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特色共返回6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秦篆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85期  作者:祝祥  出版时间:1992-06-20
    关键字: 秦国文字 小篆 字体特色

    春秋戰國時代,政教不一,文俗殊異,所謂:「田疇異畮,車涂異軌,律令異法,衣冠異制,言語異聲,文字異形」。至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二二一年)滅六國,併兼天下,採丞相李斯意見,將各國不同文字,予以整理統一,依據史籀大篆,略加省改,後世稱爲「小篆」,或稱「秦篆」,是即爲秦代的標準字體。按當時所用字體,計有八種,除「大篆」、「小篆」外,尙有刻在符節上的「刻符」,寫在匾額上的「署書」,寫在旛信上用的「蟲書,刻在印章上用的「摹印」,寫在兵器上的「殳書」,以及對一般下屬...

  • 文章典型的客家民居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43卷 第4期  作者:廖世覺 出版时间:2015-10-31
    关键字: 客家人 民居 建筑特色

    地理,儒家哲学,建筑艺术于一体,给客家地区带来浓郁的乡土风情,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客家民居。四、方型围楼 封闭式结构,具有极强的防御性,一般为正方形或长方形的单环或多环围楼,中间为公用空地或另建有堂屋。五、圆形围楼 封闭式结构,一般为圆形或椭圆形围楼,有单环也有多环,中间天井便于通风采光,具有很强的防御性。六、杠式围屋 由若干栋纵向并列的平房或楼房组成,中间两杠间门对朝,天井较为狭长,有一层或多层房间。七、自由式 指房间组合没有以上规律,且无明显主次关系的房屋

  • 文章滕王閣落成典禮記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39、140期  作者:萬長枬 出版时间:1990-03-25
    关键字: 滕王阁 落成典礼 名胜古迹 乡土特色

    珍贵历史文物和布置古典气氛的礼庞和乐庞,从而突出全阁的主题。第四层,以大型长卷壁画表现江西历史文化名人「俊彩星池」的群像。第五层,分别设置「翰墨庞」、「丹青庞」等,专供文人墨客即兴题书绘画和吟诗作赋场所。第六层,则有古戏台,以供戏曲歌舞表演……。重建的滕王阁不是为左而左,在设计上还充分体现了乡土特色和新城的情趣。那就是人们将可穿过高大的牌坊大门,漫步中国传统式的庭园,那里步步有景,层层有亭,石山池水林木花草,曲径通幽,诗情画意,令人心旷神怡。同时,自南浦公园

  • 文章談談本刊今後編輯方向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7卷 第4期  作者:張行周 出版时间:1985-04-10
    关键字: 发展方向 月刊特色 内容征询

    筆者三度執掌本刊編務,一向以「浙江人談浙江事」作爲編輯最高準則,近年以來漸覺困難月增,縁因離鄕卅餘年,我輩知道的家鄕事物可談的大都已經談過了,重復再寫,雖因作者不同,筆法立場各異,但讀起來總覺有「抄冷飯」之感。但新的資料難得,尤以故鄕現況,隔着一重竹幕,偶窺一鱗半爪,撰寫實在不易,故積稿雖多,取捨却頗爲難。近接同文施劍英鄕長來函,談及本刊內容方向問題,所見各點頗具價値,特將原函轉載於后,藉爲作者和編者的共同參考。一、浙江月刊保持地方性鄕土氣色,傳播鄕土文...

  • 文章爲什麼喜歡河南戲·因爲大家都看得懂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6卷 第8期  作者:陳宏 出版时间:1984-08-30
    关键字: 豫剧 特色 王海玲 整体配合 伴奏

    的「三骑驴」,也轰动了台下的观众羣,也是由于整体配合得好。讲到整体配合,就不仅是指舞台上的演出。大家都知道,在豫剧的表演里,还有一个特色,就是伴奏好。从前,也许有人会纳闷,怎么河南戏舞台上的气氛会那样好?但在仔细体会一下之后,都会感觉到原来是伴奏得好。豫剧队的文武场伴奏羣,固然是以老师傅们为主干,但其中,尤其是文场部份,却经常保持了五、六名的「充员兵」。不要小看这些小兵,如果当兵抽签抽到了陆战队,想效力豫剧队,还都要身怀几项绝技才行,所以被选到豫剧队里去

  • 文章槓子頭自述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4卷 第3、4期  作者:許保榮  出版时间:2012-12-01
    关键字: 杠子头 自述 特色面食

