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普陀山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普陀山传奇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0卷 第10期  作者:四明隱士 出版时间:1978-10-06
    关键字: 普陀山 民间轶事 历史典故

    政府,因此轰动全县的军民,因为这又是科学家无法解答的问题,每天有数千老百姓前往焚香顶礼膜拜,弄得县政府的人员啼笑皆非。最后为了减少麻烦,把这尊铜佛像、送到普陀山供养,这是最合理的处置,当时县府派员送这尊佛像来山,最初是送到普陀山房屋最好的地方——文昌阁。那时江苏省政府就设在文昌阁,丁治磐主席和建设厅长钱召如居士等,皆亲目所覩。后来经全山会议,这尊佛像应该送到前寺大殿供奉,因为前寺是全山祖庭之故。当佛像进前寺大殿时还特别热閙一场,笔者与一位硏究科学的工程师许复成先生

  • 文章南海普陀山传奇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0卷 第11期  作者:四明隱士 出版时间:1978-11-06
    关键字: 普陀山 历史轶事 神话传说

    徐步而出。那位伙夫老爷,以为这位游客,给他斥走了,还洋洋得意的由厨房走出。及至抬头朝外一看,见有很多的军官恭候在门外,戒备森严,他这时才知道,刚才此人,不是等闲之辈,经过他的长官告诉他,「刚才进来的,就是我们的领袖 蒋总统。」这一下子,可把他的魂吓飞到九霄云外去了。六四、圣天子三游普陀山普陀山是一个中外皆知的名山圣地,尤其在我国眞是妇孺皆知,历代的帝王不是圣驾亲临,就是御赐勅奉。因此普陀山有很多有道德和尙得到了帝王的恩泽,御赐紫衣龙袍,一直到现在普陀山

  • 文章南海普陀山传奇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0卷 第12期  作者:四明隱士  出版时间:1978-12-06
    关键字: 普陀山 民间传说 神话故事

    六六、大士显神通乾隆帝忏悔知罪第三次乾隆帝又游江南,这一次他对普陀山是不怀好意了,带着兵船驻在海里,他打定主意,如果这班坏和尙仍然如此恶作剧。不改前非的话,我再不囘奏母后,一定随时带兵清勦,杀他一个不留,方泄我心头之恨。他就一步一步的来到山门外边,看见这班和尙反而变本加厉的在大殿外面赌起钱来,同时还有男女杂聚在一起,乾隆帝站在旁边看他们赌钱,心想这些穷和尙眞是活得不耐烦,死到临头还不觉,能有几个臭钱,还忙得津津有味,我身边有的是钱,让我来和他赌,使他们钱

  • 文章南海普陀山传奇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0卷 第7期  作者:四明隱士 出版时间:1978-07-06
    关键字: 普陀山 孙中山 历史神话

    三九、知未来老和尚肉身装金笔者未至普陀时,也曾听人说过:「普陀山有观世音菩萨的肉身像,是观世音菩萨修行成道以后,装金塑像的」。这一种传说之讹,一直到今天,仍然还有很多人信以为眞。同时笔者就遇着不少的人问我:「法师在普陀山有没有看见肉身的观音像………」等传闻不实的话。因为以讹传讹,有的人说得有声有色的,甚至比笔者亲目所见的还要说得奇妙好听。关于这一疑案我现在把眞相写在下面,以释众疑。从前(约在淸代)有一个老和尙,很有德行,对禅定的工夫也还不错,老和尙活到

  • 文章五部龍藏鎭普陀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94期  作者:韻至 出版时间:1976-05-01
    关键字: 佛经 龙藏 普陀山 佛教 香火 藏经楼

    普陀山因为是大士的香火道场,景色幽美外,其所以令出家僧侣特别响往者则是它远处风涛,海岩孤绝,红尘不到,利于出家人安静修道。而更重要的是它保存有五部大藏经,难怪普陀的和尙自豪的说:「五部龙藏鎭普陀」,这五部龙藏的价値多少呢?实在很难估计,只有想到日月潭玄奘寺总统亲题扁额——「国之瑰寳」庶几相似。其价値在俗人眼中可能不太明了,但可以用敦煌石窟来比喩,敦煌石窟虽然属于佛敎,但其文化价値已超过佛敎范围,这种历史性的民族文化其价値是难以评估的。佛经自从释迦入灭后

  • 文章江南行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1卷 第1、2期  作者:王燕茹  出版时间:2009-06-01
    关键字: 乌镇感怀 杭州湾跨海大桥 普陀山 观景有感

    一、乌鎭感怀闻名古鎭一枝花,小巷清悠好住家。石板桥横连海内,乌蓬舟荡走天涯。木床雕刻工精美,粗布涂浆技艺佳。天赐水鄕恩泽厚,自然纯朴五洲夸。二、赞杭州湾跨海大桥杭湾有惊喜,跨海架长虹。北起嘉兴地,南临甬市穹。行车穿捷径,离沪至浙东。第一全球赞,千程转瞬中。三、江南春日剪影(鹧鸪天)秀丽江南鱼米鄕,车行换景入帘窗。媪翁豁达观光乐,享受人生美夕阳。苗碧绿,菜花黄。群楼栉比赛高强。腾飞经济城鄕靓,展翅鲲鹏华夏翔。四、普陀山(鹧鸪天)暮鼓晨钟度众生,莲台烛亮诵经

  • 文章浙江省之山地(下)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7卷 第9期  作者:李守藩 出版时间:1985-09-10
    关键字: 浙江山地 山川记录 普陀山 会稽山 雁荡山

    续上期)五、普陀山 天台山东行,经宁海县境至象山后而入于东海,复断续隆起,耸出水面,形成许多岛屿,星罗棋布、名舟山群岛,中有一岛名普陀山,梵名补陀洛迦,毕言小白华也,亦名补陀山,又名梅岑山,为我国著名佛敎圣地之一,与安徽之九华山、四川之峨嵋山、山西之五台山并列为我国佛敎四大名山,海拔高约三五〇公尺,周围约四〇公里,丘陵起伏,岩洞甚多,以潮音、梵音两洞为最幽深。寺院林立,梵宇处处,僧侣云集,以普济寺、法西寺为最宏大。普济寺在山南,梁贞明二年,相传日僧慧谔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