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甲午战争共返回1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甲午战争日舰砲轰登州谈起——史可信,但不可尽信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9卷 第4期  作者:張澤潭 出版时间:1994-03-20
    关键字: 日舰 登州 姚锡元 史料求证 甲午战争

    身为蓬莱人,理当关心家鄕事。近日读故前台大历史系名教授陈致平先生所编著的中华通史,见第八篇第三章「淸末的变乱」中记有:「在光緖二十年十二月中旬,日本派遣精兵,自大连浮海南袭山东,先以少数军队在登州登陆为佯,以转移中国之目标。」少时居家鄕,从未听说过日军曾在登州登陆之说,心颇异之,久久未能释怀,乃向有关甲午战争之史书典籍中去探求这九十八年前的史实眞象。在甲午战争的史料中,涉及到「登州」的记载并不多,淸史中仅有光緖大事纪的寥寥数语:「光緖二十年十二月

  • 文章甲午戰前中日對句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9卷 第6期  作者:沈夏淦  出版时间:2013-12-01
    关键字: 甲午战争 谈判 咬文嚼字 对联

    甲午战争前夕,清廷一位大臣出使日本。谈判结束,双方举行联合记者招待会。各国记者涌满大厅的时候,日方突然袭击,向清臣提出了个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我们日本有个上联,只好求教于汉语发源地的人了。」刚才还叽叽喳喳的大厅一下子安静下来。日本人拿出了他们的上联,碗口大的字:「骑奇马,张长弓,琴瑟琵琶,八大王,并肩居头上,单戈独战!」意思是:我大日本兵强马壮,驾驭的是奇异的千里马,张的是长弓,光大王就有八个,他们都有雄才大略。上联的第一、二两句是「拆字」,「骑」拆成

  • 文章甲午战争二甲子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30卷 第2期  作者:王輔羊  出版时间:2014-04-01
    关键字: 东学党 不平等条约 甲午战争 马关条约

    今年为民国一〇三年,西历二〇一四年,日本平成二十六年,黄历四七一一年,佛历二五五八年,岁次甲午,生肖相马。想起了上个甲午年,即清光绪二十年(一八九四年),两个甲子(一百二十年)前,中日甲午战争清廷战败,与日本在下关签订的《马关条约》。甲午战争发生于一八九四年至九五年间。因此战爆发于旧历甲午年而得名。日本为夺占朝鲜和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曾做了长期准备。一八九四年趁朝鲜政府请求清政府协助镇压东学党暴动,出兵侵占朝鲜,并于七月下旬突然袭击中国海陆军。八月一日

  • 文章第一個在國外設莊的票號——合盛元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3期  作者:董振歐 田樹茂 出版时间:1994-01-01
    关键字: 合盛元票号 创设兴盛 赎矿运动 兴衰过程 甲午战争

    俄国远东区)占据了一些优势,形成较好局面,并非一蹴而成,一帆风顺,而是经过几十年奋斗的成果。东北在甲午中日战争,庚子八国联军侵华和日俄战争中都是战场。日俄帝国主义都拼命抢夺东北,淸政府委曲求全,权利丧失殆尽。在如此险恶环境中,合盛元能取得非凡的成绩,确实是来之不易的,多亏了票号史上几个著名人物(合盛元后期的财东郭嵘,经理贺洪如,后起之秀的申树楷)的创业精神。甲午战争(一八九四年)时,日本侵占辽东,郭嵘、贺洪如慧眼识英才、委派脱颖而出(年仅十八岁)的申树楷(字

  • 文章唐景崧与甲午战争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84期  作者:邵雍 出版时间:2014-07-01
    关键字: 甲午战争 唐景崧 台湾布防 马关条约 战败分析

    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共同抗敌,是唐景崧的一贯思想,在甲午战争中也不例外。一八九五年二月唐景崧致电清政府,「请旨下号召海内豪杰,无论海寇、马贼,有能夺回失地一处者,予爵赏,世守其土;有能捐输枪械助人立功者,爵赏同。」三月,他在台湾会见广东会党首领,听取其制敌对策。唐景崧在汇报时表示,「此辈远胜新募军。……东计迟且危,不如用此辈北上,速且稳。……用此等人行此等政府,难拘文法,……但苟利国家,不敢不陈同年四月十六日唐再次玫电清政府称」观招粤中义士骁将万人,有自备