    俺叫槓子頭,外貌黑皺皺。打從山東來,武大是俺友。※ ※ ※別瞧俺貌醜,入嘴香滿口。細嚼酥鬆脆,口爽心樂透。※ ※ ※小姐吃變瘦,身材稱一流;免用減肥藥,窈窕又輕柔。※ ※ ※跛子吃下後,田徑上競走;耐久不會餓,生病不耽憂。※ ※ ※山友帶俺走,不畏斷糧愁;祇要喝泉水,可登玉山頭。※ ※ ※抗戰八年久,隨軍南北走;一人帶兩個,不怕餓昏頭。※ ※ ※大戰喜峰口,送俺到壕溝;若無俺獻身,陣地早失守。※ ※ ※論功俺沒有,戰史將俺漏;因爲名不高,委屈心難受。※ ※ ※不是俺吹牛...

  • 文章蕩口鎮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82期  作者:秋水  出版时间:1984-12-20
    关键字: 荡口特产 区域特色 风土习俗

    蕩口舊稱濠湖,又稱鵝湖,又稱鵝肫湖,周圍十餘里,在無錫東鄕,再東卽爲蘇州界,北爲常熟界。蕩口的蕩口鎭是無錫的一個大鄕鎭,居民數千戶,大半以耕種養蠶經商爲業,鎭上的大族是華姓,華鴻山太師的舊宅在此,後遷至東亭鎭,居民說起話來,八、九成是蘇川口音。附近鄕村的婦女,同蘇州、常熟的差不多,都很勤勞儉樸,料理家事外,還要下田工作,貧苦人家的婦女大半到上海去幫傭,在上海聽到說得一口吳儂軟語,大家說是「蘇州娘姨」的女傭,其實大都是蕩口鄕下人。蕩口著名的土產是蓮藕,旣大...

  • 文章《三民主义》概说——构成·内涵·特色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10期  作者:王子光  出版时间:1993-01-01
    关键字: 《三民主义》 构成 内涵 特色

    每一个对《三民主义》作过潜心硏究和虚心学习的人都会发现:《三民主义》虽不像它的前辈伟大巨著那样从哲理出发、洋洋洒洒、滔滔不绝,然而它却是在孙中山先生的『慈悲为怀、宽宏大度、大公无私、顶天立地』(注①)的虔诚、纯眞情怀下,成千上万的先知先觉抛硏颅、洒热向的奋战中获得的血的结晶,它包容了中国的优良文化传统和世界的先进文明。无论从《三民主义》的内容看,还是从它在世界各地产生的影响看,《三民主义》的构成,都具有严谨的系统性、内涵的深刻性和特色的显明性。一、构成

  • 文章魏萼博士近著:中國國富論前北京大學校長吳樹青爲文介紹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18  作者:吳樹青  出版时间:2001-01-01
    关键字: 魏萼 《中国国富论》 中国特色 市场经济

    时报文化出版公司发行(本刊讯)本刊编辑委员北京大学客座敎授魏萼博士,其近著「中国国富论」一书,业经时报文化出版公司发行。前北京大学校长吴树青曾为文介绍,誉为「一个富有中国特色的新国富论」。魏萼博士是盛名之经济学者,他硏究之经济理论乃综合中西方政治、文化等方面之经济学,常有独特见解,发笔为文、为士林所重视。魏博士在书中有一段値得深思的话:一九七八年,邓小平启动了中国大陆改革开放的列车;但中国始终在经济发展、意识形态包袱、民族主义情结之间拉扯。中国在迈向开发

  • 文章晉南晉中晉北及口梆子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2期  作者:揚璉 出版时间:1973-07-15
    关键字: 山西梆子 代表剧目 地方特色

    伶为主,坤伶较少。三、口梆子 即「代州梆子」北至张家口成为重心后,因而得名的。由于此两种梆子,笔者均未有欣赏之机会,不便妄为介绍、评骘。依情理推断,要不过「与晋中梆子」仍极接近,只可能加入了若干地方的特色而已!晋剧的传统戯目颇多,经常上演的即有二百余出,如「小宴」、「金水桥」、「打金枝」、「算粮、登殿」、「翠莲杀宫」、「含嫣」、「挂画」、「断桥」、「明公断」及「双锁山」等。非营业的酬神戯多连演三天。通常为三本、六回、九出。以演唱的时间而论,出最短,大槪三出

共62条记录 1/7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