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民谣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客家山歌韻味長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6卷 第1期  作者:陳彰 出版时间:1976-05-01
    关键字: 客家 山歌 民谣 赏析

    一)山歌是农村中靑年男女所唱的一种情歌,乃是民间文学中最突出的大众产物,它具有一种出于天籁的自然美,而辞句浅显,音韵和谐,与诗词歌赋有异曲同工之妙。诗词歌赋是出于士大夫所创作,山歌则出自民间,故无论它在形态和内容方面,都充满着浓厚的鄕土色彩。其实,我们作进一步硏究,所谓诗词歌赋,从表面上看,好像是四种文体,事实上都是由山歌、民谣演变出来的诗。如以赋为散文诗,歌谣则是具有音乐内容的诗,这些都是诗的内涵,也是诗的境界,因之,我们可以说:山歌、民谣就是白话诗

  • 文章河南冬至的民谣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6卷 第2期  作者:王燦藜 出版时间:1984-02-29
    关键字: 冬至 民谣 谣词

    中国民俗以冬至为「交九」,每九天为一九,共为九九。而民间以交九后,各九天气气温不同。因此,有人把各九天气气温编成民谣去形容它。本来黄河流域中原的气候,到了农历十月就降雪了,所以有十月一日(初一读轻声)棉顿顿(读轻声)的谚语。若是到了农历十一月就交冬至(交九)(国历是十二月二十二日,润年是十二月二十三日)天气就冷了!先由冷,渐渐更冷!到了立春,然后又渐渐温暖起来了。它的谣词,是「头九二九不出手,」(就是不伸出棉袄袖)也有说成「揣着手」的,「三九四九凌上走

  • 文章秦風與隴南民歌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32期  作者:桓來 出版时间:1989-09-01
    关键字: 陇南民歌 秦风 山歌民谣 民谣列举

    台北中小学生常唱的「茉莉花」一歌,其声调酷似陇南新春舞龙时所唱一歌曲,记得其辞有:「好个喜新年」、「连中上三元」,料想当为清代即已歌唱者。我曾于酒酣耳热之际,按儿时所记拍节歌唱,来美专攻音乐的陈建台同学,于录记比较两歌谱之后,认为就节奏看,很可能为「茉莉花」一歌之蓝本。山歌民谣,多谈情寄爱,或描述风土之作。虽质朴浅俚,亦每多佳句,歌谱自以简单易唱为主,惟杂以和声及廻环往复歌唱,使其稍见复杂。我记得的若干民歌,实际上多仅两句或三句,惟一唱三复之后,颇有动人之处

  • 文章客家民谣举隅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9期  作者:黃軍書 出版时间:1972-10-01
    关键字: 客家民谣 起源与发展 民俗习惯

    客家民谣,亦称山歌。我客家民族,自五胡乱华,相继南迁以后,因作客他鄕,故称客家,以示与先到定居之民族有别,所以不论是四川、江西、广东、乃至台湾,所聚居散布的地方,均属山区地带。我走遍大江以南每一省份,尤其在抗战期间,在四川、浙江、江苏、江西一带,都曾看到十三、四岁纒足的小女孩,她们自以为得计,其实实在可怜!但唯一的例外,却从未发现有客族的妇女纒足,即使是七、八十岁的客家老太婆,她们的三寸金莲都是「横量」的。由此可以证明客家人,不论男女,为了适应生存环境

  • 文章蒙藏诗歌民谣的特质——民国七十四年三月廿一日蒙藏委员会与中华日报蒙藏诗歌民谣座谈会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2期  出版时间:1985-04-01
    关键字: 蒙藏诗歌 民谣 人物讲话 民谣诗歌座谈会 蒙藏民族 民族文化

    以文化的了解促進各民族間心靈的溝通

  • 文章客家民谣擧隅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5卷 第10期  作者:黃軍書 出版时间:1973-10-05
    关键字: 客家民谣 山歌 情歌 艺术赏析

