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清末共返回4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清末筹设江淮省始末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2卷 第8期  作者:雨香 出版时间:1968-02-29
    关键字: 清末 江淮省 籌設 区域 沿革

    有明永樂遷都北平之後,除南北直隸(南直隸爲今江蘇,安徽二省)外,將天下分設浙江、江西、福建、廣西、四川、山東、廣東、河南、陜西、湖廣、山西、雲南、貴州等十三承宣布政使司,逐漸形成省區。滿淸入關後,即將南直隸撤銷,改爲江南,順治五年,設甘肅省,置巡撫於蘭州,嗣又於康熙元年分江南爲江蘇、安徽二省,康熙三年又析湖廣爲湖北、湖南二省,以武昌及長沙爲省會,此即地理上所稱本部十八省是也。江蘇省區之面積,在本部十八省之中,僅略大於浙江而居於第十七位,但因地處長江下游,...

  • 文章清末民办「明达中学堂」简史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9期  作者:劉大衛 出版时间:1991-02-01
    关键字: 阜宁 明达学校 清末民办

    按:本資料在徵集過程中,曾走訪、信訪本地外地幾十位先生和老者,其中以劉古運先生和吳佩坤老先生所回憶者最為翔實。上海海運學院劉古台先生(現年七十二歲、文中劉于度老師之子,中國航海教育史編者之一)不僅直接提供資料,還陪同或代表筆者向旅居上海的濱海老人進行採訪,計達二十餘人次。此外還承正紅鄉復興小學劉訓坦先生、古尖高德揚先生協助邀請座談和陪同訪問多位當地人士,從而取得大量資料。湮沒七十餘年的明達,多虧諸位通力搶救,才得重現於世,在此謹表衷心感謝。

  • 文章淸末任職京師及各省之晉籍官員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8期  作者:郭榮生  出版时间:1976-07-01
    关键字: 清末 晋籍官员 名单

    本文係依據內閣印鑄局編印之「宣統三年冬季職官錄」,摘出晉籍京官七十七人,各省州縣官員一百五十三人,晉省各州縣官員一百四十七人,共計三百七十人,草輯成篇,並按地域分佈,略加剖析,以明散佈情況。民國成立,晉省之政治經濟,文敎事業,多與本文所列各員發生密切關係,爲明瞭前後源淵,便於究考,玆錄其姓氏職官出身等項如左:晉籍京官京官計七十七人,其中晉中各州縣三十一人,晉南各州縣二十四人,晉北各州縣十八人,州縣不詳者三人。各州縣中以楡次六人爲最多,大同、太谷各五人次之...

  • 文章台山教育之今昔(一)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 第108期  作者:雷飛鴻  出版时间:1999-12-31
    关键字: 台山 清末 教育

    壹、清末时期的台山教育(一八六五年—一九一一年)概述清朝教育制度基本上因袭明制。学校教育与科举相辅而行。但仍偏重科举制度。台山地处南海之滨,交通方便,受外来文化影响较早。在乾隆年代(一七七五年)已经创立书院。至清末,私立书院兴起,广育人才,本县在清代的顺治朝起至光绪朝止中科举人数不少附统计表如下:自甲午鸦片战争后,列强资本主义文化入侵,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在全国要求废除科举之压力下,清政府见大势所趋,不得不遵重民情,废除科举制度,将书院改为

  • 文章淸末民初期間四川城市的發展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77期  作者:呂實強 出版时间:1980-10-01
    关键字: 清末 民初 四川 城市 发展

    城市的發展,通常被視爲近代化進程的重要指標之一。因爲所謂近代化,不僅和變遷有關,更同時和人類交流、社會交流關係的增進,亦密相貫通。尤其是形成近代化的重要特徵之一—效率(efficiency),也往往先從城市產生與推廣。具體的說,城市能促進貨物的生產與分配的效率,並使個人、社會以至地域之間,關係趨向複雜,即使人們有更多的接觸。於是城市往往形成其鄰近地區或更廣泛地區近代化的中介或先驅。㈠城市人口由於資料不足,不僅各州縣並非全有文獻可據,即有亦多僅止全州縣之總數,而無縣...

