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淮海戏共返回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海州人酷爱的淮海戏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6卷 第3期  作者:劉兆元  出版时间:2004-09-01
    关键字: 淮海戏 故乡文化 乡音乡情 人物回忆

    大口,一派海州方言土语、海州话、拉魂腔。戏场无人卖票收票,观众来去自由,或站或坐,这个班子听完了再到那个班子听。遇到拿钱的块儿八角无所谓,拿钱人也很宽厚,给多不嫌多,给少不嫌少,不给也就算了。每晚十点钟散场,各人回家明晚再来。有一次民俗博物馆演淮海戏,正演着下雨了,观众就是不散,头上淋著雨还要看戏,演员被感动得冒雨把戏演完。连云港人确实欢看淮海戏。连云港古为海州,在这块土地上经过千百年的天时地利和文化环境的协调润孕,在「六合和运」中自己创造,自己享用了淮海戏。为

  • 文章淮海戏的昨天和今天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5卷 第2期  作者:鮑鶴雲  出版时间:2003-06-01
    关键字: 海州小戏 历史沿革 表演艺术家 淮海戏振兴与发展研讨会

    、「推衫」等技巧。海州小戏渐渐为地方百姓喜爱的视听娱乐项目。一九四九年以后,海州小戏艺人队伍空前发展,先后成立了营业性剧团数十家,其中以小花褂为主要班底的江苏省淮海剧团,一九八二年又成立了淮海戏剧种专门硏究机构「淮海戏硏究会」,淮海戏的唱腔,表演技巧更加成熟。目前,小花褂(朱桂洲)、杨秀英等表演艺术家,因年事已高,很少登台,靑年演员苗爱华、熊化冰、吴玲、魏佳宁、许亚玲、徐棣琴都已是淮海戏舞台上当红明星,无论是唱、做、唸、打,都已进入炉火纯靑的境界。最近,江苏省

  • 文章朱培銮先生与淮海戏音乐的发展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8卷 第1、2期  作者:祝爾康  出版时间:2006-06-01
    关键字: 朱培銮 人物事迹 人物生平 淮海戏 求学历程

    朱培銮先生是淮海戏的作曲家和演奏家,在淮海戏流行区域,享有较高盛誉,在淮海戏的发展过程中,贡献良多,著名淮海戏表演艺术家,小花褂(朱桂洲)之所以成为淮海戏中主要代表人物,形成风格独异的流派,除了小花褂自身具有超人的表演天赋外,和其胞弟朱培銮的音乐声腔设计不无关系,尤其是六十年后,淮海戏从农村走向城市,从地摊(野台戏)演出,向都市豪华剧场演出迈进的过程中,伴随着人民生活的提高,社会的进步与繁荣,淮海戏从「小而土」向「大而洋」演变,淮海戏的伴奏队伍也由原先

共3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