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民俗特色共返回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山西民俗(二)——民俗文化发展的脉络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6期  作者:本社 出版时间:2005-07-01
    关键字: 山西民俗 民俗文化 发展脉络 特色习俗 面食

    河北省、河南省、陕西省和内蒙古等四个省区邻近山西的部分地区,形成了丰富的独具特色的三晋民俗文化,如嫘祖养蚕、后稷教民稼穑、尧王选贤、舜耕历山、大禹治水等神话传说,都包含了丰厚的民俗文化内容。战国后期,七国争雄,最终为秦所统一。秦汉王朝相继建立以后,在天下一统的局面下,加强文化整合,民俗文化昌明兴盛,基本定型,礼仪风俗之盛、节日风俗之乐、婚丧习俗之华,蔚为奇观。山西民俗文化在天下一统的交流中,融合更新,传承流布。比如,山西人爱吃面食的风俗,大约在汉代形成,汉时

  • 文章山西民俗(三)五大区域及特色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7期  作者:本社 出版时间:2006-01-01
    关键字: 山西民俗 五大区域及特色 风俗习惯 民俗文化

    行政区,影响到「晋语」流行区,也就是语言学界所说的「山西省及其毗邻地区有入声的方言」地区。由于明代兴武年间山西潞、泽等地曾移民到河北、河南等地,清康熙以来,推行「移民实边」政策,山西北部又大量移民移至内蒙古地区,山西移民带去了山西的语言和风俗,使当地民俗具有了山西特色。明清以来,山西商人在内蒙古、陕西、河南、河北一带都很活跃,商人将山西的民俗文化带到当地,包头市就有「先有复盛公,后有包头城」的民谚。复盛公的财东是晋中祁县乔家堡,因而,包头的民情风俗就类似于晋中民俗,也

共2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