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滇缅公路共返回1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滇缅公路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12期  作者:杜宇 出版时间:1982-12-25
    关键字: 滇缅公路 修建条件艰苦 运输通道

    一块石子一样觉得为胜利尽忠而骄傲:微笑了,在满足而微笑着的星月下面,微笑了,在豪华的凯旋日子的好梦里。× × ×征服了黑暗就是光明,它晓得;你看,黎明消息已写在每一片云上,攒涌着多少兴奋的头顾,七色的光在忙碌调整布景的效果,星子在奔走,鸟儿在转身睁眼,远处沿着山顶闪着新弹的棉花,滇缅公路得万物朝气的鼓励,狂欢地引负远方来的货物,上峯顶看雾,看山坡上的日出,修路工人在草露上打欠伸,「好早啊!」× × ×早啊!好早啊!路上的尘土还没有大羣的起来追逐,辛勤的农夫

  • 文章抗戰秘辛(一)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85期  作者:張我佛  出版时间:1993-07-20
    关键字: 抗日战争 卡车牌照 滇缅公路

    ㈠楔子对日抗战中期,我国东南沿海港口,全为日军占据,因此对国外的联络,滇缅公路是唯一的陆上通道,一切重要的军民用物资,都经由这条动脉从缅甸用卡车运入云南再转往全国各地,所以缅甸在当时是一个极重要的战略要冲。前军事委员会调査统计局(以下简称军统局)局长戴雨农(笠)将军(以下简称戴先生)审度大势,洞烛机先,在缅甸北方重鎭腊戌和首都仰光,都布有组织遴派资深干练的干部负责主持工作,以西南运输处腊戌,仰光分公司名义对外,一方面负责蒐集情报的责任,一方面以军民用物资

  • 文章世界公路奇跡的營造者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41期  作者:段之棟  出版时间:2011-12-25
    关键字: 滇缅公路 世界公路奇迹 缔造者 段纬 名贤传记

    滇缅公路从下关到畹町这一段全长548公里的路程,是滇西十个民族的二十万筑路民工在抗战紧要关头的一九三七年十二月至次年八月,仅用短短的九个月时间赶修出来的。那么,主持抢修这一段当年被称为“滇缅公路西段(下段)”的总工程师、全线工程总指挥和技术上的最高决策人又是谁呢?他就是著名的道路工程专家、当时的云南省公路总局技监(即总工程师)段纬。段纬,宇黼堂,白族,一八八九年生于云南省蒙化县(今巍山县)。段纬幼年就学私塾,勤敏好学,一九〇八年由县选送入昆明“方言学

  • 文章雲南對日抗戰八年之貢獻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4期  作者:李忠  出版时间:2004-12-25
    关键字: 云南 抗日战争 滇缅公路 空军基地 滇西大反攻

    护国起义和抗日战争三次伟大革命运动中,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二、血肉筑成的滇缅公路一九三七年底为打破日军对我国沿海各港口通道的严密封锁,滇缅公路的修建,提上了议事日程。云南省政府奉命在保山成立总工程处。一九三八年正式开工,抢修下关经漾濞、保山、龙陵、芒市、畹町段,全长五四七·四公里的新路线。如果依照正常施工,必需拥有各式各样机械设备,然而由于战事的迅速扩大,这些机械装备,根本无法取得。筑路只能用竹筐、木制水车、铁锤,用人力拖拉的压路大石碾等,以做爆竹用

  • 文章修筑滇缅公路与龙陵县沦陷日寇之经过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18期  作者:李毓枝  出版时间:1988-12-25
    关键字: 滇缅公路 艰难修建 龙陵沦陷 惨痛经历

    民国廿六年,日寇侵华,占据卢沟桥,即大肆以陆空军并进,一面轰炸,一面攻击,我国民政府迁都重庆,西南即为抗日基地,政府赶修滇缅公路,运输军需物资限期完成以应急需,而滇缅公路,由碗町至昆明,均由我滇省同胞负责修筑,而我龙陵乃路经之一,县境公路全长约三百公里,尤其艰险之怒江,东西两岸,全部分由我龙陵县负责,平坦地区,分由腾冲、鎭康等县担任,那些无法行走的悬崖峭壁,要将他修建成路,眞是困难重重,在修毛路期间,那些悬崖,稍一不愼,即滚落深渊之怒江,先后滚落江中好几

