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现代精神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现代精神下的儒商传统、儒学理念、儒者风范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21期  作者:胡青  出版时间:2010-11-01
    关键字: 儒商传统 儒学理念 儒者风范 现代精神 田家炳

    二十世纪九〇年代,一座田家炳教育书院在中国师范院校拔地而起,给蓬勃发展的师范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我曾有幸拜读田家炳先生的多次讲话,也曾有幸多次谒见田家炳先生,聆听教诲,深深地感到田家炳先生是现代儒商的典范。是儒学之道的现代强者、仁者、义者、智者和长者。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传统美德与现代精神的完美统一。一、儒商传统与书院盛举中国商人明显表现出好儒的倾向是从宋代开始的。到了明清时期,尤其是清代,工商业主投资书院和学校已蔚成风气。我们姑且举几个广东、江西和江淮

  • 文章儒家的淑世精神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3期  作者:劉季洪 出版时间:1979-01-01
    关键字: 儒家 淑世精神 现代社会

    充分发挥了儒家的淑世精神。三、现代社会如何激发淑世精神我国过去历代儒家由其淑世精神的发挥,常能不计个人利害,公而忘私,甚至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对于世道人心,影响极为深远。及至晚淸末叶,国势不振,部分人士对于民族文化失去信心。国父起而领导革命,救国拯民,并极力主张恢复固有伦理道德,以弘扬民族精神。先总统 蒋公继承国父革命大业,对我们传统文化,更视为立国之本,多方予以倡导,并指示成立孔孟学会及中华文化复兴委员会,阐扬孔孟学说,重振民族文化。近年正値**毁弃人伦

  • 文章儒家的淑世精神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8期  作者:劉季洪  出版时间:1978-11-15
    关键字: 儒家 淑世 精神 渊源 现代社会

    充分发挥了儒家的淑世精神。三、现代社会如何激发淑世精神我国过去历代儒家由其淑世精神的发挥,常能不计个人利害,公而忘私,甚至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对于世道人心,影响极为深远。及至晚淸末叶,国势不振,部分人士对于民族文化失去信心。 国父起而领导革命,救国拯民,并极力主张恢复固有伦理道德,以弘扬民族精神。先总统 蒋公继承 国父革命大业,对我们传统文化,更视为立国之本,多方予以倡导,并指示成立孔孟学会及中华文化复兴委员会,阐扬孔孟学说,重振民族文化。近年正値**毁弃人伦

  • 文章篆刻艺术概述及现代水墨画的精神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31期  作者:蕭建軍 出版时间:2006-01-28
    关键字: 篆刻艺术 现代水墨画 艺术精神

    篆刻艺术,是约千言于数字中,以丰富的情感,幽雅的胸襟,透过文与词的洗练,在篆法、章法、刀法的互动下,篆刻出心灵的清流。附:边款、镌文不能雕钮,不称篆刻全工,边款刻左旁,篆刻所施之物:铜器、璧玉、佩璜、玉押。钮之制度:虎、驼、龟等辟邪。三国时代子母印亦辟邪。朱文、白文(即阴阳刻)一、现代水墨画的精神在世界美术史中,可分为东西两大画系。东方画系以水墨画为代表、由中国人所创建与领导、影响东亚;西方画系以油画为主轴,影响欧美及全世界。东西两画系,无论在使用的工具材料上

  • 文章唯识学与现代人生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16期  作者:曹慧芳  出版时间:1990-01-27
    关键字: 唯识学 科技发展 精神生活 现代生活

    人类的命运眞是不堪设想。盲目的科技发展、过度的物质追求,除了带来上述种种灾害之外,还为人类带来了许多无形的灾害。尤其处在今日复杂万分的工商社会里,竞争激烈,人与人之间利害冲突所造成人际关系的疏离,造成精神上极大的压力和苦闷,所以现代人有许多心理问题,精神病患日增,自杀率也愈来愈高。尽管现代人享有丰富的物质生活,但现代人却不比以往的人生活幸福,原因在幸福的生活,不在物质生活多么丰富,而在精神生活是否充实。精神生活的充实,主要需靠宗敎与道德的力量。今天世界各地道德沉沦

  • 文章国民现代化的内涵及其努力方向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8期  作者:梁尚勇 出版时间:1996-07-01
    关键字: 国民现代化 国民精神 相关表现 宗教比较

    国事者,一人群心理之现象也。」因此,国民的现代化,关键在国民的心理,而以观念、思想、信仰、态度等精神活动为表征;以其衣、食、住、行、育、乐等生活范畴为具体落实。换言之,国民的现代化,要从国民精神与国民生活两方面着手。国民生活为表,国民精神为里,表里倶进,国民始可谓眞正现代化。二、国民精神现代化一般说来,精神为一抽象之物,不易捉摸,更不易改变。所谓国民精神现代化,其国民精神现代化两词究何所指,必须先予说明。如前所述,精神属心理范畴,不易捉摸,却有表征

  • 文章追思张其昀先生对现代教育启迪之功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6卷 第1期  作者:曹尚斌 出版时间:2014-01-01
    关键字: 现代教育 民族精神 传统文化 现代科学技术

    王国,其文化艺术能以昭赫百世者,宁非教育发达根植深厚之故耶?质诸我国汉唐盛世,中央政府即创设博士弟子员及国立太学制。实为教育思想进步之明征,以故历代以来教育基业素称完善,因而奠定国政隆盛之大本。士人政府,民之所好,蔚为优良传统,肇基我华胄大族独特之精神文明。虽欧西诸邦,有识之士特为重视我中土文化震铄千古之光芒,究其原委,乃为我优良文化传统历代递嬗不衰,教育理念昌盛启迪之功,有以致之耳。然而洎乎近代,国势颠危之故安在耶?迺闻国父孙中山先生尝慨乎言之:中国之所以

  • 文章端午节与屈原精神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2卷 第3期  作者:王會均 出版时间:1992-09-30
    关键字: 端午节 屈原精神 海南民俗 现代诗人著作

    忠君谋国,勤政爱民精神,世人咸敬佩之。[4]吾琼诗事,源远流长,始于何代,无从稽考然自宋代,风尙蔚成,明淸两代,最为鼎盛风行。不仅诗品,美不胜收,同时诗士,亦代有传人。尤以现代诗人,殊为杰出,其诗作深受国内外诗坛重视。兹分别推介于次,以供诗界人士参考。王禄松,海南文昌人,民国二十三年五月十六日,政工干校三期政治系毕业,革命实践研究院结业。历任军中政治敎官,政战辅导长,国防部新闻官,中央月刊编辑,中国文艺协会诗歌创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从事诗画创作三十余年,曾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