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气候共返回2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東北之氣象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3卷 第1期  作者:王奉瑞 出版时间:1972-08-01
    关键字: 气候 降雨 地势 监测

    一、槪述东北为大陆性气候,与同纬度的美国北部、加拿大南部及欧洲南部之地方相似。气温冬寒夏热,每至四、五月时气温急遽上升,能在九、十月以前之农作物生育期间,保持相当高温,农作物可于此期间内成熟,为同纬度中东北地方之特色。另一主要因素,为东北受季风所鼓荡,炎风暑雨,于农作物最为有利,故东北之农作物可生产五十余种。凡温带性及热带性之大部分作物,东北皆能生产。吉黑二省为我国最北之地区,犹能盛产水稻,为特出之实例也。东北农耕地带之无霜期间,平均为一七一·四日,霜降

  • 文章看天氣、回故鄕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7卷 第2期  作者:朱杞華 出版时间:1991-04-10
    关键字: 气候 故乡 气象资料 气象灾害

    在台湾亚热带气候住惯了,回到严冬酷暑、变化复杂气候的故乡;常常有些难以适应之苦,倘事前对故乡气候情况,有所了解;则对心理上有些准备,决不致临时遇到,有不知所措之憾。故乡是属于四季分明的温带型气候,一年之中可以明显划分下列五个时期:一、春雨期(三、四月)平均气温十——十五度(摄氏,以下同),月雨量一〇〇——二〇〇公厘。二、梅雨期(五、六月)平均气温二十——二十五度,月雨量一五〇——二〇〇公厘。三、台风期(七——九月)平均气温为全年最高,超过二十五度,雨量则

  • 文章全球變暖提升厄爾尼諾「殺傷力」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5卷 第5期  出版时间:2009-10-01
    关键字: 全球变暖 厄尔尼诺 自然灾害 气候 干旱

    科学家最新研究表明,由于全球气候不断变暖,因摧毁力极强而臭名昭著的厄尔尼诺现象将出现新的变异,而且这一变异在本世纪发生的频率将是传统的厄尔尼诺现象的5倍。据发表在英国《自然》周刊上的一篇文章称,气温上升正在并将持续对厄尔尼诺现象造成严重影响,而该现象每隔几年就会在世界不同地区导致气候变化。厄尔尼诺现象是指地处太平洋热带地区的海水大范围异常增温的现象,可能造成正值旱季的地区洪水泛滥,而处于雨季的地区滴雨不下。最新研究发现,厄尔尼诺现象遵循的常规模式发生

  • 文章新蔡縣地理畧誌(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4卷 第5期  作者:萬良 出版时间:1982-05-30
    关键字: 新蔡县 地理 河川 气候

    三、气候新蔡县无气象因素纪录,因此对其气候,难以翔实而正确之敍述。兹仅以位于同一平原之开封等地气象资料,藉以说明其梗槪:⒈气温:由表二:「开封四季及历时」示知之冬季日:一百四十天。夏季日:一百十五天。秋季日:六十天。春季日最短:亦五十天。显示四季分明。同表示气温C:一月零点七度,四月十五点二度,七月二八点八度,十月十六度,全年十四点七度,绝对最低温零下十五度,绝对最高温四十二度。可知中原冬夏温差,趋于极端,最热亦远超过台湾,呈现典型大陆性气候型。新蔡位于

  • 文章漫畫廣場 時事隨筆⑧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1卷 第3、4期  作者:彭漫  出版时间:2009-12-01
    关键字: 时事随笔 气候变迁 学者观点 漫画

  • 文章寧夏回族自治區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25期  作者:本刊資料室  出版时间:1991-03-01
    关键字: 六盘山 历史沿革 贺兰山 气候条件 宁夏草场

