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梁漱溟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編輯後記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42期  作者:編者  出版时间:1988-10-10
    关键字: 编辑后记 梁漱溟

    本省桂林梁漱溟先生,是一位文化奇人,是鄕村建设理论的倡导者,是哲学家、敎育家、和社会运动家,也是护孔衞道、一身傲骨,威武不屈的读书人。同时,更是未曾受过大学敎育而被聘任为大学敎授、在中国现代史上与王云五先生齐名的著名学者。梁先生的「鄕治」思想、萌芽甚早,本期莫炳权先生所撰「敬悼梁漱溟校长」一文,曾提到梁先生在「抱歉——苦痛——一件有兴味的事」中有一段话,见解精辟,他说:「我到广东来,自己抱着一点意思,是想试着去作我的鄕治的主张。所谓鄕治者,是我认为我们

  • 文章鄉農學校再探討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4卷 第1期  作者:趙建修  出版时间:1998-06-20
    关键字: 乡农学校 乡村建设 梁漱溟

    早期之鄕农学校,出自邹平县之「鄕村建设硏究院」,此「硏究院」并非今日大学中之「硏究所」。既可读硕士,亦可读博士。战前中国大学多未办硏究所,硕、博之士必须到国外读。胜利之后,我为五强之一,政府提高大学水准,培植高级人才,始有土硕士、土博士之产生。土者别于洋也。鄕村建设者,至为可取,是以有鄕村建设专家之出现。如晏阳初之倡导「平民敎育」,梁漱溟之主张「寓兵于农」等是。后为野心家山东省主席韩复渠所迷恋,认梁为「梁圣人」。梁为广西桂林人,民初投考北大未录取,誓言

  • 文章梁潄溟的生命思想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第4卷 第2期  作者:羅光  出版时间:1988-03-31
    关键字: 梁漱溟 生命思想 评析

    东西文化梁漱溟于淸光緖十九年(一八九三年),生于北平,于民国七十七年六月二十三日,逝世于北平,名焕鼎,字漱溟。原为蒙古元世祖忽必烈第五子的后裔,世居汝南,汝南古为梁地,遂以梁为姓。漱溟读过家塾,中西小学堂,顺天中学,一九一一年毕业于顺天高中,以后自力求学,闭门读书,硏究佛学。民国六年,受北京大学聘,主讲印度佛学。『我常说我一生思想转变大致可分三期,其第一期便是近代西洋这一路。从西洋功利派的人生思想后来折反到古印度人的出世思想,是第二期。从印度出世思想又转

  • 文章康庐文存(十三)闲话梁漱溟先生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40期  作者:謝康 出版时间:1988-04-10
    关键字: 梁漱溟 人物思想 作者评价

    最近偶讀陳西瀅先生的「西瀅閒話」一書「東西文化及其衝突」篇,見所引梁先生的話說:「替社會做事,享受總要薄一點才對。我從未走進眞光電影場,從未看過梅蘭芳的戲,總覺得到那些地方是甚可耻。」西瀅先生並不同情梁先生的說法,他認爲這幾句話有毛病,並稱梁爲「道學先生」、是「書獃子」因爲他的「這些話是有害而無益的。」以前的中國人,除小孩子外,多反對遊戲。宋人的「三字經」說:「勤有功、戲無益。」漢董仲舒發憤用功,曾經十年不窺園。唐韓昌黎「進學解」也說:「業精於勤,荒於嬉...

  • 文章梁漱溟先生对中体西用之评鉴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14期  作者:鍾鼎鼐 出版时间:2006-10-10
    关键字: 梁漱溟 评鉴中体西用 两岸统一

    受挫折,此时,幸有广西大思想家梁漱溟先生振臂赞同张之洞所提中体西用之主张,梁漱溟先生认为中体西用,乃代表当代知识分子承认西方学术之价値,足资传翼我国之学术思想,乃开启接受西文化之新途径。梁漱溟此说,堪称明体达用,立意宏远,日本明治维新之整体方法乃「东方伦理,西方科学」,其主旨,与中体西用之说,极为相似,足可旁证,然而,反对之声,仍然不止,先西化后传统之严复云:「中学者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两立,合之则两亡」(见严复诗文集)。至中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