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知识分子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一代儒宗」錢穆對知識份子的期許(下)

    来源期刊:《無錫鄕訊》 第197期  作者:楊漢之 出版时间:1986-03-20
    关键字: 人物事迹 知识分子 文化特点

    淸初大儒王船山說:「……自非聖人崛起,以至仁大義立千年之人極,何足以制其狂流哉。」王船山立「千年人極」的理想,在現代思潮中,不必是一偉大的個體,而可以是一有制度、有組織、有擔當、有共識的羣體。在錢穆的理想系統中,作爲歷史文化承先啓後繼往開來的骨幹,就是中國讀書人,也就是知識份子。錢穆認爲中國知識份子的特點有:——始終以人文精神爲指導核心,其智識對象集中在現實人生政治社會敎育文藝諸方面,長處在精光凝聚,短處在無橫溢四射之趣。——以歷史性,世界性,社會性爲出...

  • 文章知識份子與憂患意識(上)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0卷 第11期  作者:李華民 出版时间:1988-11-30
    关键字: 知识 知识分子 士人 忧患意识

    壹、前言蔣故總統經國先生於七十五年三月二十九日在中國國民黨第十二屆第三次中央全體會議中提示:「儘管我們可利用的天然資源有限,可是,我們卻擁有無窮的精神資源。」隨之又以「堅決、堅強、堅定」與「無偏、無私、無我」,提示國人對精神資源的如何培育及充分發揮。因此,吾人就不難體認到精神資源的眞義與其重要性了。基於此一理解,進一步言之,所謂堅決、堅強、堅定,係對「人」而言的,是我們作人的原則。堅決就是不屈,守正不阿,不折服於任何艱難險阻;堅強就是不撓,擇善固執,不受...

  • 文章知識份子與憂患意識(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0卷 第12期  作者:李華民 出版时间:1988-12-30
    关键字: 知识分子 忧患意识 历史遗训

    叁、憂患意識的型態——痛苦的心靈——憂患的意識————關心的時代——奉獻的責任————犧牲的精神——一、古聖先賢憂患意識的鑑證。茲舉古聖先賢盡忠報國的例證,以明其義。史載:周公輔成王之「一飯三吐哺,一沐三握髮」,是他的憂患意識與奉獻的責任。諸葛亮在其前後出師表中說:「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是他痛苦的心靈。「受命以來,夙夜憂歎,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是他的憂患意識。「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是他關心的時代與奉獻的責任。「五...

  • 文章也談知識份子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14期  作者:侯紹文  出版时间:1988-02-17
    关键字: 知识分子 爱国爱民 子贡 张载

    自從去年十月二十日,臺大心理學敎授楊國樞先生,在臺北的某一晚報上,發表了「知識份子不可做政治幫閒」一篇文章,曾引起社會上一個小小的波瀾。楊文提出了知識份子應該具有九項特質:①豐富的知識;②社會的關懷;③純正的動機;④遠大的眼光;⑤崇高的理想;⑥分析的能力;⑦獨立的精神;⑧批判的精神;以及⑨抗壓的能力。此九個條件,是否恰當,見仁見智,各有不同見地。但筆者認爲,一個眞正的知識份子,還要具備其他六個條件:那六個條件?就是知識份子之言行方面,還要:①憑良心;②具...

  • 文章讀「向智識分子介紹佛教」的心得

    来源期刊:《东安文献》 第9期  作者:蔣禩炆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向知识分子介绍佛教》 读后笔记 佛教缘起 在华传播 世界人生观

    我一直是一個無宗敎信仰的人,因爲我對新舊約的理論未能瞭解而無意信「耶穌敎」,又因我對佛敎的知識也所知不多,因而也不信「佛敎」。多少「耶穌敎」及「佛敎」信徒拉我信敎,我都無意起信,逼問之,我就說:我已是「總理遺敎」的虔誠信徒,所以就無意再信其他的「敎」了。在偶然的一個機會中,我的至親鄭惠如先生及他的夫人張岱玉女士,送我一本我國台糖公司同仁于凌波居士撰述的「向智識分子介紹佛敎」一本書給我看,這本書長達十餘萬言,我本因生病在家休養,閒暇無事,順便拿來看看,以消...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