  • 文章傳承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5期  作者:胡光祖  出版时间:2005-12-25
    关键字: 滇缅公路 历史传承 抗日战争 民族记忆 勿忘历史

    重走滇缅公路归来,我所受到最大启迪就是:作为一名中华民族的子孙,对中华民族的历史是一定得去传承的。传承必须有先辈,必须有对先辈的尊重,离开先辈,没有对先辈的尊重,那还有什么历史?传承也就不存在了。传承像路,哪怕是由山洪冲刷而成的崎岖山路,我们的先辈也曾在路上留下足迹。路于我们之前就有,于我们之后依旧会延伸。而滇缅公路不是一条寻常的路,它是在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云南各族人民在没有施工机械设备的情况下,用双手仅用了九个月的时间修筑成的一条「血线」,正是

  • 文章血汗工程終點——畹町市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5期  作者:李開和  出版时间:2005-12-25
    关键字: 畹町镇 滇缅公路 终点站 边境风貌 历史集萃

    今年是抗战胜利六十周年,在这个値得全国军民纪念的日子。这个光辉的节日,清清楚楚记载在国内外史实、文献、资料、证据里,不容任何人窜改、抹杀,犹以血汗工程(滇缅公路)的烙印,举世闻名,绝不是那些数典忘祖、扒粪涂脸的人所能扭曲。畹町市位于云南省西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南部,是一个具有热带、亚热带风貌和民族特色的边境口岸城市。全市面积九十五平方公里,国境线全长二八·六四公里,亦有边境「袖珍城市」之称。畹町市与缅甸九谷山水相依,鸡犬之声相闻,为西南陆路通往缅甸

  • 文章雲南護國抗戰的歷史任務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16期  作者:譚家祿 出版时间:1986-12-25
    关键字: 袁世凯 倒行逆施 云南护国起义 抗日战争 西南联大 滇缅公路

    越协定而截断,云南同胞出力出钱开辟滇缅公路,大后方的西南运输处又随着在云南成立,滇缅公路担负了全面抗战的物资运补工作。民国三十二年先总统 蒋公为提高军队素质充实战力,提出:「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靑年十万军」的号召,所组成的我驻印军郑洞国总指掸部及滇西远征军衞立煌长官部,终于在芒石会师,中印公路随即畅通,当时驻滇西兵员达四十万人驻滇南第一方面军卢汉部及第五集团军关麟征部兵员达二十万人,粮食补给之重任取之于滇,占领越南日军未敢越红河一步,同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即

  • 文章我懷念雲南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20期  作者:盧偉林 出版时间:1990-12-25
    关键字: 抗日战争 中国赴缅远征军 楚雄地位 昆明名胜 大理风景 滇缅公路

    云南是在我国西南边陲的一个省份,与缅甸、越南及寮国的边界接壤,中缅两国之间有所谓「中缅未定界」,双方人民的交往也有千年以上的历史。抗战期间云南是西南的大后方,滇缅公路则是当年国际运输大动脉,后来飞虎将军陈纳德麾下的美国第十四航空队总部设在昆明以后,巩固我大后方的领空也予占领区的日军致命的打击,抗战后期何应钦将军的陆军总部也设在昆明,作为策划反攻的基地,于是云南的地位益形重要了。从军远征到达楚雄民国三十二年春天,先总统 蒋公发出「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靑年

  • 文章不朽的滇緬路精神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5期  作者:曹介甫 出版时间:1975-12-25
    关键字: 滇缅公路 《飞虎队》精神 全面封锁 开辟经过 民族精神

    滇缅公路简称滇缅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中,从我国云南的省会昆明,通往缅甸东北部的重鎭腊戍,连接南下铁路直达印度洋畔缅甸首都仰光的主要干线。当一九四〇年代,我国东南半壁的国土,被日军侵占,所有出海口都被日本封锁以后,对外交通,几乎全被阻断。唯一可以通达海港的滇缅公路,终于成为战时中国的生命线。最近,偶然读到Russell Whelan 先生所著的The Flying Tigers(飞虎队),其中第二章专以滇缅公路为主题,以一个战时盟友的身份(他是陈纳德将军

共12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