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游击战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沈鴻烈與山東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3期  作者:劉道平  出版时间:1969-10-10
    关键字: 沈鸿烈 人物传记 游击战

    很早就沦陷的省份,但在沈成老四年苦心经营之下,全省各县市的政权完整无缺,几乎每一个县市地方慢慢都建有可观的武力,敌人在点线上占领,但广大的面积都是在地方政府控制之中。这是沈成老在敌后四年主席中最大的一种成就。第三,亲自指挥各地的游击战:沈成老在鲁南沂水东里店的省府总部,和全省各区专员公署及县市政府,都建有相当完备的通讯网,在鲁南较近的辖区中,电话随时可通,对鲁东,鲁北,鲁西等地区,则普遍都有无线电报密码连络,虽是相隔几百里甚至千里以外,电讯连络,密切无比

  • 文章游击战(二)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3卷 第4期  作者:周冠英 出版时间:1988-03-20
    关键字: 游擊戰 周冠英 訓練 士氣

    、「特攻队」专靠基地的派遣,飞机输送,而进行某一总目标的进攻,于任务完了之后,再设法返囘基地。那不能算游击战。我们的组成是靠民间,装备补给也不能脱离自己的地区。在抗战期间,有一句最为实用而有力的口号「以战养战」,就是一切补给仰赖战鬪。武器弹药取自敌人,给养服装来自民间。事实上补给问题必须自行解决,不能仰赖后方。但如何运用,却是必须愼重的。因为稍有不愼便会招致民怨。那时有的游击队被民众讽为「油饼队」、「油鸡队」,这是因为对补给没有统盘计划,变成扰民,那能得到民众

  • 文章家鄕抗戰文獻之三(一)血戰胡埭堡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79期  作者:錢汝侃  出版时间:1984-09-20
    关键字: 抗日战争 抗战历程 游击战

    战术、战略、战法打败优势武器号称世界第一流的神枪手,这还不承认是战败?那是怎么?根据原则,游击战就是游击战,打游击战,就是要你来我去,你去我来,以大吃小,以小扰大,化整为零,化零为整,出没无常,要打得准、打得狠、打得凶、打得猛,所以,可以猛冲、猛打、袭击、伏击……猛打一阵获得战果后迅速脱离战场,切忌胶着被敌吸住脱不了身。像二十九年八月敌寇进犯广德,打进忠救军总部也就是敌人出其不意,快速入侵打的「游击战术」,可是迅速被我忠救军王春晖部(后任靑年军师长在缅甸

  • 文章魯北利津窪之憶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2卷 第1期  作者:李升如 出版时间:1996-06-20
    关键字: 利津洼 游击战 杨家河战役 李家父女

    城陷落而消失了。尤其是自省政府沈主席仓卒间转移了鲁南,鲁北行署尙未正式成立,在遽失军政指挥中心之下,人心惶惶,莫知所从,鲁北的局势,更陷于混乱状态。敌军乘机节节进犯,因而暂留驻的省府部分工作人员,不得不在少数海军陆战队合作下,向东急渡过黄河,转进到茫茫无际的「利津洼」,从事飘忽不定的游击战。「利津洼」,原是利津城以东,黄河下游淤积区,也可说是黄河下游的冲积洼地,面积相当的大:北至霑化部分的县境,南接广饶县迤北的低洼区,向东一直伸展到渤海滨。离县城直径约有七十

  • 文章晋南游击战别记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32期  作者:張克恭 出版时间:1988-07-01
    关键字: 晋南游击战 相关战役 西安募捐 基本概况

    日軍侵華的第二年,民國二十七年,我和幾位西北軍校(馮玉祥將軍所創辦)同學,王訓成、邢宗漢、劉升華,以第一七七師派駐臨晉縣的一個收容隊作基幹,在稷王山以南,中條山以北,太行山以西,所謂晉南三角地帶,從事游擊戰爭,起初人員不及一連,破槍不滿百枝,以第一七七師游擊隊的名義,游動於晉南十餘縣之間,因軍紀嚴明,很得到當地人士的支持與合作。情勢有利,發展迅速晉北國軍轉進,太原、臨汾各重要城市亦相繼失守,沿同蒲鐵路南下之國軍零星部隊,到達風陵渡後,因渡口被封鎖,不能南...

