愿变成一只公鸡,立山顶上为黎民百姓叫天明。大嫂平时待人好,刚在云台山脚下奠基,庄上的群众就出动了,一齐来帮挖土和泥,累烧砖,搭架砌塔,人多力气大,材多火焰高,刚到五更,一座九级通天塔

  • 文章领袖巡视、边民欢腾——四十三年前, 先总统 蒋公,巡视靑史实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3期  作者:羅平  出版时间:1985-07-01
    关键字: 蒋介石 青海巡视 整新市容 阅兵 巡访过程

    的是「手抓羊肉」,乃靑菜中的上品,阉鸡做的「白水鸡」,也是靑名菜。主食品是精致的面食,如面条、馒头、花卷、烤饼、包子等,当然米饭是不能缺的。为顾及飮食习惯,另辟厨房,用料齐备,供随 厨司,炊事之用。卅年代,西北地区,当无柏油路面,就是见过柏油路的人,亦属少数,土路面,坑坑洞洞,凸凹不平,势所难免,座车行经马路,机场至行馆,行馆至塔尔寺,单程长约六十五华里,积极分段赶工整修,用黄沙细土铺垫,净水浇洒,要求路面平坦;驰不顚簸,行不扬尘,兼设置临时道班数处,负责

  • 文章诗文回响 室春风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3卷 第2期  作者:張樹莊  出版时间:2001-06-01
    关键字: 东海师范学校 曼卿 史料考证

    州文献第八十八号有杨修之鄕长的大作「记江苏省立东师范校歌」,其中对「室攻书」一典出处不详。非为不详,乃时间过久,先生遗忘了。与东师范近在咫尺的棚山,位于锦屛山东北麓,因山有巨,覆压岩上如棚,故名棚山,一名万花岩,又名锦岩山。棚山虽小,但自宋代大文学家曼卿于此读书,大诗人苏东坡登临赋咏,遂名闻遐迩,不朽千古。山上有一景曰:「室春风」,位于棚山南侧。一壁倾斜,上端突出,罩于岩根,形成一个避风雨、遮骄阳的天然室,壁上刻有明人的题刻

  • 文章編輯台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41期  作者:謝志強 出版时间:2013-07-10
    关键字: 颜昌海 蒋介石日记 档案资料

    文·谢志强一篇源自凤凰网颜昌先生之博客文章—《蒋介的日记与眼泪》《http:\\blog.ifeng.com\1354497.html》正在网路上流传……。颜昌是何许人?根据百度文库网站记载,颜昌先生,湘西沅陵官庄镇人,在长沙读大学,做过几年记者,现为自由撰稿人,居住深圳。出生湖南,户籍深圳,留学日本,曾担任欧洲华侨华人社团联合会主办的《欧洲之声》报社总编辑。「最近,《蒋介日记》因蒋家后代争夺继承权而再度受到瞩目,也引发了各界学者关注。学者表示

  • 文章故鄕古蹟知多少?盡在雲台煙雨中!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3卷 第3、4期  作者:宋奎  出版时间:2011-12-01
    关键字: 故乡古迹 娲遗 苍梧山摩崖题刻 清寺塔 花果山

    孙悟空出世时崩失。卵东三米处有一「猴头」,五官俱像,状似凝视卵,可使人对《西游记》里猴出世情景,产出联想。清人汪枚曾作《云台山赋》曰:「维女娲之炼,化五云而补天,遗瑶台之片,忽吹落于边。则有临沧溟之浩渺,而见夫云台之高骞。」近人景梅九亦有诗赞曰:「五色女娲,重华舜帝陵;情天未易补,盛德莫能名。」—《孟子·万章篇》有「殛鲧于羽山」。羽山在东县城西北四点五公里处。相传是舜殛鲧的地方。山上有「殛鲧泉」,泉口直径仅十五厘米,但深不可测。泉水因殛鲧而带

  • 文章关外的孟姜女庙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26期  作者:若飛  出版时间:1991-06-30
    关键字: 山海关 孟姜女庙 望夫 诗词感怀 孟姜女像

    孟姜女寻夫哭长城的故事,在中国民间家喩户晓,说者内容大致相同,但发生地点则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曾在「陕西文献」第六十五期看到一篇报导,说孟姜祠在陕西同官(现改铜川)县北三里的金山,相传是孟姜女殉夫处,并且还有一个神龛,土名「姜女洞」,当地人就在洞前建祠纪念。而我这里要敍述的却是另外一座孟姜女庙,这座庙则是位于山关外边不远处一处小高地上,从山关站沿北宁铁路前行到达一小站,好像名叫「刘家」,站北不远处有一高山,相传当年孟姜女寻夫哭长城时,曾站在

  • 文章硏閲日軍在中國作戰記録後感想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26期  作者:吳垂昆 出版时间:1986-10-01
    关键字: 蒋介石 卢沟桥事变 上海保卫战 太平洋战争 对日作战 战争攻略

    不从的。在上保衞战当中,身负重伤,以后各战场,都是历万死而不辞的。当年景象,仿佛仍在目前,所最慙愧的,就是不在大陆写囘忆录或战争史,而居然在台湾辽来硏阅以前敌军作战纪录,我们有自己的片断抗战史实,再从敌人笔记中去印证,固然是「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未可厚非,但抚今追昔,实在是有说不出的感慨。一、从记录中看日人气焰二次大战未发起以前,日本雄峙东亚,睥睨世界,国际上任何国家,一谈到日本,都不免带着三分畏惧,所谓「谈虎色变」,它在侵华作战记录中所载的,大概分作

  • 文章畫情·恩情——感念美術系師生

    来源期刊:《連聲》 第16期  作者:江舉謙 出版时间:1996-01-01
    关键字: 东海美术系 师生座谈会 松菊石图 中国医药学院

    七十八年六月,东美术系依例隆重举行毕业系展,展览结束,系工有人打电话给我:「我们已选定一幅国画送给老师,现在就想送到老师家来」。放下电话,内心感到微微惊异,因为这事颇「突如其来」,我一时想不出「因由」,我没有担任美术系的课,毕业展出的作品,都是经过系工老师严格甄选和同学们客观肯定,功力都有一定水准,艺术本就无价,今天一般青年,尤其惜画如金,精意挑选,专诚呈送,总令人多少感到意外!画,终于送来了,是一幅松菊图,高约五尺,用木框装裱,极为雅致。作者是庄永

  • 文章國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硏究所圖書室收藏浙江方志目錄(上)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卷 第10期  出版时间:1969-09-20
    关键字: 浙江方志目录 仁和县志 海宁杂志 秀水新志 石门杂志 收藏

    (未完下期續刊)

  • 文章釋道濟之品與繪畫思想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3卷 第6期  作者:呂佛庭 出版时间:1981-06-25
    关键字: 石涛 释道济 绘画思想 康熙 丹荔图 海晏河清图 《画语录》 儒释道

    涛于康熙九年庚戌与师兄唱涛同至宣城。并游黄山,写黄山图。他的画风为受黄山眞景的影响而大变。黄山位于安徽歙县西北,古称黟山,至唐代才改名黄山。拔一千九百余公尺,面积四百五十平方公里。有大小七十二峰,二十四溪,十二洞,八岩与云、古松之奇观。雄奇幽秀,黄山兼而有之,可谓我国名山之中最美的山。故古人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之赞语。涛曾多次游黄山,并写有黄山八景册。这时他「搜尽奇峰打草稿」,走上写实的路子。傅抱石石涛上人年谱谓:康熙二十三年甲子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