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状元共返回4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蘇州的土産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3期  作者:夏敬庸  出版时间:1977-08-15
    关键字: 清朝 苏州 状元 名录

    长洲汪钝翁(讳琬字苕文,顺治十二年进士,授户部主事,康熙十八年召试鸿博列取一等授编修。)在翰林日,玉署之友,各夸鄕土所产,南粤象犀,西秦裘罽,齐鲁橛绿海错,楚豫有精多材,侈擧备陈,以为欢笑,唯钝翁嘿无一言,众共揶揄之曰,苏州白号名邦,公是苏人,宁不知苏产乎?钝翁曰,苏产绝少,唯有二物耳!众问二者为何?钝翁曰,一为梨园子弟,众皆抚掌称是,钝翁遂止不语,众复坚问其二,钝翁徐曰,状元也!众因结舌而散。编者按:请代殿试一百十二次,我苏得状元四十九人,苏州府得

  • 文章清代江苏的状元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2卷 第4期  作者:周子紀 出版时间:1978-10-10
    关键字: 江苏 状元 名录 开科取士

    中国在君主时代,就发明了「开科取士」的方法,为「选贤与能」开辟了一条良好的途径。凡是应考获隽,榜上有名的擧子,都会是未来的朝廷辅弼或地方官吏。他们尽是来自民间的知识份子,由他们治理国事或掌管地方政务,多数都能够发挥才能,尽忠职守。就今日来说:这一种「开科取士」的遴才制度,可以说是「君主中的民主」,不失为一项善策。「开科取士」最荣誉的是金榜题名,抡元胪唱。在过去,「状元及第」是人人所艶称的。而古老相传关于「状元」的故事,也特别的多,本文是一篇饶有趣味的介绍

  • 文章唐末岭南状元莫宣卿考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8卷 第1期  作者:林天蔚  出版时间:1978-03-31
    关键字: 莫宣卿 岭南状元 状元考 事迹考

    较迟,唐宋之间,尙为蛮荒谪宦之地,文化未可与北方相比,故明丘升国子祭酒,而毁之者竟曰:「南獠止可为敎官耳」[2]其轻视如此,故除有大功业如唐之张九龄、宋之余靖、崔与之、李昂英等正史垂名外,张鎭孙遭国亡之际,林大钦早亡,正史无事蹟可载,犹有可说,而伦文敍父子兄弟,相继登三元,其事迹祇见郭氏著作[3],而正史竟不录,未知何故。屈大均之前,明之郭棐、欧大任、黄楡、黄佐、钱湖、凌迪知等之著作亦载莫宣卿及第事[4]而黄槐之双槐岁钞卷九更强调:「吾广状元及第亦自宣卿始

  • 文章清代陝西鼎甲人物譜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13期  作者:仲文輯  出版时间:1973-04-15
    关键字: 王杰 状元 人物生平

    查满清入主中国,十个皇帝,合计二百六十八年。其间,科擧取士,殿试凡一百一十二科次,包括正科八十四次恩科二十八次,每次点取状元、榜眼、探花各一人,称为三鼎甲。陕西省在这二百六十八年一百一十二次殿试中,仅得状元王杰、探花高岳松二人,为特介绍如次:状元王杰字伟人,号惺园,陕西韩城人,雍正三年生,初以拔贡考铨蓝田敎谕,未任遭父丧,贫甚,为书记以养母。历任江督尹继善,苏抚陈宏谋幕。乾隆二十六年辛已殿试,进呈卷列第三,高宗亲视字体如素识,以昔为尹继善缮疏,曾邀宸赏

  • 文章淸代湖北鼎甲與尙侍督撫年籍考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36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75-07-10
    关键字: 清代鼎甲录 状元 榜眼 探花

    一、清代湖北籍鼎甲录一、状元(仅三人)刘子壮:湖北黄冈人(今黄冈)字克猷,号稚川,万历三十七年生,顺治六年已丑,殿试一甲一名,授修撰,九年卒,年四十四岁。子壮原籍江西淸江,性至孝,九岁失恃,每念母,辄为孺泣,遂以屺思名其堂,及长精于经义,为淸初大家。著有屺思堂集。蒋立镛:湖北天门人,字笙陔,嘉庆十六年辛未,殿试一甲一名,授修撰十八年七月,为河南鄕试副考官,二十四年五月,为广西鄕试正考官,历侍读,侍读学士,少詹事。道光十五年十二月,充文渊阁値阁事,十六

