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沿革概况共返回1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大陸淪陷前山西省之師範教育槪況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28期  作者:吳洽民 出版时间:1986-07-01
    关键字: 师范教育概况 学校概况 发展沿革 相关统计

    一、沿革㈠省立师范学校⒈省立国民师范学校:该校创始于民国八年九月,当经招收新生二十六班,嗣后逐年改进,蔚为全省师范学校之冠。二十五年夏,奉令以扩充职业敎育为目的,旋改组为省立太原初级工业职业学校。二十六年十月,因战事停办,胜利后复因各县师资缺乏,于三十五年五月,仍以省立国民师范学校名义复校。⒉省立太原师范学校:该校于民国元年由省立优级师范改组,初名山西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为该省开办最早历史悠久之师范学校。迨民国二十三年,奉部令改称今名。抗战期间,随军迁出

  • 文章民國後的福建政治

    来源期刊:《福建文獻》 第2期  作者:振瀛  出版时间:1968-06-10
    关键字: 政治沿革 概况 史料记载

    辛亥革命,福建光復,其政治始終在多災多難的不安定狀態中。民國十五年以前,爲北洋軍閥所佔據,算是第一階段。國民革命軍入閩,底定福州起,至廿二年十九路軍入閩,算是第二階段。「人民革命政府」竊據時期,算作第三階段。閩變敉平後,算是第四階段的開始,大陸撤守,福建省政府遷臺,算是第五階段。先說第一階段的福建政治,完全在北洋軍閥的勢力範圍之內,由李厚基,而王永泉、孫傳芳、周蔭人,無不是十足的軍閥,他們的治閩,其目的僅在搾取,靠軍隊作爲護符,藉籌餉而自肥,於是賣官鬻爵...

  • 文章福建建置梗槪

    来源期刊:《福建文獻》 第3期  作者:芝厂  出版时间:1968-09-30
    关键字: 概况 地理沿革 史料记载

    大盜僭竊,神州塗炭,獨福建省尙有金門馬祖兩區,屹立前方,成爲討毛救國之跳板,與臺灣同稱復興之基地,福建還是得天獨厚的啊!福建爲禹貢揚州之域,周爲七閩地,故別稱爲閩。其有稱東越者,史記夏本紀越世家東越列傳:「禹巡狩,崩會稽,夏少康封禹少子由余於會稽,以守禹祀」。至勾踐滅吳,盡有東南之地,故屬於越。及無疆滅於楚,其族子散處江南海上,或爲王或爲君,並服於楚。四庫全書百越先賢志提要:「南方之國,越爲大,自勾踐六世孫無疆爲楚所敗,諸子散處海上,其著者:東越無諸,都...

  • 文章達埔素描

    来源期刊:《永春文獻》 第2期  作者:亦佛 出版时间:1971-07-10
    关键字: 达埔镇概况 地理沿革 姓氏源流 拳术 风俗

    难免家鄕模糊,渊源忘记,所以,对于家鄕地理环境,习俗掌故,应该是旅外同鄕所乐意知道的。玆就个人记忆所及,略作介绍,但所记述,不及百之一二,希望抛砖引玉,有待鄕贤先进,搜罗资料,陆续传播,促进了解鄕情,引发游子思鄕,也是人生中的一大乐事了。一、乡名沿革达埔这个鄕村,考自宋代以前,叫做卓埔,据传是卓姓最早定居的地区,当全县分为五鄕十七里二十五都的时代,所有小村落,分别列入八都九都和十都,统属里仁鄕管辖,八都属招集里,九都十都属安仁里。到了宋朝绍兴年间,朱子南来

  • 文章山西地形与政区沿革概况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9期  作者:翟旺 出版时间:2012-01-01
    关键字: 山西地形 山西概况 政区沿革

    一、山西概况山西省位于华北大平原太行山以西、黄河之东,地处黄河中游、海河上游,属黄土高原东部。北纬34°36′~40°44′,南北长约五五〇公里;东经110°15′~114°32′,东西宽近三〇〇公里。总面积一五六二六六平方公里,约二三四四〇万亩,占全国总面积的一·六三%。平面轮廓大致呈东北斜向西南的平行四边形。山河环绕,与邻省界线较为明显。东、东南以太行山与河北、河南为邻,西隔黄河与陕北高原相望,南以黄河和太行山与河南接壤,北以外长城与内蒙古高原为界

