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王通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王通奎乡长 八七忆往 读后感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5卷 第11期  作者:張成芳 出版时间:2003-11-10
    关键字: 王通奎 回忆 读后感

    拜读乐清同鄕联谊会长王通奎八七忆往大作,虽自谦文无缤纷之词藻,也无浩瀚之气派。而劫后余生,在艰辛岁月中,自力实生。忽焉老矣,回首前尘,重重往事,涌上心头,枨触万端。遂以诚实、求眞、去伪、去饰之念,振笔直书,平生经历,以贻子孙承先启后,进德修业。此书,笔者一读再读,既无意识型态,亦无片语自诩,娓娓道来,如说家常。篇幅不多,倒是写下一页,有大宅门背景。崎岖际遇,磨练得穷气不改,达志不改,完美节操。笔触生动,不加雕琢,醇横畅明,主观而不笼统,清楚而不肤浅,好似

  • 文章「论王通」前言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2期  作者:王東英 出版时间:2008-07-01
    关键字: 儒学文化 王通 思想研究 《论王通》前言

    在中国历史上,「儒学」是我国古文化宝库中一颗灿烂的明珠。所以几千年来,备受历代统治者所重用和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伟大的先贤圣哲尧、舜、禹、汤、文、武和周公、孔子所创造的这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财富,亦使他们的聪明才智大放异彩。但在三国鼎立至隋朝三百余年中,社会大动荡、大分裂、大混乱、大灾难时期,王纲毁,人伦弃。王通独具慧眼地看到问题的严重性,认为道的本质是「通其变」,而不是坚守任何经典教条。他以继周公、孔子自任,立志下决心续《六经》,明王道,正《礼

  • 文章郭象升、汪吟龍精硏『中説』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2期  作者:楊文山 出版时间:2003-07-01
    关键字: 《中说》 王通 郭象升 沈吟龙

    中说」一书,是隋代大儒王通(文中子)答门人(学生)问的纪录。传世千余年。阮逸注「中说」序言「子之门人对问之书也,薛牧、姚义集而名之」。序言又云:「仲尼圣人之备者也,后儒不能达,则孟轲尊之,而仲尼之道明。文中子圣人之修者也,孟轲之徒欤,非诸子之流,非荀、杨比也」。此言王通是继孟子之后,承传孔、孟中庸之儒道,非荀子、杨子可比的。王通,龙门(今山西河津市)人,学识渊博,有济世之心。隋仁寿三年(公元六〇三年)至西安,向隋文帝上奏「太平十二策」,因朝臣妒贤,道

  • 文章王文中子述略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3期  作者:汪吟龍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王通 生平简介 学术研究 演讲词

    文中子姓王氏,諱通,字仲淹,河東龍門人(今山西河津縣)。生於隋文帝開皇四年甲辰,卒於隨煬帝大業十三年丁丑,年三十四,門人考行,諡曰文中子。(取周易黃裳元吉文在中也之義,見杜淹撰文中子世家。)文中子上六世,均爲儒者,各有著述。文中子三歲知書,十五爲人師,十八舉本州秀才。十九除蜀郡司戶,不就。弱冠遊長安,見隋文帝,奏太平十二策,帝不能用,罷歸。煬帝大業元年,及十年十一年,徵召,兩加大學博士,一加著作郎,並不至。(見文中子世家及文中子碣銘)文中子自二十二歲以後...

