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桂林共返回2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桂林创业赞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46期  作者:丁治磐  出版时间:1988-05-15
    关键字:桂林 创业纪实 丁治磐

    丁治磐先生遗作曩吾十六人为癸巳同庚之会,是十六人者,有协揆焉,有方任焉,有法曹军将焉,又有文章辞翰之彦,大率有位者也。而陶君桂林,以大工师与焉,无位者也。然而君与于吾人,厥为翘楚焉矣。何哉,有位者,尝困于挦撦而自缩,若陶君之无位,则审曲面势,豁然遂行其道而有为者矣。君家南通之吕四鎭,幼失母,而父有爰书之累,家以大落,不甘跧伏于闾里,随父走上海,君才十二岁耳,虽在童穉,而知择业之愼,乃请于父愿擅一技以自立,于是师事工师,勤受裁启,且任奚婢之役,苦其身心,历

  • 文章蒋介石先生在桂林的轶事(下)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01期  作者:趙平 出版时间:2003-07-10
    关键字: 蒋介石 桂林轶事 虞山办公室 桂林游

    驻跸虞山行辕民国二十八年(一九三九),蒋先生从重庆经桂林到衡山,主持第二次衡山军事会议,这是他在抗战八年中第二次来到桂林。以后,还有二十九年(一九四〇)冬、三十年秋、三十三年春的三次衡山军事会议和三十一年秋等视察桂林数次来往。虞山胜地成了蒋先生行辕自从民国二十七年十二月在桂林设立了委员长的行营后,桂林行营主任白崇禧将军为蒋介石先生寻找了一处绝对安全、环境幽雅,而相对固定的行辕。这行辕就选择在城北倚山临江、松柏耸峙的虞山建筑群中。虞山在岭南有很高的知名度

  • 文章民国卅三年桂柳会战之回顾日军夺取黄沙河谋攻桂林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22期  作者:石碧清 出版时间:2008-10-10
    关键字: 桂林会战 抗战历程 桂柳会战

    文·石碧清前言广西文献曾刊登有一篇「血战桂林城」,文中写有一段云,桂林会战之守军,原是卅一军、四六军两个军负责的,后却将四六军及卅一军之一八八师调出去,名义上是要他们打外围战,显见得不公平。又两个月前,TVBS电台于每周日夜八时,都会播一集中日战争,最后一集也是桂柳会战,但很简略,云桂柳会战,乃日军最后一次攻势,原前是势如破竹的,及其攻抵贵州独山,就被廿九军击溃。笔者对桂柳会战,自始至终都曾参加,仅就所知报导如后:桂林会战要谈桂林会战必须先从衡阳会战说起

  • 文章桂林开拓境外旅游客源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92期  作者:本社 出版时间:2001-04-10
    关键字: 桂林旅游 开拓市场 境外客源

    桂林市旅游局官员表示,今年桂林拓展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等境外旅游客源市场,力争使全年接待的入境游客超过一百万人次。今年,桂林将组织本地接待入境游客较多的几家国际旅行社到上述国家进行旅游促销、宣传,争取开通至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国际航线,并加强与这些国家的交流与合作,使它们成为今年桂林境外游客增幅较大的客源国。二〇〇〇年,桂林共接待海内外游客九百六十三点三七万人次,同比增长百分之七点二七,境外游客达九十五点零二万人次,同比增长百分之五十六点九八,创

  • 文章勇士楊子駿先生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5期  作者:牛向明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杨子骏 收复桂林 抗日战争 生平简介

    最后胜利在望的阶段,国军后收复广西之南宁、柳州、桂林等地。杨子骏随军参加了收复桂林之战,重要战场在阳朔。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现在是热门的旅游名胜。此战役关系陪都重庆的安危,战略性至为重要,国军与日军均投入精锐大军。杨子骏属下的机枪手不幸阵亡,他亲自拿起机枪向敌射搫,数十名日军应声倒地。激烈的射击战进而变成内搏的白刃战,杨子骏虽然负伤,但收复了桂林。驰名中外的山水名胜之地,曾是杨子骏英勇抗日为国负伤之地。民国三十四年(一九四五)年八月,日军投降