  • 文章平南设治沿革暨大事纪畧(下)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85期  作者:盧國富 出版时间:1999-07-10
    关键字: 平南中学 历史发展 设治沿革 概况

    四十八年二月二十三日在台北市被美军顾问团军曹吉甫车撞伤不治,年七十九岁。)及满击云当选。三十八年十二月三日,中共陈赓兵团一五四师四六〇团进占县城,八日成立临时治安委员会,维持秩序。三十九年(一九五〇)元月六日,中共成立「平南县人民政府」,国民政府之统治宣吿结束。八、平南设治沿革简要说明:㈠春秋战国时代,属百越之南越地方。㈡秦始皇三十三年(西元前二一四年),发兵五十万取南越,置桂林、南海、象郡,今平南属桂林郡辖地,郡治设在今之桂平县境内(今之桂林古称桂州

  • 文章台山概况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7卷 第3、4期  作者:雷飛鴻  出版时间:1997-12-31
    关键字: 台山 概况 历史沿革 教育文化 物产

    广海城。㈢由斗山至赤溪县三 海运㈠上台山有公益、新昌、荻海三地为出海口。㈡下台山有广海、上川、下三三地为出海口。台山沿革台山在汉朝时,属南海郡,称四会县。在晋、宋、齐、梁、陈五代时属新会郡。唐、宋、元三朝属广州府,均改称新会县。自明宏治十一年(西元一四九八年)至清末,始与新会县划分,易名为新宁县,仍隶属于广州府。民国初年始改称台山县。民国八十二年改为台山市。县治在广州西南约三百六十里、西与北至开平县界四十里、南至海八十里、东南至赤溪界七十里、西南至恩平县

  • 文章湖陽鄉槪况

    来源期刊:《永春文献》 第4期  作者:黃昇禪 出版时间:1972-03-15
    关键字: 湖阳乡概况 地理沿革 人口概况 风景名胜 历代人才

    本文作者黃昇輝先生亦係黃埔軍校出身,曾在遠征軍任職,後在李良榮部任營長,參加福州抗日戰役,及金門古寧頭戰役,退役後在台灣省建設廳任科長及專員至今,亦忠貞之士也。

  • 文章万县商埠沿革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0期  作者:李寰 出版时间:1963-06-01
    关键字: 万县 商埠 历史沿革 《马凯条约》 建设概况

    一、地理環境萬縣舊志云;邑之名萬,始自後周置萬川郡,葢取大江至此,萬川畢會之義。其地水陸交通,毗鄰秦楚,喉襟滇黔,上束巴蜀,下扼夔巫,東西廣二百二十里,南北袤三百二十里。又據峽江灘險志實測,距重慶五百六十四里八,距宜昌六百三十八里,適當宜渝航程之中點。凡下川東夔綏忠石及鄂西施鶴歸巴一帶之貨物,無論進口出口,均取得集散場之資格。民國十五年,商埠督辦署成立,劃定商埠區域,暫以上至司馬橋,下至聚魚沱,後至陸家街,前至陳家壩為界。十七年,經商埠局決議並呈准擴張,...

  • 文章萬源經濟槪况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84期  作者:平明  出版时间:1969-08-01
    关键字: 万源市 经济概况 桐油 农产品种 历史沿革

    一、沿革与地势万源县与城口县同为川陕交界大巴山脉上的两个四川县份。万源县地形略似一只伸翅欲向东飞的鸟,东南西三面与四川各县接界,北首则与陕西各县接界。东为城口县,东南为宣汉县,南为达县,西北为通江,西南为巴中;东北为陕西之紫阳,北首则为陕西之镇巴。万源县城居中,在东径一〇八度十一分,北纬三十二度五分,海拔七五〇公尺。万源县之历史,秦季属于巴郡,汉时置宕渠县,仍隶巴郡。唐季隶达州之通川郡,宋季归东鄕县管辖;元因之,但仍隶达州。明正德年间划东鄕县之太平里置

共16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