    宁夏是一个以山地为主的高原地区,主要山脉有贺兰山和六盘山等。北部的贺兰山,山势如骏马,南北长二百多公里,东西宽约十五—五十公里,大部海拔在二千公尺以上,最高峰三千五百五十六公尺。山脉西侧地势平缓,山脉东部以断层临银川平原,阻挡了西北寒风的东侵和腾格里沙漠的东移,是我国内外流域的分水岭之一。六盘山脉跨越陕、甘、宁三省区,大致为南北走向,长约二百四十公里,大部海拔在二千公尺左右,最高峰二千九百四十二公尺,是泾河与渭河的分水岭。㈡气候条件宁夏远离海洋、深居内陆

  • 文章山东各县的气候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7卷 第1期  作者:褚承志  出版时间:1981-06-20
    关键字: 山东省各县气候统计表 档案资料

    一九七七年,美国新泽西州的气候,冬天特别冷,夏天特别热。冬天小孩子们看着纷纷的大雪,问我道:「爷爷,到咱老家山东是否也这么冷」?我回答说,「也是这么冷」,至于冷到具体什么程度,则答不出,而说了一个故事。「你奎先大爷(我在台湾的姪儿褚奎先)的爸爸小时候,冬天早晨上学,走出家来,用舌头舔大门口旗杆座上的铁箍子,因为天太冷,一舔便把舌头冻住了,他嚎啕大哭,越哭嘴里的水分流出越多,冻住的越大,后来大人听见,费了好些事,才把舌头弄下来,他满嘴是血。你们想想冬天咱

  • 文章陽春縣志續編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7卷 第2期  作者:李可瑤 出版时间:1977-06-30
    关键字: 《阳春县志》 疆域 山川 地质气候 建置交通

    山坪墟附近,面积不大,温度甚高,鄕人常用以宰牲。八甲温泉:在八甲墟侧河滩一带,泉从河边喷出,潴成若干小窝,热度甚高,常为屠狗辈所利用。第三章 地质及气候第一节 地质本县地质,大抵以岩石为最多,土壤次之,沙砾又次之。中央石山山脉全为岩石构成,固无论矣,即东西山脉及西南山脉,表面虽属土壤,但其根部及内层多属石质,在各土山中常见岩石错峙其间。岩石、全属水成岩、而无火成岩;变成岩偶或有之,但属罕见。水成岩中又以生物岩、石灰岩为最多,碎石岩间或有之,沉淀岩则绝少

  • 文章緬甸歷史風雲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鄕會會刊》 第22期  作者:池章慶 出版时间:2008-02-16
    关键字: 缅甸 历史发展 气候农业 民族宗教 历史资料

    着,象征世界的和平。缅甸首都仰光,建埠历史不长,约在公元一七五七年间。缅甸面积有八·七万余方公里,人口约有五百五十多万人,是一个热带的国家,有边缘印度地带潮湿气候的调节,所以没有春夏秋冬,只有热季、雨季、凉季。每年三月初旬,境内的温度开始上升,四月至五月的温度达全国最高峰。每年公元四月十二日除夕进入泼水节新年,放假四天,泼水人潮狂欢,处处水泄不通。六月后西南部季风猛吹,全国普遍进人雨季。九月中旬雨季结束变成凉季。所以缅甸的气候是半年下雨半年晴的季节。缅甸是农业国

  • 文章察哈爾地理環境述略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9期  作者:李培適 出版时间:1981-07-01
    关键字: 自然环境 气候 降雨 永定河 桑干盆地 塞北高原

    成,认为:「地理学是认识地表空间特异性之学。」构成地表各种条件地理要素的总和,称为地理环境。其中地形、气候、水文、土壤、生物等自然地理因素的总和,称为自然环境;经济、交通、部落、人口、政治等人文地理因素的总和,称为人文环境。我察哈尔的地志硏究,以往对人文环境记载详尽,对自然环境因缺乏硏究的工具,又鲜有该项人才,在调查上甚多缺失,今日搜求该项资料甚属不易,况除省通志及阳原县、怀安县二志为民国二十三、四年修志完成,其他各志均系淸代所修,或为民国十五年以前修志,修志

共21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