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朱元璋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朱元璋为何对贵州情有独钟?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26期  作者:李兆杰 出版时间:2001-02-01
    关键字: 朱元璋 贵州 燕楼夜郎国

    二三十年代,豫鄂皖赣诸省罕阀扰攘,天灾兵燹,民不聊生。背井离乡,逃亡谋生者,比比皆是。一首「凤阳花鼓」小调,由两小姑孃以竹竿加小铜钱穿上「唏的嗦囉」上下左右往身上打,一面唱:「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咚咚当……」。尽人皆知的凤阳花鼓小调,道出了凤阳出了朱皇帝。幼读史书,也知道朱元璋是和尚,起至布衣,出自安徽凤阳县。后乘机民黄巾军大起反元朝统治之机而登上皇位。从历史书上,这朱皇帝画像下巴长,面歪向右。像怪、人亦怪

  • 文章極短篇 驕主馭民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7卷 第3、4期  作者:弓夫  出版时间:2005-12-01
    关键字: 历史故事 骄主驭民 朱元璋

    朱元璋得天下之后,常微服私访,一次混在长江古渡口赴京赶考的读书人中。一书生为眼前的景色所陶醉,出口成诗一句:「燕子矶兮一秤砣。」众人一致称好!可是谁也未能接得下去,朱元璋含笑不语。一书生见状,上前请敎,朱说:「这有何难?」大家一起围了过来,想听听他的妙句。朱接道:「长虹作杆又如何?」稍顿,低声:「天边弯月是挂钩」,转昻扬:「称我江山有几多!」其得意之情,溢于言表。然而,后来《凤阳花鼓》所描绘的「江山」并不美妙:「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

  • 文章琼园随笔朱元璋感怀诗与宋湘轶闻

    来源期刊:《台北市五華同鄉會會刊》 第20期  作者:繆瓊編 出版时间:2010-12-01
    关键字: 朱元璋 宋湘 历史人物 人物轶闻

    据说朱元璋,幼年孤苦贫穷,在外流浪。尝露宿荒郊野外,既无蚊帐防蚊,又无被窝御寒,更深寒气逼人,自然而然抱头缩脚,不但不怀忧丧志,反而赋诗曰:「天为罗帐地为氊,日月星辰伴我眠;更深不敢伸直脚,恐踹山河社稷崩」。从这首诗,便可见他气吞山河,终非池中物。果然他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及壮便投身军旅,初则辅佐郭子兴举兵反元。嗣后则自立,扫平群雄而有天下,建立明朝,为明朝开国皇帝,实由来有自。宋湘轶闻宋湘字程卿,前清翰林,广东省梅县白渡乡人。天资特出,才气纵横。文

  • 文章明太祖祭炎帝堯帝文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0期  作者:郝振篤 出版时间:2002-07-01
    关键字: 朱元璋 祭炎帝尧帝 祭文

    明太祖洪武三年庚午(一三七〇)祭堯帝,洪武四年辛亥(一三七一)派雷燧祭炎帝,祭文均有記載,具見其尊崇聖德,量同天地之心懷,茲錄祭文於後,以資紀念。一、明太祖祭堯舜陵文洪武三年庚戌帝生前世,作烝民主,大德無窮,垂法至今,後人不忘者,以其量同天地故也。朕典百神之祀,考君陵墓在此,然相去三千餘年。觀於帝典,大哉聖德,非天而何?雖切慕於心,奈稟性之愚,時有古今,民俗亦異,仰惟聖謀,萬世所法。二、明太祖祭炎帝祝文洪武四年維洪武四年歲次辛亥正月乙酉朔越二十二日丙午,...

  • 文章攘夷興夏之明玉珍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65期  作者:李寰  出版时间:1968-01-01
    关键字: 明玉珍 朱元璋 孟知祥 陈友谅 大夏政权

    四川据地自雄者,公孙述、刘璋、王建、孟知祥、明玉珍,靑史皆有纪载。独明玉珍据蜀于蒙古入侵中华之时,深明春秋内夏外夷大义,号其国曰夏。而信任刘桢为之备国事顾问,言听计从,有若诸葛亮之于刘先主。在重庆生擒元将完者都郎革歹赵资,消灭胡元余孽后,复与吴王朱元璋联合,共同扫荡中原,以齐一汉人灭元之步趋。其后虽因元璋假道伐滇不遂,其子明升终被元璋灭亡,然不愧为攘夷兴夏之民族英雄,在续志华阳国者宜有光荣之褒扬,兹略述数事,以供国人之评隲焉。一、明玉珍志存驱元复见明玉珍

  • 文章羉口地區遷民考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5期  作者:編委會  出版时间:2001-01-01
    关键字: 欢口地区 迁民考证 山西洪洞 朱元璋 马援

    他们及子孙后代的印象中。据了解,洪洞的广济寺和大槐树今已不复存在,但旧址犹存。老槐树同根生出的新槐树仍枝繁叶茂,粗盈三握。目前洪洞县人民政府在此修建了「大槐树公园」,树旁立一石碑,上书「古大槐树处」五个大字。其二是,东汉伏波将军马援,祖居陕西扶风茂陵。其后裔于南宋末年任山西平阳府官,年老退职,定居洪洞。住地命名为「扶风里」,所建凉亭命名为「野樵卧亭」。其住处被人们称为「老官屋」。某后裔于元顺帝至正年间(一三四一~一三六八),从洪洞移居杭州,以开旅店为生。朱元璋

  • 文章史海浮沉話義門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7期  作者:王炯堯 出版时间:2002-02-01
    关键字: 义门陈 陈氏家族 历史渊源 谱系源流 朱元璋

    走向衰落。由其谱系和盛衰可知,义门陈氏远祖在宛丘,全国其它各地方也有宛丘陈氏的后裔。民间的传说,应改为「天下陈氏出宛丘,陈氏盛衰在义门」。朱元璋的报复义门陈分庄后的二五七年,元延祐七年(公元一三二〇年),义门陈迁徒到湖北沔阳的后裔陈友谅出生。时处元末明初的大劫乱时期,农民义军纷起,青年陈友谅参加了红巾军,至正二十年(公元一三六〇年),陈友谅称帝,建封江州,国号汉,年号大义。应了宋仁宗时,谣传义门陈要出天子之传说。当时朱元璋尙在应天(今南京)称吴王,陈友谅是他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