  • 文章清末亡佚知县归眞名录探辑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 第19期  作者:易邵白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清末 亡佚 知县 辑佚方法

    唐、宋、元、明、清知县等官吏或已收录于旧志,不作一槪而论。自一八〇四年而始的道、咸、同、光、宣五朝,共七十一年清末限内时间,其知县等表录是必须设置而不应迟疑的。祇是因为资料匮乏的表相缘故,难倒一些编纂者。”湘鄕县“(包括今湘鄕市、双峰县、娄底市全部、涟源县及韶山区的一部份)的具体情况是,清同治十三年(一八七四)以前的知县、驻防把总、县丞、主簿、敎谕、训导、巡检、典史等,旧志悉已记载;民国时期知事和县长等的绝大多数,赖有一九五九年原湘鄕县志编纂委员会曾经编

  • 文章清末我国留学史话——近代留学教育之缘起及留学之派遣——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50期  作者:郭榮生  出版时间:1982-07-15
    关键字: 近代历史 留学教育 清末

    我國留學敎育由來已久,早期稱爲遊學,遠在孔子時代就有遊學之事,惟時處封建社會,交通頗感困難,雖周遊於列國之間,仍未出中國國門。最早出國留學者,爲後漢明帝八年(公元六五年)蔡愔出西域求佛法,是爲我國留學敎育之開端。繼起者有東晉安帝隆安三年(公元三九九年)之法顯及唐代宗眞觀三年(公元六二九年)玄奘之至印度取經(瞿立鶴:五十年來的留學敎育,載近五十年來之中國敎育)。法顯玄奘基於宗敎信仰出國取經,影響中國文化者至深且鉅,惟渠等之擧措,純係個人行動,朝廷對出國者並...

  • 文章清末最后的一次岁科考试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3卷 第3期  作者:楊辛池 出版时间:1971-03-16
    关键字: 歲科考試 清末 海州 唐景崇

    時間:光緖三十一年歲次乙己—民前七年農曆三月按臨海州直隸州,由徐州府來海州,考試完往淮安府。學差:欽命江蘇全省提督學政唐景崇。試日五鼓,考棚前發大砲聲震全城。所有赴考童生齊集考棚大門外,魚貫而入,領取考卷。大門兩旁列有民壯軍牢各二十人,搜檢官連呼子細搜檢,即有兩人對峙搜檢周身,不及整裝,由大門高門檻俯伏而入。(考童被檢形狀極爲不堪,稱彼爲「弘虫」。蓋「强」字折稱也。)到儀門口給照入,牌官引入,每次二十人,在大堂下候再點名,軍、壯覆行搜檢畢,由本州學官按卷...

  • 文章清末民初之辽宁(奉天)财政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5卷 第4期  作者:錢公來 出版时间:1975-05-01
    关键字: 清末民初 财政 辽宁省 捐税

    奉天地方政府,興辦庶事,不假北京庫銀倉米,開源節用,自爲財政,趙爾巽樹其根柢,王永江收其果實。蕭規曹隨,不因國家制度,與人事之轉變,而有所中輟,淸末試辦新政,民初講武興學,開發產業,均賴此以爲挹注。飮水思源,是不可以無述也。甲、清丈以裕國課,屯墾以盡地力一、淸丈局:丈放王公莊地,此等莊園地,向爲淸室王公所私有,置莊頭管理。其莊園名目不一,如大糧莊,牛羊莊,鷄鴨莊,胭粉地,養女莊等。于國家爲黑地,不納錢糧,各有佃客,謂之莊戶。其甌脫隙地,堿片沙荒,亦間有「...

  • 文章清末开发海南地利始末纪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3卷 第4期  作者:王萬福 出版时间:1983-12-30
    关键字: 清末 海南 开发 张之洞 奏折

    海南自漢元封元年(公元前一一一年)併入職方以迄今天已屆二千零七十餘年,歷代的朝廷與縉紳大夫,如漢代的賈捐之、揚雄,東吳的陸遜,唐代的李德裕,宋代的蘇東坡,淸代的何絳,他們都視海南爲險惡的化外,瘴雨蠻煙無何價値,反對朝廷的經營與開發,因此歷代的王朝,對於海南,均不願做有計劃的經營,所以漢代對珠崖只統治了六十三年就行放棄,三國時代孫權經營南方對海南也只有五年的征討,兩晉至隋竟有二百年黑暗的時期,隋唐之際郡縣建制漸見大定,宣宗以後,文敎始興,而唐經五代之亂,黃...

共47条记录 1/5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