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治史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藍文徴先生的學業與道業(七)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3卷 第1期  作者:湯承業 出版时间:1982-08-01
    关键字: 蓝文徵 人物行谊 学术思想 人物回忆

    皆说必新创,文不空作(蓝师序王德毅撰:宋研究论集)。中庸曰:「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二十章);此句看似平淡,其义却正是工力与修养之所在,顾炎武与钱大昕所以能「说必新创,文不空作」者,就是因为其能「积卅年而成编」,与「引十驾以自励」。所以,唯修养之能表现工力,而工力亦正蕴孕于修养之中;如此,当然「虽愚必明,虽柔必强」(中庸、二十章)王志强(德毅)学长恰似「愚」而「柔」者,仅当「不惑」之年,而治史之工已逾二十寒暑;且志愈潜而力愈增,心愈扩而见

  • 文章大埔县从茶阳迁至湖寮的由来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8期  作者:劉旺彬 劉嘉倫 出版时间:2001-12-01
    关键字: 大埔县治 茶阳 湖寮 迁县治 历史缘由

    大埔县城一九六一年四月从茶阳迁至湖寮,到现在整整四十周年了。然而,茶阳是古老的县,从明嘉靖五年(公元一五二六)重置大埔县设县起,经明、清和民国,新中国成立至一九六一年四月迁至湖寮鎭止,历经了四三五年,一直没有改变,何以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要迁徙?新县为何又要选择在湖寮?许多人都不太了解。値此迁县四十周年之际,我们翻阅了迁县前后的一些文档案,采访了一些当事人,共同回顾当年的一些实,对于了解大埔的历沿革,发扬当年迁县时那种艰苦奋斗、勤俭踏实办

  • 文章周召「分陕而地考释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6卷 第2期  作者:夏兆瑞 出版时间:1974-02-25
    关键字: 分陕而 陕县 史料 周召

    距今三千余年,周代的开国君主武王崩后,其子成王即位时,因年尙幼,乃由叔伯周公旦、召公奭摄政,「分陜而」,自陜以东周公主之;自陜以西召公主之。政绩裴然,仁德敎化大著,海宴河淸,万民景仰歌颂,诗召南甘棠:「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即为后人感恩怀德敬爱歌颂的代表作。唐张说诗:「周召尝分陜;诗书空复传。」为唐代称颂周召分陜而,政绩卓著的明证。「周召分陜而」,已在我历上传为称赞郅治政绩的佳话。但因今河南省有陜县;关西秦省称陕西省,且县小省大,又

  • 文章唐太宗——李世民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74、75期  作者:高世祥 出版时间:2010-01-01
    关键字: 李世民 贞观之治 治国策略 历史评价

    李世民是从陇西成纪(在今甘肃静宁)走出的一位历伟人。李世民是中国历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位开明皇帝。吴兢在〈贞观政要〉中指出:「太宗政化,良足可观、振古而来,未之有也。」欧阳修于《新唐书.太宗本纪》中说:「太宗之烈也,其除隋之乱,比蹟汤武,致之美,庶几成康。自古功德兼隆,由汉以来,未之有也。」范文澜在《中国通简编》中称,李世民是历上少有的卓越人物,是最著名的善纳谏,善用人的明君,是空前成功的英明皇帝。李世民领导开创的「贞观之」,使中国社会

  • 文章新淦县旧地图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62期  作者:李超哉 出版时间:1995-10-01
    关键字: 新淦县 地图 史料 舆地志

    编者按:上图为新淦县旧之图,系李超哉博士从美国国会图书馆所藏新淦县志影印而来,虽感残阙不全,然仍略具大槪!李村潭家坊在登贤鄕桑村与南源村之傍,与清江县黄柏埠隔邻而居,姑刊诸文献以备后世之子孙査阅。

  • 文章文鉴自序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31期  作者:鄧啓 出版时间:1988-01-01
    关键字: 《资文鉴》 人物思想 历史记载

    删述之业,由来尙矣,昔孔子删订六经,垂敎立纪,其旨远矣。后世乃局于诗文。大抵选辑之学,有主于论文者,昭明文选、古文辞类纂其著者也。有主于言理者,文章正宗、古文雅正之类是也。有主于经世者,切问斋文钞、经世文编其要者也。夫品藻诗文经世致用之选,古人之作备矣。今所为者,宜有所重。余悯今人谋国而鲜究治平之道,服官而甚少公忠之行,风俗败坏,乱多少。因取古来有关治道之篇章,择其尤精要者,得十五篇,备为求治者之助焉。夫大同之,为我先圣王道政治之极则,亦为古今至公

  • 文章概説大唐興衰

    来源期刊:《鄢陵雜誌》 第17期  作者:姚建業 出版时间:2002-01-10
    关键字: 大唐兴亡 英雄史观 贞观之治 开元之 由盛转衰 唐朝覆亡

    的均田制及改良的灌溉方法,促使农产量大增,政府也开创了许多制造工业,驿站的邮政业务更促进商业的发达,大运河在此时终于完成。更加速了文化、科学、艺术蓬勃发展,直到今日,唐诗仍被公认是登峰造极,后世难以匹敌的文学成就。新的行政版图「道」;在行政体制上类似现今的「省」;而兵源的编制则有别于百姓编制。考选人才的科举制度经过改进之后,重新恢复、儒生出生的官吏终于获得与地方缙绅平起平坐的地位。贞观之,被后人称赞为在中国历上的辉煌盛世,雄踞亚洲,是中国人在世界上能够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