    客家民谣,亦称山歌。我客家民族,自五胡乱华,相继南迁以后,因作客他鄕,故称客家,以示与先到定居之民族有别,所以不论是四川、江西、广东、乃至台湾,所聚居散布的地方,均属山区地带。我走遍大江以南每一省份,尤其在抗战期间,在四川、浙江、江苏、江西一带,都曾看到十三、四岁纒足的小女孩,她们自以为得计,其实实在可怜!但唯一的例外,却从未发现有客族的妇女纒足,即使是七、八十岁的客家老太婆,她们的三寸金莲都是「横量」的。由此可以证明客家人,不论男女,为了适应生存环境

  • 文章憶揚州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29期  作者:周秋如 出版时间:1967-10-10
    关键字: 民歌民谣 民俗文化 往事回忆 乡音乡情

    二十六、民歌民谣人类自有了语言,即有歌谣;有了歌谣,乃有诗词。所以民歌、民谣是诗词的滥觞,这是一点也没有错的。一部诗经,三百零五篇,实际上便是古代的民间歌谣,不过经过孔子的删订罢了。由于我们在台湾的下一代,对于故鄕的民歌、民谣,根本毫无所知,在他(她)们的环境中,除掉充满了驴鸣马叫的「猫土歌曲」以及「阿哥哥」之类的歌曲以外,几乎使我们很少听到发扬地方文化和人类本性的歌曲!,这并非是我辈要留恋着老骨董,终朝苦陷在囘忆中,向往著过去的梦幻。而是我们要反映当时

  • 文章臨川雜憶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56期  作者:千里 出版时间:1970-11-02
    关键字: 临川 民谣 才子 羊城 中学 历史名人

    台湾电视台,播演碧云秋梦小说,特别指出那是江西临川的眞实故事,于是闲谈中常常会谈到临川的情形。不履家园,二十余载,鄕愁客恨,肠断中宵,因作临川杂忆,聊抒故土之思。临川是江西旧抚州府的首县。抚州共辖六县:临川、金谿、宜黄、乐安、崇仁、东鄕。民谣有云:「临川才子金谿书,宜黄子弟乐安猪,崇仁小官家家有,东鄕芋头萝卜薯。」这是说临川出「才子」,而故事流传最广的「才子」,是明朝的汤显祖,著有玉茗堂集和临川四种曲,由于淸朝的蒋士铨,做了一部临川梦,描写汤氏在玉茗堂

  • 文章送你一首古老的民谣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7卷 第1期  作者:洪念劬  出版时间:1985-03-01
    关键字: 诗经 民谣分享 风土民情 原诗今译

    带回来。」和谐的音调,轻快的旋律,多么纯朴欢乐的情感;多么喜乐适意的情怀。其实,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不一直在追寻这样一种人生吗?单纯、自由、愉悦、适意。在远古的世代,我们的祖先有一部最优秀的文学作品,一本黄河流域到汉水的北方歌谣的总集,那就是诗经,其中有十五篇国风,全是抒情的民歌。它们的歌谣简单,重复环廻,表现了那个时代,那个社会的风土民情。在这诗一般美好的春日,我想选一首很古老的民谣来和大家分享。这支民谣蒐录在诗经周南,篇名叫芣苡(ㄈˊㄡˊㄧ)。芣苡即车前草

  • 文章監利文明識小錄續編

    来源期刊:《監利文献》 第2期  作者:陳祚龍 出版时间:1982-01-01
    关键字: 民谣编辑 释智顗 明清名人录 近古寿星 监利县志

    弁言最近,叨承台北市我縣同鄕會理事長王軼猛博士不遺在遠,惠書言及:本(七十)年三月廿七日,第二屆第三次常務理、監事聯席會議決定繼續編印「監利文獻」之第二集,且又蒙其不以我的才學庸劣相棄,而一叮二囑地命我撰寄文稿,俾便該集用爲補白,於是我在由衷感激如此的高情優誼之餘,因思故里自古流傳之「愛君且得敬君,敬君莫如從命」俚語俗諺,始特再度不揣謭陋,撥宂勉力成此「監利文明識小錄續編」。至於我以「續編」命題之由,實因「監利文明識小錄」之全文,早經「文獻」之第一集(本...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