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主题分类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由盛转衰共返回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漁陽鼙鼓動地來——安史之亂,爲影響唐王朝盛衰轉折之關鍵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30期  作者:王希文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安史之乱 唐朝 安禄山 八年

    唐玄宗年事渐高,朝廷政务委诸宰臣,军戍大事付之边将。所谓宰臣,先是口蜜腹剑的李林甫,后是椒房之亲杨国忠。边将,主要指安禄山。这是导致天宝乱政的重要因素。而从天宝十四载(公元七五五年)开始,绵延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则是唐王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分水岭。李林甫执政十九年(开元廿二年<公元七三四>)至天宝十一载(公元七五二),一贯媚事左右,迎合帝意,杜绝言语,排异胜己,屡起大狱,诛逐贵臣,终于「养成天下之乱」。而杨国忠小人得志,才能更劣,继任宰相仅

  • 文章概説大唐興衰

    来源期刊:《鄢陵雜誌》 第17期  作者:姚建業 出版时间:2002-01-10
    关键字: 大唐兴亡 英雄史观 贞观之治 开元之治 唐朝覆亡

    的国势安危,却难以挽回。玄宗到了四川之后,身感国势大伤,劫后欲生的重任,至德元年「西元七五六年」六月,让皇太子李享即位于灵武,是为肃宗。肃宗登基欲效先祖治国理念,势再起,便积极整备军队,首要讨伐叛逆安禄山,洗雪国耻。西元七五六年一月,安禄山被儿子安庆绪所杀,安军势力衰微,唐军趁机全力反攻,并向回纥借兵,先后收复了洛阳和长安。「西元七五八年」,安庆绪被安禄山的部下史思明所杀,之后史思明又被儿子史朝义所杀,经过一连串悖逆伦常的内哄恶斗,叛军声势骤,直到代宗宝

共2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