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清政府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武昌革命成功的基本原因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21期  作者:左舜生先生  出版时间:1971-10-10
    关键字: 武昌起义 革命 清政府 历史

    武昌首義,支集大勳。或謂由於「三、廿九」廣州黃花岡之役轟轟烈烈革命精神所激發,或謂由於四川鐵路國有風潮所鼓盪,或謂由於上海中部同盟會之直接領導,或謂由於總督瑞澂提督張彪之倉皇出走;衆說紛紜,莫衷一是。幾乎一致認爲武昌首義之擧爲行險僥倖,憑藉外在影響而成功。然而揆諸事實,殊不盡然。蓋上述諸端,對武昌首義,自不無刺激作用,然決非主要因素。一則黄花岡之役,固已震撼全國之人心,而普遍傳播於各地,然何以不聞他處倡義,而獨發難於武昌?二則鐵路國有風潮,在當時川鄂紳商...

  • 文章参与武昌首义身经槪略附黎元洪致满清政府招降书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期  作者:喻血輪  出版时间:1966-10-10
    关键字: 黎元洪 招降书 武昌起义 满清政府

    余於淸宣統三年春間,由梅寶璣君介紹,加入共進會黃州支部。時予方肄業黃州府舊制中學,所有革命刋物,均由同學宛思演、詹質存(大荵)等供給閱讀,以是革命思想,極爲堅定。是年陰曆八月十九日,(以下時日均爲陰曆)武昌起義,予於八月下旬至武昌,隨梅寶璣、詹質存赴九江,運動馬毓寶起義,九月二日夜,首由金雞坡砲臺發難,道臺保垣聞訊逃匿,三日晨馬毓寶卽宣布起義,在南門大校場誓師,(誓師詞係詹質存撰擬)設都督府於道署,使淸廷海軍,不敢再越潯而上。初五日余卽隨梅等返武昌,投効...

  • 文章太平軍三陷揚州城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114期  作者:周秋如 出版时间:1981-12-10
    关键字: 太平天国 满清政府 南京 《天条十款》 田亩制度

    滿淸政府自崇德十七年(一六四四年)入關自主中原後,由於異族統治,罔顧國計民生,在所謂「康」「乾」盛世,又一再「南巡」,以民■民膏,恣意浮靡,致朝政日腐,民不聊生!尤自鴉片戰爭後,滿淸弱點暴露,統治動搖,遂有廣東花縣人洪秀全、馮雲山、洪仁汗、楊秀淸等初藉「拜上帝會」爲活動,繼則公然反淸,自謂「奉上帝之命,來拯救陷於妖魔邪道的中國人民,作世間眞主。」又謂:「……恨中國無人,盡爲韃奴奴隸所惑……十八省之大,受制於滿州狗之三省,以五萬萬之華人,受制於數百萬之韃妖...

  • 文章(專載)為台灣當前政局做一歷史哲學的反思 化悲情為慈悲,轉業力為願力

    来源期刊:《山東同鄉會會刊》 第6期  作者:林安梧  出版时间:2004-02-01
    关键字: 观祠联感怀 遗民世界 延平郡王治台 清政府割台 自由民主

    廿多年前初遊台南延平郡王祠,看到沈葆楨寫的對聯,聯曰:開萬古得未曾有之奇,洪荒留此山川,作遺民世界;極一生無可如何之遇,缺憾還諸天地,是創格完人。我內心裡怵然有覺,是啊!這就是台灣,這就是台灣人的天命,她眞是「開萬古未曾有之奇」啊!眞是「洪荒留此山川」啊!正因如此,好做「遺民世界」也。延平郡王在政治上失敗,卻在文化上成功台灣,《漢書》上她叫「東鯷」、「大宛」、《三國誌》上她叫「夷州」,《隋書》上她叫「琉求」,葡萄牙人叫她「福爾摩沙」(Formosa);後漢人喚...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