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共返回12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讀者來函二則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6卷 第3期  作者:李慶福 出版时间:1974-03-25
    关键字: 读者 豫剧 戏曲

    士贤吾兄大鉴:日前(二月十四)偶偕友人至国军文艺中心观赏豫剧,发现剧情歌词唱工演工表情各方面皆臻化境叹为观止傅瑞云王海玲要角之艺工尤属惊人感人,河南为中华文化发源地区难怪有此高度艺术可佩可佩「李亚仙」一剧中之歌词特别有醒世社会敎育之作用,弟建议我兄设法找来在「中原文献」月刋中发布以飨世人高兴之余谨耑函为此建议幷顺撰安!弟刘修如敬上 二、十六编辑先生大鉴:大年初一下午,在电视上看到一段子戯,(淸唱蔡鸣凤辞店)眞是倍感亲切,巴不得让他们多唱几段,饱饱耳福

  • 文章抗战歌补遗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7期  作者:宋烔  出版时间:2007-12-25
    关键字: 抗战歌曲 补遗 曲谱

    音乐家更是群起创作,写下了一两千首的抗日歌问世,流传于全国,其中尙有不少歌甚至流行于沦陷区。如聂耳旳「义勇军进行」等等,沦陷区青年都能朗朗上口。寇军想禁也禁不了。东北沦陷后,各界所制作的抗日歌,都是许许多多满怀爱国心胸受到激烈抗日战争的感动而不断创作出来的。我们都知道要写好一首歌,必须有高度的灵感,抗战十四年以来,军民奋勇抵抗日寇,人民遭受流离顚沛之苦,发生非常多的可歌可泣的事蹟,在在触动了文人音乐家们灵感,写出来的歌才会那么感人,引起普遍的共鸣

  • 文章漫谈河南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卷 第4期  作者:任敬之 出版时间:1970-04-01
    关键字: 中原戏曲 源流 曲调

    中原戏的历史渊源甚久,是値得研究发扬的。其敎育性的潜移默化,支配吾豫各基层社会者垂数千年(这个统计幷非无据容后专文报道)。但凭断简残篇,吉光片羽,传讹舛错,文献乏征。要想整理出一个完整体系来,供人探讨,实非易事。究其原因,系有识者认为小道,不屑一顾,而欲言者又不能用文墨为其表达。致使这块园地一任其荒凉榛芜,乏人开拓,眞是可惜。但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社会的需要,它仍然站在那里,并没有受了淘汰。这也是我们値得庆幸的一件事。我们当然有责任整理它,发扬它

  • 文章台南巿豫研究社成立大会纪录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5卷 第8期  作者:方國鐸 出版时间:1983-08-30
    关键字: 豫剧 社团 戏曲 名单

    时间:七十二年四月十日(星期日)上午九时地点:国立成功大学格致堂出席:五十一人(见签到簿)列席指导:台南巿政府社会局:林主恩主席:赵子成 记录:方国铎甲 报告事项壹、主席致开会词今天是我们豫硏究社的成立大会、诸位能够抽空前来参加,本人深为感激!我们筹组子硏究社之议,业已经年,直至今天昭吿成立,这可以说是大家不断努力的结果。本社成立之后,仍希望大家热心支持,使我们的河南子能够继续成长发扬光大!贰、上级指导员致词巿政府林委员主恩致词一、今天是贵社

  • 文章略述原向水地区的五大宫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5卷 第4期  作者:周前  出版时间:2003-12-01
    关键字: 响水古镇 五大宫 发展演化 艺人 曲目 唱词 伴奏

    据考察,在清末民初之际,沿海属、淮属一带,文艺的百花园里有京剧(称天下同)地方戏、淮剧(俗称呵大嗨)、淮海戏(称三括子或走股子),艺方面有淮海锣鼓(又称功鼓锣),还有一种清,亦称五大宫,为离调、南调、波扬、叠落和软平。五大宫是一组优美古朴、典雅秀丽的清唱。追溯其渊源,有人说是一种宫廷乐,但词意上看不到这一点。据一些音乐界人士考证,是从宋元之「诸宫调」发展衍化而来的。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宫、商、角、征、羽五音的创制,经过汉魏六朝乐府的发展,自宋代

  • 文章香港之歌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28期  出版时间:2003-02-01
    关键字: 香港 《香港之歌》 歌曲曲谱 抒情曲

    孙重贵词 杭润生

  • 文章浅谈河南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6卷 第8期  作者:王荻 出版时间:1984-08-30
    关键字: 河南曲子 大调曲子 小调曲子 特色

    提起河南子,一般人对它的印象总是被「红萝卜白萝卜不是大葱」这段有名的小丑「踩场」戏词影响,以为不外是突梯俚俗之流。其实,河南子里的学问可大着呢。前些日子,海军陆战队的「飞马豫剧队」在台北公演,颇获好评,而在腔调运用方面,更掺杂了不少河南子的旋律,不禁勾起我对「子」细说从头的瘾头来。飞马剧队的「豫剧」,其实仅属「豫剧」的一种,它的前身,俗称「河南梆子」,可以说是「豫剧」的代表。据该队「豫剧」文武场的领导人张鸿刚先生告诉我:「『豫剧』有七十二种之多

  • 文章李二先生之生平与著述

    来源期刊:《陕西文獻》 第3期  作者:陳固亭  出版时间:1970-10-15
    关键字: 李二曲 生平 论著

    陈固亭遗稿一、传略先生姓李氏,讳颙又名容,字中孚别署二土室病夫、又号多慙夫,陕西省盩厔县人。山曰盩,水曰厔、学者因称之为二先生,生于明熹宗天启七年(一六二七年)。父可从,字信吾,烈士也。明崇祯十五年(一六四二),闯贼李自成犯河南,陕西总督汪乔年,奉命讨贼,信吾随监纪孙兆禄从军出关,行前抉一齿与其妇彭孺人曰,贼氛炽,如不捷,当委骨沙场,见齿如见吾也。途次三寄书,以先生为念,时先生甫十六岁,家甚贫。乔年战死襄城,兆禄与可从等五千余人,同日死难,彭孺人

  • 文章從江南評彈的源流説起(上)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48期  作者:思錦樓主 出版时间:1980-07-01
    关键字: 江南评弹 戏曲源流 民俗考证

    书本众多,可惜的是这些弹词绝少流传。今人搜寻现存淸代刋行的和传抄的弹词,和近人所藏的弹词目录,大槪总在三百部以上,可谓洋洋大观。一般说来,在南宋已有「说书」一行民间调艺术的职业艺人存在了,而且弹词更为当年瞽人的专业,这点我们只要读山阴陆放翁的小舟游近村诗中就可知晓,其句是「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身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唱蔡中郞。」不知后来在何朝代,绍兴地方的负鼓盲翁,已变为年轻貌秀的盲女,而她们的票唱,分成三品、五品及七品的三个等级!即盲女作场

  • 文章桃谿雪與吳絳雪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7卷 第5期  作者:朱陽  出版时间:1975-05-30
    关键字: 吴绛雪 烈女 清朝 昆曲

    我雖係浙人,因久居本省南部,對於本刊從未寓目,最近承徐葆園兄贈閱本刊六卷十一期及七卷三期各一册,並囑暇時投稿,爰寫此稿以求斧正。

共126条记录 1/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