  • 文章甲午战争一百年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22期  作者:李志鵬 出版时间:1997-02-01
    关键字: 甲午战争 军事现代化 学术论文 中国 日本

    一、绪言:甲午战争始于一八九四年,次年春因签订马关条约而结束。这次战争虽已逾百年,但中国受害之深,影响之大,堪称空前。从历史观点看,中国失败的原因为何?仍有探讨之必要。马关条约是在日本枪口胁迫下签订的。中国除承认属国朝鲜为独立自主之国家外,还要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三千万两平银,割让台湾澎湖列岛,开重庆、沙巿、杭州、苏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国民在各该通商口岸经营贸易及制造等业,条件之苛,堪称空前。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国无力付款,须向俄、法、英、美等国银行贷款赔偿日本

  • 文章收囘山西礦權運動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27期  作者:郭榮生 出版时间:1986-01-01
    关键字: 甲午战争 抢夺矿产 相关合同 事件叙述 办矿章程

    列强抢夺中国矿产淸光緖廿一年(一八九四),中日以朝鲜问题,发生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李鸿章赴日订马关条约,中国赔款二万万两,割台湾澎湖、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长沙五处为商埠。中国之惨败,将国势贫弱愚昧,尽行表露国际,中国濒临危亡瓜分险境,各省矿产成为列强垂涎争夺目标。自光緖二十年甲午战争后,至光緖三十年甲辰(一九〇四)日俄战争发生之十年间,中国矿产几尽为各国强行覇夺。如直隶的开平、临城、井陉诸矿为英人控制。奉、吉、黑三省中东铁路沿线诸矿为俄人控制。山东

  • 文章唐景崧與臺灣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80期  作者:張良光 出版时间:1998-04-10
    关键字: 唐景崧 台湾历史 人物事略 甲午战争 历史资料

    壹、前言在十九世纪末的一八九五年(淸光緖二十一年)五月二十五日,亦即距今一〇三年前,台湾忽然诞生了一个「台湾民主国」,但又随即消逝。当时在满淸帝制下,台湾怎么会诞生一个民主共和制的独立国呢?又在甚么情形下,会使广西藉的唐景崧被拥立为第一任总统,而后又拥立刘永福继任盟主呢?这不但引起了台湾人的关心、广西人的兴趣、更引起了硏究台湾史的人莫大关注。台湾民主国的成立兴败亡,由于为时短暂,遗留相关史料不多,因此,笔者拟从甲午战争所订马关条约将台湾割让给日本而激起

  • 文章晚清國力興奢華起政衰亡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9卷 第4期  作者:犀利公  出版时间:2013-08-01
    关键字: 经济改革 洋务运动 军工企业 甲午战争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包养情妇。总司令(海军提督)丁汝昌,甚至还与管驾方伯谦争娶妓女。奉老佛爷的懿旨,舰队频频出访,宣达和谐盛世,展示大清国威。一八九一年七月初,丁汝昌率领”定远“、”镇远“、”致远“、”靖远“、”经远“、”来远“六艘主力舰访日,先后到达神户、长崎、东京等地,所到之处,威风八面。访日归来三年后,甲午战争爆发,舰队不幸大败,总指挥丁汝昌服毒自尽,右翼总兵刘步蟾自杀殉国,”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壮烈牺牲,”济远“舰管驾方伯谦因临阵脱逃而被李鸿章斩首(一说是冤杀)。成就

  • 文章從 國父「人能盡其才」論敎育改進之道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6卷 第1期  作者:韓廷一  出版时间:1996-03-31
    关键字: 孙中山 教育 《上李鸿章陈救国大计书》 中日甲午战争 中日对比

    高压政治的产物,因为「不入考场便入训场」),竞相钻入故纸堆中讨生活;于是讲文治而轻武功,谈心性而远现实,舍人事而取考据。二、富强之本端在敎育光緖二十年甲午(一八九四)一月,朝鲜农民暴动,以「除暴救民」为口号,揭橥「斥倭洋倡正义」,展开有组织大规模之反抗运动,农民、儒生、地方官吏多参与其事,是为「东学党之乱」—亦即中日甲午战争的导火线。是时,孙中山先生正在宁静的翠亨村撰述「上李鸿章陈救国大计书」。二月,他将广州东西药局的医务委托尹文楷医师,事务委托陈少白[2

共16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