  • 文章王通故里何在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4期  作者:李有家 王東英 出版时间:2009-07-01
    关键字: 王通故里 研究考证 读书洞真伪 讨论争辨

    山西日报二〇〇八年一月十五日经典山西版发表了王友明先生的文章,题目是《王通故里在襄汾》一文,标题醒目,语气肯定,令人诧异可笑!王通乃隋代大儒,他续诗书,正礼乐,赞易道,修元经,续为《王氏六经》,在河汾一带授徒讲学。他有通天究人之才,济世经邦之略,是位有名的儒学理论家、政治家、哲学家、教育家。那么,他究竟是那里人氏,需要辨别清楚明白。王通故里曰古龙门,绝非襄汾邱文选先生在《「文洞墨香」与王通家世辨》中写道:「其四代祖王虬,在南齐代宋后投北魏孝文帝,任幷州

  • 文章王文中子通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1期  作者:李有家 出版时间:2003-01-01
    关键字: 王通 生平简介 主要著作 思想家

    隋代著名儒学理论家,思想教育家王通字仲淹,是隋河东龙门万春鄕甘泽里,即今山西省万荣县通化村人。生于北周大象二年(公元五八〇年),卒于隋大业十三年(公元六一七年),享年三十八岁,逝世后,门人尊为文中子。王通出身于世官儒学门第,父亲王隆,字伯高。历任太仆国子博士,出为猗氏,铜川县今承诏著「兴衰要论」,文帝称善。学识渊通,政绩卓然。王通出生时,云缭绕,其父占卜一卦,献兆于万祖父安康献公王一。王一喜形于色地说,此乃坤之师卦,地二化为天一,上德而居下位,虽有君德

  • 文章王通故居史蹟简介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2期  作者:李有家  出版时间:1998-07-01
    关键字: 王通 故居史迹 生平简介 诗词

    王通字仲淹,隋末大儒(五八四—六一七),岀生于世代儒学门第。自幼聪颖勤奋好学,少通六经造诣颇深。十岁时遵父命,模仿孔子《春秋》而作《元经》,十八岁负笈求学遍访贤哲,硏究书经、礼记、诗经、乐经和易经等名著,废寝忘食不解衣带者六年,学有大成举为秀才,十九岁被封为蜀州司户,辞而未就,胸怀拯救生民振教兴国,二十岁赴京谒帝上《太平十二策》,颇受隋文帝赞赏,认为是天赐良才相见恨晩,然群臣妒贤遭受非议,王通宏图未展大失所望,遂作东征之歌曰:我思国家兮,远游京畿,忽逢

  • 文章河汾五賢詠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9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河汾五贤 卜子夏 段干木 司马迁 王通 王绩

    西有墓,载县志图中。陕西韩城有司马迁墓,清代康熙时,县令(县长)康行僩重修。二者可能有一系衣冠冢。王通古人不可见,古俗宁复淳,依依万春乡,疏属连清汾。良时旷莫与。鸣鸟寂不闻,悠悠礼乐志,终与麋鹿群。颓波逝东极,寒云满西津,惜哉经世言,淆杂于芜榛,时无伊川子,此意将谁论。六经如醉沁心肠,中说流传道脉长,负笈忆曾偕弟子,献书惜未悟君王。荒祠冷落悬明月,旧宅萧条賸夕阳,尚有遗蹟幽洞在,岭头松柏色苍苍。(柴星耀)太平策兮今不传,续六经兮悉失编,惟有「中说」兮行于世

  • 文章隋代王文中子講學處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9期  作者:原馥庭 出版时间:1997-01-01
    关键字: 文中子王通 讲学处 云飞洞 风景游览

    北有石壁,高四丈,中开罅,相距尺许,内有石潭,似仰瓮,泉涌汇为池,名莲花池,池水流石间,循峪出,为白牛溪,溪上名和尙缠,有永兴禅寺,明季东山卸今有断碑,即文中子授经地也,有东皋子黄颊山诗石刻。西山由峪口北上,路峻名阎王坡,数里复折东北,有石楼上狭下广,状方正似楼。东山壁立,崩崖尤峻削,西崖有「文中子洞」,洞北百武,繇佛殿,陟石梯而上,又架木梁,梁西为「王绩洞」。峪外土壤广衍,或云即东皋也。山东邻姑射,接稷山界,其西为马鞍山。考察纪要一九九二年夏初,三王(王通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