  • 文章我國游擊戰史上最漂亮的一仗(四)——記九曲灣百丈里殲寇戰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45期  作者:錢汝侃  出版时间:1981-11-20
    关键字: 游击战 抗敌自卫团 上海保卫战 日寇

    無錫縣抗敵自衞團設有五個大隊,大隊下有若干中隊,中隊下有若干分隊。第一大隊長周漢良,副大隊長秦君鵬,第二大隊長馮勇根,任職不久,爲日寇殺害,由副大隊長胡少梅遞升,第三大隊長張生烈,副大隊長陳恂懋,第四大隊長嚴文耀,副大隊長徐梅初,第五大隊長強學曾。不久以後,張舍,胡埭附近又駐有國軍獨立第二營及忠救軍行動總隊,此一時期,錫西地方安堵,一切行政設施,均遵後方中央命令進行。及至三十一年四月,日寇發動大隊人馬,下鄕「淸鄕」,國軍獨立第二營與敵激戰三晝夜,斃敵隊長...

  • 文章我對抗戰的回憶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89期  作者:易濟忠  出版时间:2000-07-10
    关键字: 往事回忆 出身小康 求学生涯 抗日游击战 广西贡献 白崇禧

    的逃过一劫。从此以后,我在家鄕已经不能躱避日军的侵扰,经过友人的推荐,进入靠近百寿山区,参加由临桂的叶××司令所领导的游击支队担任连络工作,任少尉军官,从此在山区接受训练,打起抗日救国的旗帜,参加游击战,打击日军,消耗其战力,并配合国军反攻部队,于民国三十四年夏光复桂林,并转入军民合作站服务队,直到日军投诚,奉令复员,资遣还鄕。提倡游击战,这是白崇禧将军在抗战时期任副参谋总长时,他在武汉最高军事会议中,提出的建议,他认为敌我双方装备优劣之不同,……亟应发展游击战术

  • 文章武漢保衛戰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90期  作者:李宗仁 唐德剛 出版时间:2000-10-10
    关键字: 武汉保卫战 李宗仁 大别山根据地 胡宗南 游击战 武汉失守

    一我長官部一行,脫離了敵人包圍圈,隨行的中央機關人員和新聞記者無不喜氣洋洋向我申謝保護之勞,隨即分頭趕路,向武漢而去。長官部則經阜陽、三河尖,入河南的固始,至潢川暫駐。潢川遂暫時成爲第五戰區司令長官部所在地。自徐州先行撤退的「第五戰區徐州靑年幹訓團」也暫在潢川駐屯,繼續訓練。這便是抗戰初期有名的「潢川靑年幹部訓練團」。關於該團的歷史,此地且略爲補敍一下。原來在抗戰開始之後,平、津、京、滬學校泰半停辦。靑年人請纓心切,紛紛投入軍旅報效。我於二十六年十一月抵...

  • 文章桂軍主力開入大別山建立抗戰根據地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55期  作者:張良謀 出版时间:1992-01-10
    关键字: 桂军 大别山区 抗日根据地 游击战 军队状况

    经过槪要〕我最高当局,鉴于自从淞沪会战,国军经过整整三个月血战后,牺牲重钜,深感对敌作战,非采取长期持久战不可。于是,决定令饬桂军主力,迅速开进大别山区建立根据地,对敌展开游击战,以最后胜利为目的。本军主力,自从上海大撤退后,即遵命开进大别山区,其经过槪要略述如下:(参阅附图)〔脱离战场阶段〕(一九三七年十一月九日开始)上海战场→太仓→常熟→无锡→雪堰→和桥→宜兴→张渚鎭→广德→孝丰。〔喘息阶段〕经过十多天的大撤退不断的行军,抵达浙西孝丰之后,官兵均已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