  • 文章临桂是广西历史上中进士、状元最多的县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17期  作者:區敬祥 出版时间:2007-07-10
    关键字: 进士 状元 地区之最

    古代以科举取士,科举始于隋炀帝大业初年(约605年),结束于清光绪末年,历时1300多年。唐、宋以后,由于府学、县学、书院的普遍建立,读书和参加科举考试的人数日益增多。自隋唐至清,开科考试,临桂(桂林)县成为广西史上状元、进士最多的县。明清两代,广西中进士711人,临桂占242人,高居各县之首。广西历史上共有状元九人,其中临桂占五位。唐昭宗乾元二年(895),赵观文状元及弟,是临桂也是广西历史上第一个状元;第二位是陈继昌,从嘉庆十八年至二十五

  • 文章淸代河南鼎甲記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卷 第5期  作者:張金鑑 出版时间:1971-05-01
    关键字: 科举制 吴其浚 殿试 状元 榜眼 探花

    的施设,故由礼部擧办。殿试在选官,故曰吏部主办。殿试于四月擧行故曰春闱。中式者曰进士,榜首曰状元,第二名曰榜眼,第三名曰探花,是谓三鼎甲。顺治三年(西元一六四六年)四月初一擧行淸代首次殿试,至光緖三十三年(一九〇四年)末次殿试为止,共计擧行殿试一百十二次。其中顺治时八次,康熙时二十一次,雍正时五次,乾隆时二十七次,嘉庆时十二次,道光时十五次,咸丰时五次,同治时六次,光緖时十三次;另有恩科计为二十三次。淸代恩科自康熙五十一年间开始,其后凡遇重大庆典,即行擧办,光

  • 文章山西清代六位武状元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3期  作者:車天文 張曉燕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山西清代武状元 科举制历史 六位武状元简介

    曰:「会元」。会试举行于春季,通称「春闱」。由于归礼部主办,故又称「礼闱」。举子在取得贡士的资格后,方可参加殿试。殿试中式之榜,号曰:「金榜」。会试中式的贡士,被正式赐出身曰:「进士」。进士分三甲,一甲三人赐进士及第,第一名为「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状元」的称谓,最早出现于汉代,不过与科举制度无关。科举制度实行以来,称进士科第一人为状元的情况,在唐朝已经出现。两宋时代,称进士第一人为状元的现象已经很普遍

  • 文章淸代山东省籍的状元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卷 第2期  作者:田少儀  出版时间:1976-09-20
    关键字: 山东省籍状元 档案资料 名单通讯

    山东文献」二卷一期吴鸣銮先生「闲话潍县续貂」大文称:「有淸一代,一百十二位状元中,山东共有四位,为聊城傅以渐,济宁孙毓汶,潍县曹鸿勋与王寿彭」。所述有误,谨提补正。淸代科擧,计正科九〇,恩科二四;其中:乾隆五五年庚戌与光緖二九年癸卯,系正科恩科合倂擧行,故实际为一一二次(按淸史稿漏列道光三〇年庚戌正科,误为一一一次),状元凡一一四人,(顺治壬辰、乙未二科系满汉分榜,因而有满状元二人)。我山东共得六位,计聊城二位,济宁二位,潍县二位。吴文所称「济宁孙毓汶

  • 文章济宁两状元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卷 第2期  作者:時傑  出版时间:1976-09-20
    关键字: 状元事迹 清代科举 孙毓溎 孙如仅

    淸代科擧制度中,除满籍两状元之外,共一百一十二名状元。以省籍论,江苏最多,计四十九名,其次为浙江二十名,安徽九名,山东六名,余均为四、三、二、一名者。山东六位状元中,聊城两名,为顺治三年丙戌科的傅以渐,康熙六十年辛丑科的邓钟岳。济宁两名系道光二十四年甲辰科的孙毓溎及咸丰三年癸丑科的孙如仅。潍县两名则为光緖二年丙子科的曹鸿勋与光緖二十九年癸卯科的王寿彭。聊城的傅状元为淸代最早的第一位状元,而潍县的王状元则为淸代最末的第二位状元,最末的一位为直隶的刘春霖

共40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