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理念共返回4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論語探原辨惑」前言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9卷 第4期  作者:王秀庭 出版时间:1994-03-20
    关键字: 《论语探源辨惑》 前言 孔子理念

    孙中山先生答俄共马林称:「中国有一个正统的道德思想,自尧、舜、禹、汤、文、武、周公,至孔子而绝。」何耶,盖以后儒解经多有失误耳!拙著「论语探原辨惑」一卷,约三十五万言,乃宣扬孔子之理念,永远引导时代也。玆摘录其「前言」于后。

  • 文章爲民謀福 總統路不孤獨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3卷 第1期  作者:陳長文  出版时间:2007-02-01
    关键字: 马英九 被起诉 初衷 执政理念

    法學教授 陳長文特別費案,馬英九被起訴了。法律分析的部分,筆者已曾撰文指出,起訴或不起訴其實存有很大的心證空間,從種種的跡象顯示,檢察官用了對馬英九不利的標準作出判斷,起訴的結果並不意外。而在檢察官公布起訴書後,馬也迅即作出了辭黨主席並參選二〇〇八年總統的宣示,也算是對支持者的一種積極回應。在支持者的簇擁下,馬的總統之路必然不會孤獨。因為許多人深信馬比其他的政治人物要好得太多,從特別費的起訴中,多數人不但沒有因此懷疑馬的清白,反而清楚地感到荒謬的存在,素...

  • 文章周易隅談——功業見乎變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4期  作者:李振興  出版时间:1990-01-01
    关键字: 理念 展现 律则 易理

    所及,所看见的白云、蓝天、高山、深水、绿野、平畴等,无不是自然的造化,天地的杰作。这个美丽的大环境,就是由不断的变中而来的。因此,我们说:「功业见乎变」。(这个见字,应读为现,作表现、显现解。)现在、就让我们来进一步探讨变的层次:㈠变的理念:究竟什么是变?这个问题,往浅处说,很容易回答,往深处说,却不容易说明白。宇宙的形成是变,天地的表现也是变,而万物的消息,又何尝不是变?由此给我们的启示是:「变」、实在就是一切生命演化的由来,也是进步的原动力。变的本身

  • 文章人生的成年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9期  作者:孟繁超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人生 情感 理念 成年 成熟

    喜怒哀乐是人生俱有的情感,这些情感要能正确的表达,才能达成健全完美的人生。正确地表达情感,才是情感成熟的表现。第三、理念要成熟所谓理念的成熟,就是要有正确的观念,正确的思想,正确的态度。决定人生行为的最高因素是理念。如理念能够成熟,则行为无往而不正确。有了成熟的理念,才能分缓急,知远近、明是非、别善恶辨义利、知荣辱。然后才能有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精神,而修持不忧、不惧、不惑的修养。人到了成年,要从「成」字上用功,要在「成」字上追求。假如能具有成熟的身体

  • 文章佛学解读 全球化进程中的佛学理念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9卷 第3、4期  作者:殷紅堅  出版时间:2007-12-01
    关键字: 佛学解读 佛学理念 发展历程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不管皇权怎样变更,佛教与儒教、道教互补共存,丰富提高,不但涌现出鸠摩罗什、释道安、慧能和玄奘等杰出人物,而且经典迭出,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当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对佛教经典的理念及释义,有着不同的槪括理解。信奉者可以是一种解读,否定者又可以是另一种说法。在半封建的战乱时代中,最具代表性,也最有影响力的范文澜先生,其所著《中国通史简编》,即曾尖锐地批判过佛教。他把佛教的主要理念槪括为两个字—苦灭。范文澜认为,「苦灭」两字

  • 文章国父民初建国的新理念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0卷 第4期  作者:莊政  出版时间:2002-10-31
    关键字: 孙中山 中华民国 建国理念

    实业、交通九部,总长、次长同日任命,将其简历略述于次:上述九部总、次长的组成,阵容坚强,有几点特色:其一、就籍贯言:总长部分,广东3、江苏、浙江各2、福建、湖南各1;次长部分,湖北5、云南、山西、广西、陕西各1。其二、就年龄言:各总长平均年龄为四七·一;各次长平均年龄为三一·二二。其三、就学历言:总长部分,状元及进士3、博士3、海军学校1、秀才2;次长部分,留学生8、举人1。其四、就政党言:仅陆军、外交、教育三总长为同盟会员,其他则皆清季显宦名流,或社会贤达

  • 文章白崇禧縱論抗戰與世局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8期  作者:鍾仲 出版时间:1980-04-30
    关键字: 白崇禧 抗日战争 作战理念

    抗日戰爭初期,白健生將軍以軍事委員會副總參謀長兼任軍訓部長,翊贊中樞,釐定戰守方略,厥功至偉;而其對於世局的認識,尤屬高人一等。此類文獻及其有關紀述,見於當時的公私報刋,無需枚舉。其間健公以李根源先生撰「故陸軍中將鍾君傳」轉致從兄鍾紀校訂而於覆李先生函中,縱論抗戰前途與世局關係,事後印證,無不若合符節,足徵其高瞻遠矚,洞悉世事於未然。惟原函內容,或尙少爲人所知。李根源先生,字印泉,雲南騰衝人。遜淸末造,以黌門秀才由政府官費保送日本士官學校留學。同學有唐繼...

  • 文章一知半解話「票號」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3期  作者:盧學禮 出版时间:1974-01-01
    关键字: 票号 机构设置 人员管理 经营理念

    往昔山西的「票號」,機構遍全國,歷時數世紀,在中國近代商業金融史上,有其輝煌之地位。雖然早成陳跡,但迄今仍爲人們所樂道。可惜在臺灣還沒有看到關於介紹「票號」的專書,因之,嘗有以「票號」問題詢及者,由於資料缺乏,頗難作滿意的答覆。此爲山西同鄕聚談間常提及一項共同感受。亟盼時賢對於「票號」史實留心硏究者,搜羅資料,編印專著,藉副各方之期望。筆者謭陋,對「票號」歷史,知之甚少,本不敢對此問題妄加論列,惟忝爲晉人,覺得前輩鄕賢遺留下燦爛光輝的「票號」史跡,實有硏...

  • 文章民國「王猛」——廣西奇才張其鍠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43期  作者:張大春 出版时间:2014-01-10
    关键字: 张其锽 人物生平 政治理念

    張其鍠(一八七七—一九二七)民國政要。字子武,號無競,廣西桂林永福蘇橋鄉人,是南海知縣張琮的第十個兒子,十九歲入廣雅書院,光緒三十年一九〇三年中舉人,一九〇四年中進士,和譚延闓同為末科——第二年科舉就廢了。

  • 文章廣西過去地方政制槪述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25期  作者:陳壽民 出版时间:1984-07-10
    关键字: 地方建制 历史背景 建设理念

    筆者不敏,忝在廣西服務行政黨務多年,對廣西省地方行政組織的槪況,尙有認識。因此特撰本文,以供研究本省過去省政的參考。但因手邊無充分參考資料,錯漏誠所難勉,敬請邦人君子指正,爲幸。壹、淸代地方行政機構要述本省地方行政組織的槪況,必須追溯到淸代的地方行政制度,以明瞭其演進情形。淸代官制,多襲明代,明代省十三布政使,領桂平(不是潯州的桂平)轄桂林、平樂兩府,梧州轄梧州,右江轄南寧、潯州兩府及太平覊糜州。右江轄柳州、慶遠兩府。思明領鎭安覊糜府及思恩覊州。到了淸代...

共45条记录 1/5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