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李鸿章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從先賢創辦電信 推論電信之發展趨勢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13卷 第3期  作者:謝海泉 出版时间:1985-07-15
    关键字: 电信 发展历史 发展趋势 李鸿章 邮政

    一、李鸿章架设有线电报一八七九年(光緖五年)当左宗棠平定新疆之乱后,因伊犂交涉,与俄国折冲,国势紧张,而东北及朝鲜各地边情亦日急!北洋总督李鸿章负军政重责练兵添械,以防万一,深感通讯之重要,决定架设——由大沽北塘海口砲台起以达天津之有线电报。当聘请丹麦大北公司技术人员承办;试发军报,成绩良好。李鸿章曾为此事奏称:「用兵之道,必以神速为贵,是以泰西各国于讲求枪炮之外,水路则有快轮,陆路则有火轮车,飞行绝迹而数万里海洋欲通军信,则有电报之法,于是和则玉帛相亲

  • 文章淸季广西边防槪略(上)——李鸿章覆苏元春函稿申论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21期  作者:黃嘉謨 出版时间:1983-07-10
    关键字: 李鸿章 苏元春 往来书信 边防建设

    是即中法战争史上所称的「谅山大捷」,苏冯等人的声誉更因而轰动中外。既而中法和议吿成,淸廷宣示停战撤兵。三月二十四日(五、八),淸廷谕命苏元春仍督办广西边防。元春官衔至是乃变为「督办广西边防广西提督」。计其在任期间,除曾一度调职数月又奉命回任外,长达十九年,直至光绪二十九年二月二十九日(一九〇三、三、二七),淸廷召其入京,始吿去职。李鸿章为淸代同治中兴的功臣,淮军的主帅,而苏元春系出湘军,不相统属,两人间原无若何深切的关系,其相互函札往来,主要是基于职务上

  • 文章清末歷任四川總督㈢

    来源期刊:《四川文獻》 第98期  作者:巴人辑  出版时间:1970-10-01
    关键字: 刘秉璋 四川总督 钱玉兴 李鸿章 赵尔丰

    我亦见彼赔款矣,盖指德宗言之。后外人知其事,指名勒革秉璋职,给事吴光奎继劾之,遂永不敍用。去之日,擕资三百万。后殁于家,周馥督两江,以姻娅陈其功绩,复原官。秉璋粗鲁好谩骂人,以翰林从李鸿章军,擢至巡抚。历江西浙江巡抚,酷好八股文,所作亦警拔,精者或足继武明之启桢诸家焉。——近代名人小传岑云阶制府公名春煊,字云阶,广西西林人,襄勤公第三子。由乙酉科举人,官郞中。襄勤公饰终典内,得旨以五品京堂候补。服阕后授光禄等少卿。以疏请裁汰宂员,及励行新政,恺切称旨。擢广东

  • 文章清朝官員相見禮(下)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65期  作者:胡漢君  出版时间:1983-07-20
    关键字: 官员礼仪 官定仪式 清朝官员 李鸿章

    提督就需向督抚「堂参」,例如诗人樊樊山的父亲樊爕,官至署里提督,湖南巡抚骆秉璋命他去见幕宾左宗棠,左宗棠因樊燮未屈膝请安,指责樊爕,未以见巡抚的礼见他,怒加斥责,彼此发生口角,导致樊爕因此丢官,即一明证。淸朝重文轻武,提督官阶虽高于巡抚,政治地位仍屈居于巡抚之下。李鸿章任两广总督时,一个由新科进士派至广东的「榜下即用知县」,到了广州去总督衙门谒见。李鸿章是大学士,又是伯爵,自恃地位崇高,对于这个区区知县当然不放在眼内,知县向他行一跪三叩礼,他斜坐着未起而还礼

  • 文章国父与李鸿章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80期  作者:席涵靜 出版时间:2012-07-01
    关键字: 孙中山 李鸿章 人物事迹 人物回忆

    本文所讨论的问题有下列四个,一、国父<上李鸿章书>;是否送达到李鸿章。二、国父与李鸿章是否曾晤面?三、国父对李鸿章传说之「以两广独立叛清」之态度。四、坊间传说国父晋见李鸿章的故事。国父于一八九三年(清光绪十年)年在广州、澳门行医,业绩惊人,同时在澳门创办《镜海丛报》,每周二出版,每期出版一大张,有中文和葡萄牙文两种文字版面,中文版主笔、编辑即国父,报纸内容经常针砭时弊、评论政治,报纸销路甚广,曾连续出刊三年多,国父行医办报之余,一心想改革政治,

  • 文章国父「上李鸿章书」的研究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8卷 第3期  作者:鄭彥棻 出版时间:1978-09-30
    关键字: 建国理想 文献考证 投函经过 上书目的 上李鸿章书

    一、八十五年前的建国理想国父的「上李鸿章书」是国民革命史上一个很重要的文献,对 国父革命思想的硏究,是极富价値的。可是这一宗上书的事,在 国父的著作和演讲,甚至自传里都没有明确的提及,因而引起一些人的疑揣,甚至有人怀疑「上李鸿章书」是否确出自国父的手笔,因此,硏究 国父思想的人,对这—文献较少注意硏究。但是,「上李鸿章书」无疑是 国父第一次提出的建国理想和方法,虽然当时 国父的革命理论和三民主义思想还未成熟,但已在孕育中,在这万言书中,已看到

  • 文章從 國父「人能盡其才」論敎育改進之道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6卷 第1期  作者:韓廷一  出版时间:1996-03-31
    关键字: 孙中山 教育 《上李鸿章陈救国大计书》 中日甲午战争 中日对比

    高压政治的产物,因为「不入考场便入训场」),竞相钻入故纸堆中讨生活;于是讲文治而轻武功,谈心性而远现实,舍人事而取考据。二、富强之本端在敎育光緖二十年甲午(一八九四)一月,朝鲜农民暴动,以「除暴救民」为口号,揭橥「斥倭洋倡正义」,展开有组织大规模之反抗运动,农民、儒生、地方官吏多参与其事,是为「东学党之乱」—亦即中日甲午战争的导火线。是时,孙中山先生正在宁静的翠亨村撰述「上李鸿章陈救国大计书」。二月,他将广州东西药局的医务委托尹文楷医师,事务委托陈少白[2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