  • 文章桂林将实现「村村通公路」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93期  作者:本社 出版时间:2001-07-10
    关键字: 桂林通村公路 建设任务 投资计划

    记者龙松林)到二〇〇一年年底,桂林将全部完成通村公路建设,并将在两三年内基本实现乡乡通柏油路。桂林市交通局局长黄家诚介绍,截至二〇〇一年二月底,桂林已通车的村达一百七十八个,通车率达百分之八十七,通车里程达一千一百四十七公里。今年桂林各县将多渠道筹措资金,继续广泛发动群众进行公路建设。目前,桂林市列入村级道路建设大会战计划任务的有一百九十二条路、二百五十六座桥梁,其中已建成通车一百七十八条,在建公路十四条,建成桥梁一百一十三座,在建六十三座,完成总投资

  • 文章高僧雲遊棲霞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99期  作者:趙平 出版时间:2003-01-10
    关键字: 桂林名寺 高僧云游 传说故事

    大凡名山有佛缘。桂林城东普陀山是隋唐以来的名山,曾经高僧云游,一次次播下佛缘。昙迁(五四二—六〇七年),北周高僧。北周武帝平齐灭佛时,他曾南游南京等地,他是否来到桂林,没有直接记载。但有史记,他在桂州(今桂林)刺史蒋尹宅中偶获《摄大乘论》。《摄》论是南朝梁、陈之际西竺高僧眞谛的第一部译本,传播还仅在南方。昙迁之后,《摄》论之学已贯大江南北,为中国佛教的一大学派。可以认为,昙迁已在这次南游中来到桂林。开皇七年(五八七年),昙迁和尙已是很有学问的律僧,作为

  • 文章蒋介石先生在桂林的轶事(上)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00期  作者:趙平 出版时间:2003-04-10
    关键字: 蒋介石 抗日战争 桂林行营 八桂厅

    乘着「花车」到桂林抗战八年,蒋介石先生曾数次来到桂林,留下了若干轶事。湘粤吃紧 蒋介石成立桂林行营 民国二十七年(一九三八)十月十二日,侵华日军三万兵力在广东大亚湾登陆,二十一日广州弃守。十月三十一日,蒋先生发表《为放弃武汉告全国同胞书》,武汉已于二十五日失守。十一月十二日,长沙守城将领轻信流言,敌人未至自焚,又放火烧毁了这座古城。湘粤战情异常严峻。十一月二十五日至二十八日,蒋先生在方圆八百裏、耸峙七十二峰、寺宇林立的湖南衡山,召开第一次军事会议。蒋先生

  • 文章广东诗人与桂林山水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 第107期  作者:廖醒群  出版时间:1998-12-31
    关键字: 广东诗人 梁启超 桂林 山水诗

    一一般文人,受到「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影响,都希望能到桂林游览,一睹奇山异水,或赋诗词,或为文作记,亦人生之一大乐趣。近年来以交通方便,生活富有,涌到桂林的观光人士,有如「过江之鲫」,其中尤以台省人士及日本游客为最多,目睹桂林之胜,无不叹为观止,人间仙境,所言非虚。从前广东诗人康有为,号南海,与梁启超俱为名诗人,也均系清末学者及政治家,有「康梁」之称,时劝光绪帝行新政,事败逃亡日本。康南海平生著作甚多,其中「延香老屋诗集」,系其门人梁启超手抄,书法潇洒隽逸

  • 文章桂林建城在何时?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15期  作者:區敬祥 出版时间:2007-01-10
    关键字: 桂林建城史 历史文献 建城之年

    汉元鼎六年(公元前一一一年),汉武帝平定南越之后,在秦的桂林郡北部的地方设置始安县,其范围包括今桂林市区、临桂、灵川、阳朔、永福、鹿寨等县及兴安、龙胜部分地域,县治设在今桂林市区,属荆州零陵郡。桂林便以一个普通的民众聚居点成为县城。因此,把公元前一一一年始安县治设在桂林这一年,作为桂林建城之年是有历史文献作为依据的。据较早时的唐·杜佑《通典》载;「临桂,汉始安县」。李吉甫《元和郡县志》载:桂州「即零陵郡之始安县也」。这两条史料指的临桂县治所与桂州治所都是

共29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